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小鞋子》誕生記:從零到一,需要走幾步?

《小鞋子》誕生記:從零到一,需要走幾步?

對於一名導演而言,完成一部電影是否有清晰無比的路徑?往小了說,製作電影的流程大概100多年來都沒變過,通往羅馬的每個路標都清清楚楚。

但因為導演個人的差異,最終在抵達終點時呈現了特色各異的影像作品。

電影《小鞋子》是伊朗著名導演馬基德·馬基迪的代表作,曾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最近馬基迪導演分享了自己攻克《小鞋子》製作環節的各種難題,最終完成影片創作的寶貴經驗。

創作調研的依據:雙眼與記憶

如果問一名導演為什麼選擇拍攝某一類題材,初始觸發他們創作的因子常常是含混的,受一段音樂啟發、傳達一種感受、被某種氛圍吸引、被現實事件觸發等等。無論怎樣,均有著想要表達的衝動。

馬基迪導演也是如此。最初還沒有《小鞋子》故事的構思前,他的第一個意念是想要拍攝現實中底層貧窮階層的孩子。憑著對拍攝對象的堅定,馬基迪走訪、調研此類孩子的生活、文化環境。「即便影片最終不會呈現這些細節,也要做一個周密的調研。」

調研有多細節呢?比如孩子們喜歡什麼食物,他們生活的片區內人們的飲食,孩子們喜歡玩什麼,怎麼上下學,玩具有哪些,孩子之間、朋友之間的相處模式是怎樣的,「我需要親眼看他們的點點滴滴,一點兒都不能遺漏。」

《小鞋子》一開場哥哥阿里從補鞋鋪出發、買薄餅乃至到蔬菜店買馬鈴薯的過程,鏡頭平緩展現的市井面貌,足夠可信與真實的細節,直接將觀眾帶入阿里的生活環境之中,這是用細節塑造環境的力量。

馬基迪的心得還在於,在調研的過程中他只依靠「雙眼和記憶」,而非筆頭。看見什麼便拿筆記下來的方式,並不適用於馬基迪。他花費三至四個月的時間,反覆來往於那些市井街道,反覆觀察,直到所有調研得來的素材內化為他自己的記憶。

時間久了,起初特別吸引人的事情或許在反覆咂摸後歸於平淡,便可以捨棄掉。而有些看似普通的生活過程,經由時間的發酵反而獲得了力量。直到這個時刻,馬基迪才確認他想要展現的孩子故事是怎樣的。

著手寫劇本的時間才真正成熟。

劇本如旅行前的地圖

一個好劇本就是最好的資本。

如何做劇本?馬基迪最重要的意見是不要一個人單獨寫劇本,要尋找夥伴。「在寫作裡面,要麼找一個好的作家;要麼找一個跟你有同等思想的,做你引導者的一個人,合夥寫劇本就更好。」

「劇本就像是我們旅行前的地圖,你旅行前要做攻略,從哪到哪走哪條路,你必須有清晰的思路。」起點在哪裡?終點是什麼?《小鞋子》的劇情看似自然平實,相對寡淡,沒有大起大落的衝突。講的是一個小男孩弄丟了妹妹的鞋子,找辦法彌補的過程。

自然主義的外表下,是故事一環扣一環,情緒不斷向高點沖頂,然後留下一個意味深長的結尾的過程。馬基迪在劇本創作中,緊緊遵守著開頭、中間、結尾三部分均要吸引觀眾視線的準則。

開頭五分鐘內,便已經清晰交代了阿里把妹妹鞋子弄丟的過程。中間的長段落便是阿里尋找鞋子、獲得鞋子的過程。與妹妹換鞋穿,寄希望於和爸爸一起打工攢錢買鞋,不料爸爸受傷失去工作,希望落空。還有最讓人揪心的部分,阿里參加運動會,拚命奔跑只為拿個第三名贏得一雙運動鞋獎品,結果拿了第一,失去了運動鞋。

這一系列事件的設置,不僅推動著情節向上攀升,也在加速著阿里的情緒變化以及觀眾跟隨阿里經歷了這一切,情緒積累後的五味成雜。當故事的高潮部分已達至頂端後,如何收尾成了一個難點。

最初,故事的起點是阿里弄丟了妹妹的鞋,故事的終點是父親給哥哥、妹妹各買了一雙。顯然,這個過於寫實的結局無法彌散掉先前阿里跑步比賽勝利後的落寞,也無法深化故事的內涵。

「想不到新的結尾就不開機」。馬基迪帶著這份決絕的心意,不時地在腦海中梳理他幾個月來調研的點滴,不斷確認他想表達的內核究竟是什麼。「從阿里得了冠軍後的回家之路上找突破口。」

他重回早已選定的場景,沿著阿里的回家路觀察四周。路上有一個小水池,裡面有金魚,一群小朋友正在那裡玩耍。靈感來了,「雖然鞋子沒有得到,但是他得了第一,這是他努力的結果;第二他是個有責任心的男孩;第三,基於前兩點,他偉大的行動感動了魚,魚去親吻他的腳。」

這個鏡頭成為了《小鞋子》的高光時刻。魚兒去親吻阿里的腳,帶有伊斯蘭宗教意味的神性關懷。

尋找和調教兒童演員的秘訣

據說,導演最害怕拍攝的便是兒童和動物。因為他們很難有身為演員的自覺,也就是信念感。兒童的注意力難集中,在長達3、4個月的拍攝生活中保持著演員的信念感是件相當難的事情。

《小鞋子》里的阿里絕對是第一主角。在故事裡,阿里有著重重的心事,經歷了很多事情,而且處理某些事情超出了他個人能力,有著他的苦悶。但同時他也是一個普通的孩子,喜怒哀樂,有著豐富情緒表達。

