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軍以為戰場很殘酷,哪知最可怕的是被蘇軍俘虜,連骨灰都被利用

日軍以為戰場很殘酷,哪知最可怕的是被蘇軍俘虜,連骨灰都被利用

眾所周知,在對待戰俘方面,蘇聯士兵一向聲名在外,戰鬥民族對待敵人從不手軟,逮住就是一頓教訓。

二戰末期,蘇聯在教訓完德國之後,立馬不顧當年協議,出兵東北打日本。結果七十萬關東軍被打沒了十萬,剩餘六十萬都成了俘虜。

很多日軍以為,打仗的時候才是最慘的,其實他們不知道,當了蘇軍的俘虜才是最慘的。放下武器的他們再沒還手之力,只能任其欺辱。

蘇軍從不仁慈,在俘虜了這些敵人之後,立馬將其押送回了西伯利亞。最解氣的是,這段漫長的道路,還要日軍自己走過去。

越往北越冷,日軍穿著單薄的軍裝,沒人手中或多或少都拎了一點口糧,這將是他們這一路上唯一的食物。

一路上一些體質差的,或是不聽話的日軍,都被處理掉了,剩下的人好不容易走到戰俘營,卻發現苦日子還在後頭。

進了戰俘營沒多久,蘇軍就派來了一些女軍醫給他們檢查身體。可別以為這是在優待他們,這麼做只是在鑒別他們的身體素質,看之後到底怎麼好好的利用。

醫生會把這些日俘按照胖瘦分成三個級別,一級最胖,三級最瘦。但其實,不論分成什麼等級,蘇軍都會將他們物盡其用。

一等日俘最健壯,他們的勞改任務也最重,一般都會被分派到伐木場或是採石場,去乾重體力活兒,為蘇聯重建做貢獻。

在缺吃少穿的情況下,這些重活令這一批日俘苦不堪言。除了勞累之外,這些工作地點還伴隨著極大的意外風險,稍不注意就丟了小命。

至於二等和三等日俘,由於身體素質較差,一般會安排一些輕鬆的活兒。不過這個輕鬆也是相對於一等來說的,實際一樣繁重。

除了要乾重活之外,日俘們最難忍受的,就是飢餓和寒冷。蘇軍雖然會提供食物,但那點只夠塞牙縫,若是不動還能撐過去,但若再幹活,是遠遠不夠消耗的。

因為糧食不夠吃,日俘只能像黃鼠狼一樣,四處逮場區的老鼠和蛇,有時候連路過的野狗也不放過,都成了他們的鍋中餐。

見到日俘面不改色地啃著這些「野味兒」,蘇軍說不膈應是假的。據說當年他們抓蛇鼠太勤,以至於第二年這些小東西都沒來得及繁殖過來,幾乎絕跡了。

日子一天天過去,無數日俘在掙扎中死去,他們的骨灰都沒被蘇軍丟掉,充分利用了起來,當真是屍骨無存,慘不忍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先生 的精彩文章:

八國聯軍撤退後,慈禧在返京途中經過一寺廟,卻被和尚氣得夠嗆
他3年間殺了48個人,被捕後卻大呼冤枉,直言自己有「三不殺」

TAG:歷史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