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個國君想效仿堯舜,將君主之位禪讓給國相,卻造成國家大亂

這個國君想效仿堯舜,將君主之位禪讓給國相,卻造成國家大亂

本文由【見微知著說歷史】獨家發佈於企鵝號,擅自轉載必究!歡迎轉發分享~

主流觀點認為,古代早期實行的是禪讓制度。唐堯將首領之位傳給虞舜,虞舜又傳給治水的禹。禹本來也想禪讓,他先選擇皋陶,在皋陶去世後又選擇益。禹去世前也確實把位置傳給了益。不過益已經被禹的兒子啟架空,諸侯都認可啟,疏遠益。益在無奈之下把位置讓給啟。啟去世時傳給兒子太康,從此形成「家天下」的傳統,「禪讓制」被「世襲制」所取代。

不過有人持有不同的觀點,認為堯、舜、禹之間所謂的「禪讓」其實是殘酷的政變,並非像後世所說那樣和諧。而且這個觀點也得到很多史料支持。《韓非子·說疑》中記載:「舜逼堯,禹逼舜」,稱其為「人臣弒其君」;《竹書紀年》中的記載更為詳細:「昔堯德衰,為舜所囚也」、「舜囚堯於平陽,取之帝位」;李白的《遠別離》中也有「堯幽囚,舜野死」的詩句。

對於上古時期是否存在禪讓,歷代史學家觀點不一,眾說紛紜。不過無論如何,「禪讓制」都不符合封建社會的歷史背景。在戰國時期,一個國君聽信讒言,將君主之位禪讓給國相。結果不但沒有留下聖賢之名,反而讓國家遭受巨大的戰亂。

這個國君就是燕王噲。蘇秦在燕國的時候,與燕相子之結成親家,子之與蘇秦的族弟蘇代關係不錯。蘇代也是一個縱橫家,輔佐齊國,之後奉命出使燕國。燕王噲向蘇代打探,齊王這個人怎麼樣,蘇代斷定他不會成為霸主。因為齊王不信任自己的臣子,與齊桓公相去甚遠。

蘇代這麼說是有目的的,他想引導燕王噲重用子之。燕王噲果然被蘇代影響,更加信任子之。這個時候一個叫做鹿毛壽的人又插上一手,勸說燕王噲把位置讓給子之。他的理由很是荒唐:「堯把位置讓給許由,許由沒接受,因此堯既得到聖賢之名,又沒有真的失去天下。大王也可以這麼做,子之肯定不敢接手。」

燕王噲被忽悠得暈頭轉向,竟然採納這個建議。又有人勸燕王噲:「夏禹把位置傳給益,但是益卻鬥不過啟,因為諸侯實際上都是啟的黨羽。」燕王噲一拍腦門,把官員的印信都交給子之。子之成為真正的燕王,把政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這樣的結果勢必會引起太子平一黨的不滿。太子平與將軍市被起兵討伐子之,齊國也趁著這個機會派軍隊介入。最後太子平成功奪取王位,即燕昭王。但是燕國也因此承受巨大的戰亂,死者以萬計。

參考文獻:《史記》《韓非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見微知著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大清最慘的公主,無奈捲入政治鬥爭,兩嫁蒙古最後下場凄慘
此人盜永昌陵,被坐起來的趙匡胤吐了一臉黑水,因此喪命

TAG:見微知著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