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欲求學日本,蔣百里能得到家中母親的贊同和諒解嗎?

欲求學日本,蔣百里能得到家中母親的贊同和諒解嗎?

原標題:欲求學日本,蔣百里能得到家中母親的贊同和諒解嗎?


蔣百里在《譯書彙編》的文章中獲悉留學日本的費用每年需120元。對於家道盈實的大戶人家來說,120元不是個大數目,但對每年僅靠幾石米幾十元錢艱難度日的蔣百里母子而言,就是一筆巨款了。籌無處籌,借無處借,蔣百里決心靠自己的能力和勤勞解決費用問題。唯一的出路就是仿效譯書彙編社成員的做法,翻譯書籍和文章賺取稿費。蔣百里雖然對日文還一竅不通,但他對自己很有信心,相信自己學習日文半年以後定能達到譯書的程度。當時每譯1000字可得稿費1元,每年譯10餘萬字即可解決一切問題,這對文筆流暢、學識淵博的蔣百里來說並非難事。



蔣百里


經費問題有了著落,剩下的就是徵得母親的贊同和諒解。


蔣百里返回硤石,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情把自己的打算告訴了母親。出乎蔣百里意料的是,母親十分開明,不但不阻止,反而力排眾議,支持獨生子遠涉重洋,到異國他鄉去求學。這在風氣未開的硤石鎮確非易事。

母親楊鎮和雖然是個普普通通的家庭婦女,但她的眼界和心胸卻較許多知書識禮的男子開闊。


蔣百里欲赴日本留學的消息傳出後,鄉里輿論嘩然。古訓云:「父母在,不遠遊。」蔣百里置寡母於不顧,不但要「遠遊」,而且要離開父母之邦,在當時看來,實屬不忠不孝之舉,所以一時間非議之聲四起,使蔣百里感到了從未有過的壓力。


消息也傳到了恩公方雨亭先生耳中。方雨亭寄信蔣百里,對他表示支持。方先生對蔣百里在求是書院的情況有所了解,所以對蔣百里的處境十分同情,對他的決定非常理解。他在信中表示要每年資助蔣百里100元。可惜的是,蔣百里到日本後不久,方雨亭就因病去世了,使蔣百里痛悼不已。


母親楊鎮和堅決支持兒子的選擇,默默地為兒子打點好行裝,設法籌措了一點旅費,勉勵他出國留學。


蔣百里是個出了名的孝子,臨別時流淚漣漣,不忍離去,倒是母親安慰他說:「行矣,吾不以流俗人望汝,亦不以流俗人自待。汝夙孤露,能奮自樹立,乃所以為孝也。」蔣百里與母親灑淚而別,踏上了坎坷不平的人生旅途。此去關山萬里,遠隔重洋,不知何時才能再見慈母之面。

(杜繼東:《蔣百里傳》,中華書局,2018年版)


作者簡介:杜繼東,1966年生,甘肅省永昌縣人。歷史學博士,編審。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科研處處長。從事台灣史、近代中外關係史研究。



( 編輯:南京師範大學中國史碩士研究生 謝敏 )

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官團 的精彩文章:

在曹丕當上皇帝以後,他的心態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當所有人看曹植是自作自受的時候,他是如何排解自己內心的苦楚?

TAG:軍官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