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警惕心理問題「高危」學生 美國名校還有這種操作

警惕心理問題「高危」學生 美國名校還有這種操作

據《耶魯每日新聞》報道,11月5日,一名耶魯畢業生在新澤西州的聯邦法院向耶魯大學提起訴訟,訴訟緣由是自己因抑鬱尋求心理諮詢後,被校方強制休學長達一年。而被休學的原因,據美國ABC新聞17日報道,僅僅是校方擔心在兩名學生接連自殺後,(患抑鬱的他)會對學校產生更多負面影響。

消息引發輿論嘩然。為避免名聲受損而驅逐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固然讓人無法接受,但在美國一些大學中,卻似乎已成為一種慣常手段。

在越來越多大學生面臨心理壓力的今天,這種行為開始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

因心理問題被強制休學 畢業生起訴耶魯

耶魯大學健康中心。圖據《耶魯每日新聞》

《耶魯每日新聞》引述法庭文件稱,2016年11月初,兩名耶魯學生在不到一周的時間內相繼自殺。當時,感到不安的耶魯女學生Z.P.曾到耶魯心理健康諮詢中心尋求諮詢,隨後被建議前往耶魯-紐黑文醫院接受治療。但醫院工作人員沒有告訴她,入院後可能會被強制扣留。醫院工作人員還未經她的同意,向耶魯管理人員提供其醫療信息。隨後,她被耶魯大學強制休病假。

被強制休學後,Z.P.提起了上訴。儘管她在上訴中保證自己不會自殘,但時任學院院長霍洛威依然拒絕了她的請求,不允許她完成2016年秋季學期的課程,甚至下一個春季學期也不能重返校園。

直到一年後,她才得以回到校園,並於2018年結束的學業。

Z.P.的律師羅伯特·德·格魯特表示,他的當事人要求耶魯為違反《美國聯邦殘疾人法》的行為進行賠償。因為耶魯大學的管理人員沒有「幫助或包容」她的抑鬱症,並強行將她驅逐出校。該律師指責耶魯管理人員的此舉竟僅僅是因為不希望更多自殺事件出現而引發負面報道。他指出:「這不是幫助這位年輕女士,而只是為了保護自己(耶魯)的形象不被玷污。」

美國高校強制心理疾病學生休學非個例

這並非耶魯大學第一次捲入這方面的困境。按照耶魯的休學和復學政策,學校心理健康與安全中心有權勒令心理健康出現問題的學生強制退學。2015年1月,自殺身亡的耶魯中國留學生王璐暢就曾擔心自己因心理問題被強行休學,再也不能回到校園。

王璐暢自殺事件後,耶魯大學在2015年4月對有關政策進行了修改。然而,校方的這些改變並沒有消除如王璐暢一類的同學對使用心理健康資源產生的疑慮。

在2016年的一份報告中,美國精神病學協會建議各高校出台不會阻止學生尋求治療的政策。該報告指出,只有當學生在校期間對他人構成威脅,或學生安全在學校環境中無法得以保障的情況下,才可以強制學生退學或休學。學生不應該僅僅因產生自殺想法,尋求治療而被踢出校園。

據《紐約時報》報道,近年來,不僅是耶魯大學,眾多美國大學在退學和復學政策方面也都面臨著類似的法律挑戰。今年5月,斯坦福大學部分學生提起集體訴訟,指控學校強迫有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休假。

斯坦福大學表示,如果學生的身體狀況危及自己或他人的生命或安全,或其行為嚴重干擾了大學社區的活動,可能會鼓勵或要求學生休假。圖據《紐約時報》

這些學生在訴訟中指出:「斯坦福的習慣做法是,在學生報告心理危機行為後,立即向他們施加壓力,讓他們休學。甚至在沒有進行個人評估的情況下,要求學生立即停止所有課程、研究,並從宿舍中搬離。」在向聖何塞聯邦法院提交的34頁訴狀中,有三位學生匿名講述了斯坦福對「高危」學生「地毯式掃蕩」的做法。

原告Jacob Z.稱,在向學校心理醫生講述自己有自殺傾向後,他進入斯坦福大學醫院接受心理健康治療。然而,在接受治療期間,學校住宿顧問找到他,指責他給其他學生造成了負擔,並威脅要禁止他進入宿舍。僅僅一周後,校方以他無法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為由,將他開除。

心理問題學生人數激增 尋求幫助的僅一半

越來越多大學生遭受心理疾病困擾。圖據Shutterstock

在這起訴訟發生之際,美國大學生精神健康問題人數也創下了紀錄。

據《時代》雜誌報道,2017年美國大學健康協會對92所高校的63000多名學生進行調查,結果發現,近40%的大學生表示自己感到十分沮喪,以至於無法正常學習工作;而61%的學生表示,他們在一段時期內,感到極度焦慮。而另一來自美國國家殘疾委員會的數據顯示,至少35%的學生有精神健康障礙,20%的學生曾在大學生涯中考慮過自殺。

面對這一不斷增長的學生數量,包括耶魯、斯坦福在內的眾多美國大學都在試驗新的措施。去年秋天,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第一次為所有新生提供免費的抑鬱症在線篩查服務,心理諮詢師也對250多名有嚴重抑鬱風險、表現出狂躁行為或有自殺想法的學生進行了跟蹤調查。

俄亥俄州立大學在2016-2017學年增加了12名心理健康臨床醫生,還推出了一款心理諮詢手機應用,使學生能在緊急情況下聯繫診所;斯坦福大學也於今年成立了一個工作組,重點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公平和包容問題。

但據報道,出於對恥辱和負面後果的恐懼,目前僅有一半的大學生在出現心理健康危機後,會尋求幫助。「通常情況下,學校對於有心理問題的學生,首先的反應是排斥、指責和採取嚴厲的措施,比如強制休學。」上述斯坦福案的法庭文件稱。

(據美國ABC新聞、《紐約時報》、《時代》雜誌、《耶魯每日新聞》編譯)

紅星新聞記者丨徐緩 編譯

編輯丨張尋

對於此事,你怎麼看?

本文為紅星新聞(微信號:cdsbnc)原創

如果您發現本新聞有虛假不實等問題

歡迎向我們後台留言舉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星新聞 的精彩文章:

保濕霜、黃瓜面膜……10個步驟護膚竟成日常 韓國軍營掀起護膚熱引爭議
臧天朔的最後時光:話越來越少,患癌後不願朋友來看他

TAG:紅星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