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國際空間站20歲啦,20年前曙光號打頭陣

國際空間站20歲啦,20年前曙光號打頭陣

國際空間站20歲生快。

1998年11月20日,國際空間站第一個艙段——曙光號功能貨艙(Zarya),由俄羅斯質子號火箭在拜科努爾發射升空,飛往400公里高度的近地軌道。

這標誌著人類史上第9個太空站、也是最大太空站、最龐大最昂貴的航天器——國際空間站由此誕生。

截至2018年11月20日,國際空間站總計在軌運行整整20周年,載人運行時間18年零18天,來自18個國家的232名宇航員進駐過,繞地飛行113456圈……


人類為什麼要建空間站?

空間站,通俗叫太空站,就是一種可供人類長期居住的航天器,作為一種微重力和太空環境中從事科研的實驗室,在此進行生物學、人體生命學、物理、天文、氣象等科學研究實驗,這是地面上無法複製、無法替代的特殊科研環境。


為什麼要建造ISS——國際空間站?

國際空間站構想的前身,是NASA自由號空間站計劃,最早源自里根總統的星球大戰計劃,後來隨著老布希總統叫停該計劃,同時也擱置了自由號,柯林頓執政時期在副總統戈爾直接推動下,由美國宇航局與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共同創建一個國際共用的空間站項目——這就是國際空間站的最初計劃。

關於ISS的命名,最初美國提議取名阿爾法(Alpha)空間站,但遭到俄羅斯反對,理由是此名暗示了這是人類史上第一個空間站,而前蘇聯和俄羅斯先後成功運行過8個空間站。所以,最終取了個最平實的名稱——國際空間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簡稱ISS)。

ISS最早發起國有16個國家,目前主要由6個國家/地區合作運營,包括美國、俄羅斯、日本、加拿大、巴西、歐空局。

最初中國也曾表示有意參與ISS計劃,但被美國排斥在外。為什麼中國要單幹自己的空間站?


建造、運營國際空間站,到底花掉多少錢?

國際空間站無疑是人類史上最昂貴的單體科研項目。截止2010年,累積投入高達1551億美元,其中美國1311億$(直接投入724億$,太空梭費用587億$),俄羅斯120億$,歐空局50億$,日本50億$,加拿大20億$。

從1998年開建一直到現在,NASA平均每年花在ISS的費用就達35億美元。宇航員平均每人每天花費750萬$。


國際空間站由誰來管理控制?

ISS最早發起國有16個國家,目前主要由6個國家/地區合作運營,包括美國、俄羅斯、日本、加拿大、巴西、歐空局。

ISS因為是個大拼盤,由各國各個航天機構各管一攤,其中主要包括:

俄羅斯科羅廖夫航天飛行控制中心

美國NASA休斯頓航天中心

美國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

歐洲空間局ATV控制中心

德國航空航天中心

日本筑波航天中心

加拿大約翰·H·查普曼航天中心


國際空間站有多高、飛多快?

ISS屬於低軌道航天器,圍繞地球做橢圓形軌道飛行。大約距離地表高度400公里,近地點高度401公里,遠地點高度408公里。

軌道速度,也可以說是飛行速度每秒7.67公里,即每小時27600公里,這相當於中國高鐵時速的92倍!如此高速讓國際空間站每隔92分鐘就會繞行地球一圈,一天24小時至少繞行15圈。


國際空間站有多大、多重?

ISS長108.5米,寬72.8米,高20米,總面積相當於一個足球場大小,但它並不是一個非常有規則的航天器,因為由各種模塊和組件拼接而成。

大型部件主要有18個,其中包括1個服務艙(星辰號),3個實驗艙(命運號、哥倫布號、希望號),3個移動維修平台(加拿大臂、機械臂、特色微動作機械手),1個穹頂艙,以及最大主體結構——分段對接的空間站桁架和太陽能電池板。

國際空間站總質量420噸,內部空間1200立方米,艙體長度74米,最大定員6人。


國際空間站會用到什麼時候?使用壽命有多長時間?

原計劃使用到2024年,但根據美國、俄羅斯、歐空局、日本、加拿大5家最新協商決定,計劃延長使用壽命到2028年。


我們用肉眼看得見國際空間站嗎?

作為最大近地軌道航天器,理論上說我們可以裸眼看得見。因為反射太陽光的原因,可以在夜晚觀測到它。它的亮度跟金星差不多,相當於視星等-4,也是夜空中最亮的人造物。

你不妨藉助於觀星應用程序App,查看它的飛行軌道,在自然觀測條件比較好的夜晚看看ISS的真面目。

這是透過單筒望遠鏡拍攝的國際空間站照片。

這是發生日全食時,國際空間站飛越太陽盤面前的凌日現象。


去過國際空間站的都有誰?

從1998年12月4日第一批ISS宇航員,一直到最近的第58遠征隊,來自18個國家的232名宇航員進駐過,另外還7名太空遊客,每人向俄羅斯聯邦航天局支付了大約4000萬美元。

在ISS生活最長時間的俄羅斯宇航員謝爾蓋·克里卡列夫(Sergei Krikalev)共計803天9小時39分鐘。而一般宇航員都是3~6個月。


目前正在太空生活的有幾人?都是誰?來自哪些國家?

截至今天2018年11月月21日,目前正在國際空間站共有3名宇航員——

俄羅斯航天局的謝爾蓋·普羅科佩耶夫,美國宇航局的塞麗娜·奧尼翁·錢塞勒,歐洲航天局的亞歷山大·格斯特,預計12月20日三人返回地球。

由12月3日飛往空間站的第58遠征隊三名宇航員替代、換班。

第58遠征隊成員:俄羅斯宇航員奧列格·科諾年科、加拿大宇航員大衛·聖雅克、美國宇航員安妮·麥克萊恩。

他們將搭乘聯盟號飛船(MS-11)6小時快速對接國際空間站,這將是聯盟號飛船總計第140次飛行。

太空,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就是頭頂之上。

給宇宙大爆炸起名的著名宇宙學家霍伊爾曾經調侃道:

「太空其實離我們很近,一個小時的車程就夠了,只要你能垂直開上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