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人越冬趣話

古人越冬趣話

原標題:古人越冬趣話


  孟冬時節,天氣漸寒,北方人有暖氣,南方人吹空調,大家出門有羽絨服暖寶寶手套帽子圍巾。不過,古代沒有這麼高效而便利的取暖措施,我們不禁想問,古人過冬會不會很難熬?


答案是肯定的。歷史上中國曾經歷過四次寒冷期,其間冰災雪災連番侵擾。周孝王七年時一場「雨雹」造成「江、漢俱凍」。唐天復元年入冬後雨雪不止,才十一月便「城中薪食俱盡」。宋元·v二年飛雪連月,至春不止,導致「苦寒,民凍多死」。清順治十年全國雪災,被凍受災者「甚眾」……

事實上,「布衾多年冷似鐵」在古代普通百姓中是常有的事,那對於古代尋常人家來說,該如何度過漫漫寒冬呢?



火鍋併火爐,再添一杯酒


厚實的外套當然是最重要的禦寒工具了。在漫長的年代裡,古人們的禦寒衣物大多是由動物皮毛、麻葛、絲織品等製成的。除此之外,古人們還需要其他的方式來驅寒保暖。比如吃火鍋、喝酒。在中國,火鍋有著悠久的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但那個時候還沒有鍋,所以是用鼎來煮食物,功能有點類似火鍋。漢朝時出現了一種類似於今天重慶九宮格火鍋的器皿——分格鼎,可以同時煮不同的食物。

據《魏書》記載,三國時代,曹丕篡漢稱帝時期,已有用銅製的火鍋出現,人們用來涮牛、羊、雞、魚等各種肉食。西晉左思的《三都賦》中,有關於四川火鍋的記錄。到了北宋,汴京開封的酒館,冬天已有火鍋應市。之後的元代,又開創了涮牛羊肉的吃法。清朝的時候,火鍋涮肉是宮廷必不可少的冬令佳肴。


和今天相比,古人的物質生產力很低下,火鍋食材和烹煮器具運用上會遇到諸多限制,因此也不能總是吃火鍋,主要還是在冬天吃。《清詩紀事》中收錄有一首《暖鍋詩》,對吃火鍋做了生動的描寫。詩的開篇,先寫冬季的寒冷:「涸陰司頊(xù)冥,寒威變俄頃。夜卧衾生稜(léng),晨書筆垂綆(gng)。朔風動地來,攢眉愁齒冷。嚼雪將奈何,水懦濟以猛」。


這麼冷的天,需要來頓火鍋驅走冬日的寒意:「阿奴策火攻,燄燄生稈秉……鱻(xin)薧(ko)侭(jn)收羅,聶切任斜整。沉焉星隕石,浮者桃斷梗。」寥寥數筆,就勾畫出了吃火鍋的濃郁文化和生活氣息。


冬天吃火鍋,能帶來身心的極大溫暖。燒得火紅的木炭,滾燙的湯汁,豐富多樣的食材,再配上一壇好酒,簡直是冬日之光了。


的確,酒能讓身子暖和,透過歷代文人雅士的作品,我們也能看到,酒常常成為冬天的一種象徵。最著名的大概就是唐朝白居易《問劉十九》這首詩了: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雪天、溫酒、火爐,這冬的意境里已陡然有了幾分暖色。


椒房殿里溫且芳,地爐火炕話家常


古代並沒有像今天這樣大規模的集中供熱,就連宮廷里採暖都需要耗費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很多措施是無法在尋常百姓家實現的。用花椒保暖便是一例。據《漢書·車千秋傳》記載:「椒房殿名,皇后所居也,以椒和泥塗壁,取其溫而芳也。」「椒房殿」,用花椒和泥塗壁,是漢代時期出現的溫室殿,殿內有各種防寒措施和設備。因漢高祖時,椒房殿是皇后的殿室,故「椒房」也成了皇后的代稱。


我國是最早用煤的國家,用煤生火取暖是古代最普遍的方式。自春秋時期,就已經開始使用器具燒炭取暖,包括後來的土炕、火牆、竹火籠、爐子等,皆是在極寒天氣之下,讓人們順利過冬的神器。


地爐的修建很簡單,在屋子裡挖出小坑,四周用磚石墊壘,在當中生火取暖。北宋歐陽修為慶祝新修了地爐,高興地作詩《新營小齋鑿地爐輒成五言三十七韻》一首:「霜降百工休,居者皆入室。墐戶畏初寒,開爐代溫律。規模不盈丈,廣狹足容膝。」

土炕這種低調簡樸的取暖設施,有著悠久的歷史。土炕上面鋪席,下面有孔道,跟煙囪相通,可以燒火取暖。北魏酈道元《水經注·鮑丘水》卷六中有記載:「水東有觀雞寺,寺內有大堂,甚高廣,可容千僧,下悉結石為之,上加塗塈。基內疏通,枝經脈散。基側室外四齣爨(cuàn)火,炎勢內流,一堂盡溫。」


