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基努·里維斯的《克隆人》釋出終極預告,科技與人倫再起爭端

基努·里維斯的《克隆人》釋出終極預告,科技與人倫再起爭端

基努·里維斯的《克隆人》釋出終極預告,科技與人倫再起爭端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最近,基努·里維斯主演的新電影《克隆人》釋出了終極預告。在最新預告片中,基努·里維斯扮演的科學家威廉姆·福斯特通過大腦移植技術,將一名死者(片子中稱其為「捐獻者」)的大腦轉接到機器人的人造大腦當中,卻導致了被賦予意識的機器人暴起失控。

電影的故事背景並不複雜,威廉姆是一名研究意識傳輸的科學家,在一場意外車禍當中他失去了自己摯愛的家人——他的妻子和一對兒女。但執著的愛驅使他打破了科學倫理的禁錮將妻兒復活,生活也恢復往常。但隨著妻子漸漸發覺自己的異常,事況開始複雜起來,與此同時,政府也因威廉姆的研究違法而找上門來。

目前電影已經敲定將於 11 月 23 日於國內上映,早於美國 2019 年 1 月 11 日的上映日期。

基努·里維斯的《克隆人》釋出終極預告,科技與人倫再起爭端

電影劇照 來源:IMDb

近年來多有與機器人的自我意識這類題材相似的電影上映,隨著 AI 技術的發展,人們對這類科幻電影的親切感和討論熱度也在上升,但票房收益卻普遍不太理想。

2017 年上映的《攻殼機動隊》和《銀翼殺手 2049》是當年的話題熱點,雖說兩者在娛樂和內容深度上各有側重,但票房成績都非常一般。《攻殼機動隊》在國內收穫了 2 億人民幣的票房,全球總票房也才 2 億美元,對比電影製作成本和後期宣發的耗資,該電影最後還是以虧損狀態退出院線。

而《銀翼殺手 2049》在國內的總票房才 7694 萬元人民幣,儘管在其他地區表現尚可,但全球2.59 億美元的票房也不足以回本。

基努·里維斯的《克隆人》釋出終極預告,科技與人倫再起爭端

前者的失敗在於對原作(押井守版《攻殼機動隊》)深刻內核的粗淺改編飽受詬病,後者則緣於國內受眾對硬核科幻的興趣寡淡。就目前看來,《克隆人》這部牽扯上科技與人倫爭端的科幻電影能否獲得商業成功還不太好說。

議題過於深沉可能是電影難以深入人心的一個原因。儘管這一次《克隆人》不再從機器人本身的自我意識出發,轉而探討一個離我們更近一些的話題:人類在製作克隆人時是否觸及道德人倫的底線?科技能不能通過「復活」的手段改變自然生命的法則?但這一議題也並不輕鬆。

近年來人們對克隆的爭議不再激烈,但從未消失,在今年中國宣布「克隆猴」實驗成功後,又一次激起了學術界對克隆技術的爭議。

反對方認為,由於技術尚不成熟,實現生物克隆意味著需要經過多次實驗,每一次失敗都意味著一條生命的折損,而克隆出來的生物也往往體弱多病,無法長久存活,這當中涉及嚴重的道德問題。但支持方則認為克隆技術是實現滅絕物種復活的一個契機,也為未來醫學發展提供了一個方向。

現在這些爭論都被放在了電影當中。

目前,這部電影在 IMDb上已經有了 9 份影評,得分停留在 6.0 。從影評上看,電影的口碑趨向於兩極化,或是打上 8 星至 10 星的高分,或是打上 1 星的低分。從影評內容當中也可以看出,這部電影走的並不是明快舒暢的路線,基努里維斯在電影當中將塑造一個矛盾、深沉、痛苦甚至略帶黑暗的角色。

題圖來自:MTime

我們做了一個壁紙應用,給你的手機加點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下載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2018年11月16 日,歷史上的今天
Apple Watch 多了心電圖功能,國行審批時間可能要一年半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