所以,能不能非常自然地流露情緒是馬基迪選擇飾演阿里的孩子最重要的一條準則。在馬基迪看來,這條準則適宜所有兒童演員。「他需要有明確的情緒變化,尤其孩子的眼睛是最純潔的,有天賦的孩子能夠通過眼睛直白地傳達情緒。」

馬基迪找到飾演阿里的小男孩法拉赫阿米爾·哈什米安是一個巧合。馬基迪劇組兵分三路到學校選阿里,偶然在一個課堂上發現了埋頭的哈什米安。因為沒寫作業的他被老師罵了,心情不佳。在哈什米安抬頭的瞬間,淚珠還掛在臉上。馬基迪便確認他就是阿里了。

至於到了拍攝現場再調動孩子們的情緒,對於馬基迪來說已經晚了。「我的方法是選擇好孩子後,便讓他們和劇組的人一起相處,帶他們玩,平等地與他們交流。」

在拍攝的時候,馬基迪更是劍走偏鋒。他準備了充足的練習時間,以此來消除孩子們的緊張感。但即便如此他還是認為,「ACTION」這個詞依舊會導致孩子們的緊張。所以他往往在練習的時候已經默默開機,隨時抓拍孩子們最自然舒服的反應,正式拍攝則只是走個過場而已。

孩子的情緒出不來該怎麼辦呢。比如影片開場的一個重頭戲是阿里向妹妹解釋自己把她的鞋子弄丟了,希望妹妹不要告知爸爸。儘管這個場景中,父親是不在場的。但是阿里的自責、恐懼情緒是非常強的,成熟的演員或許依靠現象力來演繹。

對於孩子而言,如何激發他的恐懼感?馬基迪設計了一個情景橋段,帶領孩子們入戲。他故意在拍攝現場和工作人員吵架,讓哈什米安感受當時的氣氛,讓他參與其中成為和事佬,恐懼、小心翼翼、不知所措的情緒到位了後抓拍,便有了這些鏡頭。

馬基迪也深知演員是相當脆弱的,需要愛與關懷,也需要他把一碗水端平,對所有的孩子都一視同仁這樣才能確保拍攝的順利。

拍攝與後制:掌控與放手

電影是場博弈,有時甚至是與合作者之間,比如製片人。製片人主管預算,和錢打交道,利益為先。而馬基迪在拍攝中則習慣於把所有的場景都拍攝一遍,不浪費任何的景次,以備不時之需,這便需要他和製片人之間有良好的溝通。

他認為導演在拍攝過程中不應該有所妥協。「我們還是要有執著的精神,就是像獵人一樣,你得守株待兔,你得守住你的獵物,最終你的目標會出現,你一舉拿下。」

拍攝時還有一個小訣竅就是不斷地去翻看已經拍攝完成的素材,不要急於剪輯成片。不斷看素材的過程,正是導演不斷確定演員在表演、情緒上是否連貫的依據。

對拍攝過程的全盤掌控,並不意味著馬基迪對待影片就是一位獨裁者。在真正的後制階段,他會變身為整部片子的協助者。

從掌控者轉變為協助者,馬基迪有一個幫助身份轉換的方式。在《小鞋子》拍攝完成後,他給自己放了兩周的假。「我會聽音樂、去旅遊、去渡假,反正不想這個事情。」

回來後重整旗鼓,投入工作。這時的馬基迪才能明確自己的位置,對於導演而言拍攝出來的素材如同自己的孩子,會十分地關愛與心疼。而剪輯師則類似於孩子的老師,他會指點出孩子的缺陷和可以改進的方式。

《小鞋子》的剪輯師Hassan Hassandoost從馬基迪1996年的作品《父親》開始,便與之合作。由此看來,導演與剪輯師之間默契的培養也十分重要。

導演的倫理課:對世界傳達善意

經過漫長的過程,《小鞋子》最終成片,不僅在伊朗大受歡迎,還提名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也是中國觀眾最早接觸的伊朗兒童電影之一。阿里一家的故事曾讓許多人心碎。

這個底層家庭有著無數的困境,馬基迪沒有選擇以墮落、悲慘的樣貌呈現,而是給與他們尊嚴、正直和責任感。對同一題材的不同表達,自然與作品背後的導演有關。影片是他們世界觀的一種呈現。

馬基迪的選擇與他對藝術的理解有關。「所謂真正的藝術是什麼?不是說你心裏面有悲痛,我再給你雪上加霜創造悲痛。而是把你從悲痛當中拉出來、解脫出來,這才叫藝術。」

這也與每一位導演製作影片的目的是什麼有關。導演在傳達一種信息,這個信息可能五花八門,有正面也有負面,而馬基迪選擇了正面,秉持著一種樸素善意的倫理觀。

首先要塑造自己。一位導演要先把自己塑造為一個充滿人性,眼觀四路、耳聽八方的,對世界抱有好奇的人。「如果塑造不好自己,又怎能從影片中傳遞出有價值、有意味的內容?」

這需要導演們有廣闊的胸襟、強大的內心和對他人的關懷、關愛之心。我們總是習慣,但習慣並不是好事情,習慣會讓人越來越閉塞,「事不關己是現代人的通病」。只有塑造好了自己,你才能創作出有靈魂和精神氣的作品出來。

這是馬基迪對新導演們的告誡,也是他國際視野下對人性的洞察與關懷。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導演幫 的精彩文章:

監製陳可辛 他早已把市場內化進自己的基因
8月電影TOP榜單新鮮出爐

TAG:導演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