炕成為北方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清朝以後。今天在東北、北京、河北、山西等地農村裡還可看到火炕,如「轉圈炕」、「彎子炕」等。


爐子,也是古時民間百姓冬日取暖的神器之一。爐子多是用陶土和鐵製作的熏爐,貯火供暖。白居易有詩云:暖閣春初入,溫爐興稍闌。晚風猶冷在,夜火且留看。獨宿相依久,多情慾別難。誰能共天語,長遣四時寒。


宋朝時還出現了一種叫「湯媼」的東西,類似於今天的熱水袋,是一種銅質或磁質的扁扁的圓壺,上方開有一個帶螺帽的口子,熱水就從這個口子灌進去。充滿熱水後放置被窩以提高溫度。它有一個別名叫「湯婆子」,「湯」,古代漢語中指滾水;「婆子」則戲指其陪伴人睡眠的功用。

古時人們沒有地暖,卻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發明火牆。火牆是利用爐灶的煙氣通過立磚砌成的空心短牆採暖的設備,火牆由三部分組成,爐灶、火牆體、還有煙筒。保暖原理是用爐灶的熱氣將火牆體填滿,帶給房間熱量,然後從煙筒將煙霧排出去。在嚴冬積雪季節,有火牆的屋內亦感溫暖。



捧爐又熏爐,貂鼠圍頭鑲錦裪


冬日嚴寒難熬,古人並不是窩在家裡不出門。相反,踏雪尋梅、烹雪煮茶都是冬天才能做成的雅緻事情。古人冬天出門,有條件的會帶手爐。手爐,顧名思義,冬天暖手的爐子,因可以捧在手上,籠進袖內,所以又名「捧爐」、「袖爐」。爐內裝有炭火,故也稱「火籠」。《紅樓夢》第八回中,就有關於手爐的描寫:黛玉嗑著瓜子兒,只抿著嘴笑。可巧黛玉的小丫鬟雪雁走來與黛玉送小手爐,因含笑問他:「誰叫你送來的?難為他費心,那裡就冷死了我?」手爐會根據個人愛好雕刻成不同的形狀,都非常精美。民間一般是用陶土和鐵鑄成,王公貴族用的是銅製的。手爐裡面放上火炭,或者還有餘熱的爐灰,外面加上一個布的罩子,就能夠拿來暖手了。清代的李漁,不但用手爐取暖,還設計了暖椅。在李漁的《閑情偶記》里,專門講了他如何設計暖椅的經歷,椅子下面設計了一個抽屜,抽屜裡面放炭爐,這樣一來全身都不冷了。


古人冬日出門,還會坐馬車,馬車外圍毛氈,內掛錦繡壁毯、幔帳,鋪上毛毯,再放上公共暖氣「熏爐」,一種可固定在馬車上,用陶土或銅鐵製成的貯火器具,這樣便不怕寒風暴雪。


當然,冬日出行如果只是衣服穿厚是沒有用的,露在外面的手、頭如果沒做好保暖工作,也會冷。這個時候一雙手套就是必需品,古人深諳此道。在馬王堆漢墓的出土文物中,就有露指短手套,這些手套綉有各種精美的花紋,既美觀又實用。


古人對於頭部保暖也很重視。有學者研究,漢代,士庶男子冬天在帛巾里用上絲綿,然後裁成長條扎在額頭,用作保暖。元代,有地位的婦女保暖之物,比較受歡迎的是抹額,它是包於頭額,束在額前的巾飾。除開抹額,還有「卧兔兒」、「昭君套」。「卧兔兒」是一種用動物皮毛做成的女式飾品,戴在頭上,在頭頂像卧著小兔子;「昭君套」是一種無頂的女式皮帽。明朝時期,抹額非常盛行,上至達官貴人家的女性下至普通百姓家的女子,冬天都愛戴抹額。清人褚人獲在《堅瓠集》中描寫晚明吳中女子妝飾時云:「貂鼠圍頭鑲錦裪,妙常巾帶下垂尻,寒回猶著新皮襖,只欠一雙野雉毛。」詩中提到的「貂鼠圍頭」指的就是「貂鼠卧兔兒」。


至於男子,額頭保暖以帽子居多。五代至宋朝,騎馬出門的男子會頭戴風帽,禦寒且擋風沙。元朝,人們愛戴皮暖帽、銀鼠暖帽。明朝,每年冬十一月,「入朝百官賜暖耳」,暖耳多用狐皮類製成,和今人所用耳套相似。清朝時的暖帽,多為皮製。


古往今來,人們為了抵禦冬寒作過各種各樣的嘗試。今天的種種禦寒措施與經驗,也是古人經過千百年實踐而流傳下來的,兼具物質性和文化意蘊。不知道再過幾百年,會不會出現替代暖氣的東西和更高效的取暖措施呢?


(原載公眾號「中華文化溯源」,作者何靖,本文有刪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烏魯木齊晚報 的精彩文章:

那些晾曬時光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TAG:烏魯木齊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