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被波蘭版《芳華》驚呆了,完美詮釋愛情的真諦

被波蘭版《芳華》驚呆了,完美詮釋愛情的真諦

論及當前世界影壇上擅用黑白影像的大師。

波蘭籍導演帕維爾?帕夫利克夫斯基必然是個繞不開的名字。

儘管他迄今為止只拍攝過兩部黑白長片。

卻憑藉其出色的技藝表達,在全球俘獲大量擁躉,享有極高聲譽。

自從2013年《修女艾達》爆紅以來,帕夫利科夫斯基如今儼然已成為,任誰都要忌憚三分的藝術電影新貴

雖然這個名頭對已經年逾六旬的他來說,著實有點不搭。

此前,該導演拍了很久的紀錄片,但電影節履歷很是一般。

當年《修女艾達》的世界首映放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卻在接下來近兩年時間內風靡全球。

直等到歐洲電影節上,《修女艾達》才大獲全勝。

今年《冷戰》入圍戛納第7場主競賽單元,更是榮膺最佳導演獎

擁有爛番茄100%、26連鮮的絕佳戰績。

中國觀眾看了《冷戰》,往往會不約而同地給出這個評價,波蘭版《芳華》

確實如此,影片的前三十分鐘簡直就是《芳華》翻版。

但相對於《芳華》對逝去年華的無限嘆息,《冷戰》來的要更加克制高冷,一如它黑白的影像和近乎於方形的畫面構圖(4:3畫幅)。

《芳華》將劉峰與何小萍的感情放置在特殊年代,因而年代成為他們生存和愛情的敵人,以至於每個人都走向了悲劇。

馮小剛將更多情節設置放在了「追憶」上。

所有的肉體、舞蹈、音樂都是為複製他的而設置。

他更多的是在描繪那個自己期待而不可得的青春時光。

以至於無法客觀的展現殘酷,對於時代反思的作品來說,「美化」就是最大的缺陷

《冷戰》最大的優勢就在於敘事的冷酷。

它詳實的展現了冷戰時期東西方的不同社會環境,和一對戀人的際遇是如何的動蕩多舛。

他們相愛幾十年,卻幾度分離。其中有時代的影響因素。

但更多的是如《霍亂時期的愛情》中所說,能打倒愛情的也許只有愛情本身

一對背景、性格截然不同的年輕人在波蘭的鄉村相識。

他們一個是已然成名的民族音樂家和一位滿懷激情的年輕女歌手

男主角維克多在為歌舞團挑選演員的時候,一眼就看中了極具歌唱天賦的祖拉

但故事並未同《芳華》一樣,在歌舞團的勾心鬥角上展開。

相反卻神來之筆地聚焦於社會主義新文化的建構過程。

維克多接受上級任務,將民間歌舞用學院化的方式改造,使其體制化

這本身是一種很常規的文化政治行為。

接下來就是將人民耳熟能詳的民間藝術與愛國主義,民族主義政治話語結合起來。

影片中就採用典型的社會主義合唱形式,與斯大林巨幅畫像冉冉升起的畫面表現出來。

這種用固定式全景鏡頭略帶俯角的,將人物框在畫面下半部分的構圖方式,多用於影片中1949年的社會主義波蘭。

非常適合渲染冷戰時期,東方陣營的宣傳模式。完全的《新聞聯播》宣傳片套路。

歌舞團名聲大噪,表演結束後的宴會上,區別於周圍眾人的推杯換盞。

維克多與同事伊蓮娜則背靠巨幅鏡面,站在酒會的邊緣

這個畫面非常有意思,表象上貌似是維克多站立於宴會中心。

實際上酒會的場景不過是鏡面反射,表現出追求自由的維克多與大環境的格格不入。

隨著時間的延續,身份懸殊,性格迥異的祖拉與維克多相愛了。

但坐過牢的祖拉為取得組織信任,每周都監視並報告維克多的行蹤。

這成為兩人之間的裂痕,所以二人為逃離這種監視,計劃出逃巴黎

維克多成功出逃,祖拉卻由於自卑選擇留在波蘭。

1954年的巴黎,開始便是區別於社會主義大合唱資本主義爵士樂演奏。

極少有導演能把音樂,用出結構性含義

我想這都要歸功於導演對音樂的理解層次極高。

曾身為爵士鋼琴樂手的他,拍起爵士樂場景,簡直是得心應手的優秀。

環境轉換至資本主義巴黎,影片的運動鏡頭也隨之多了起來。

跳脫出固定鏡頭的死板,攝像機似乎也更加自由活潑了。

一年後,祖拉成為歌舞團台柱,維克多依舊是流亡的音樂家。

然而祖拉與維克多始終無法忘記彼此。

祖拉為了能與維克多相守,與外國人假意結婚,獲得合法出國的機會。

可是兩個有情人的相守,卻因為性格與身份轉變的鴻溝,產生了不可粘合的矛盾。

祖拉氣憤的返回波蘭,維克多追隨而至,卻因叛逃國家的身份被拒絕入境

於是迫切想見到祖拉的維克多,做起了英國與波蘭之間的雙面間諜

不出意外,維克多被捕了。入獄後的維克多再也無法用受過刑的手指彈琴。

而祖拉為了救維克多出獄,再次出嫁,憑藉丈夫的人際關係,解救出維克多

但此時的祖拉和她的音樂都已千瘡百孔。已然完全失去自己的特色。

祖拉活著的意義只剩下等待維克多。

維克多終於來了,被世界拋棄的他們也終於可以相互依偎,攜手離開。

——到那邊去吧。

——那邊的景色更好。

一切都結束了,畫面到這裡也戛然而止。

這段結尾的畫面異常唯美,高對比度的黑白畫面竟能拍出油畫的質感。

該片以不同年代不同地點的劃分,形成碎片化事方式。

其實很難第一時間就帶觀眾進入情景狀態。不免被吐槽為PPT電影。

但筆者認為,正是這種片段化敘事,才能留給觀眾更多的想像空間。

在觀影結束後依然久久不能忘懷。屢屢回想總能發現新的亮點。

真真的寶藏型電影!

短短80多分鐘的影片,寥寥幾筆又極為精到的手法,著實令人讚歎。

這種去除旁白,依舊能以第三敘事主體角度拍攝的手段非常高超。

一部取自導演父母故事的電影,不就如同聽他人講故事,聽眾並不會帶入自身。

那個故事也許會有距離感,也許只有零星的片段。

但我永遠相信,好故事並不是將所有細節都告知,而是能創造出更大的想像。

在這部《冷戰》中,我們既能讀出導演影調特質的延續,也能窺見其風格的進一步成熟和定型

黑白影像和大量的音樂元素,是帕維爾?帕夫利克夫斯基的標誌性特點。

但能看到真正會說話的影像,卻是我們廣大觀眾的幸福。

冷戰里的愛情似乎太過殘酷,你認為還有什麼是影響愛情的因素?

責任編輯:洋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影頭條 的精彩文章:

鄧倫金晨分手一年又開撕?這次的熱搜到底是誰買的?
被「下降頭」的「智障小姐」葉璇,真是愧對了高智商!

TAG:電影頭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