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關於智能共享出行,政界、學界和業界的專家都說了什麼?

關於智能共享出行,政界、學界和業界的專家都說了什麼?

雷鋒網按:新技術和運載工具的革命正在推動交通運輸系統發生重大變革,智能共享出行成為大趨勢。在此背景下,來自政府部門、國際組織、學界和智能出行業界的代表齊聚廣州,就智能共享出行的發展問題展開了討論。

11月20日,2018國際汽車智能共享出行大會(SMC 2018)在廣州花都舉行,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付於武、中國智能交通協會理事長李朝晨、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汽車處副處長馬春生、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能源司司長Tareq Emtairah、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校長王雲鵬教授、美國密歇根大學Mcity研究中心主任彭暉教授、中國科學院中國創新戰略和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王曉明、北京交通發展研究院研發中心副主任缐凱、日本經濟產業省製造局汽車課副課長真柳秀人、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出行服務項目策劃總監 Kee Pauline等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同台演講,就智能共享出行分享了各自的看法。

以下是雷鋒網對2018國際汽車智能共享出行大會的首日演講進行的編輯整理: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付於武

智能共享出行正重塑未來汽車產業的格局,也在塑造未來的城市和交通。他認為,隨著全世界人口的不斷增長,人們出行需求的不斷增加,單純的通過新增汽車的方式來解決出行供需矛盾是不可想像的,而短中期內公共交通和計程車也不能夠滿足人們日益增長和日趨多元化的出行需求,居民日常出行的供需矛盾也日益突出。智能共享出行利用網路信息技術,通過互聯網平台將分散的資源集聚,優化出行配置,提升出行效率,是未來交通問題的重要且有效的解決方案,而智能化技術與共享出行的結合,也使對汽車和交通行業產生重大變革。

為了推動智能出行、共享出行快速健康發展,他提出了四點最核心、最迫切的創新需求:第一是技術創新,必須加快推動自動駕駛、車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在移動終端上的應用,以滿足共享出行的需求;第二是商業模式的創新,未來汽車的使用模式,擁有模式都發生深刻變化,我必須對這些新興的產業形態進行提前探索;第三是企業發展路徑的創新,必須積極探索汽車製造商向出行服務商轉換的挑戰和路徑,以及互聯網企業、出行服務企業與其它產業新的深入的合作模式。第四是政策創新,必須探索滿足智能共享出行發展需求的政策匹配,以及它們的最佳實踐。

中國智能交通協會理事長李朝臣

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機動車保有量迅速增加,諸多交通問題逐一凸顯,他認為最優的解決方案應是將現有的機動車輛資源盤活,物盡其用。同時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背景之下,全球汽車產業正迎來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新四化革命,新技術和運載工具的革命正在推動交通發生重大變革,汽車智能共享出行將成為趨勢。因此他也認為共享模式毫無疑問是一個多贏的解決方案,通過共享大幅度提高供需兩端的匹配度,為諸多車主、社會創造價值。科技改變生活,共享汽車的出現是出行方式的變化,也是汽車文化建構的表現,是未來發展的趨勢,汽車共享作為傳統交通方式的一種補充,也就必須與傳統交通方式無縫連接,才能更好滿足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他認為汽車共享的社會意義更大,不僅能夠緩解交通擁堵,還能節能減排,盤活閑置的機動車資源,並且助力空氣污染治理和霧霾的治理。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汽車處副處長馬春生

汽車產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也是推動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力量,當前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等技術和汽車產業正在發生深度融合,汽車產品技術,功能屬性,產業生態都在深刻變化,競爭格局也在悄然重塑。具體從汽車產品技術來說,新四化發展趨勢非常明顯,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也帶動全球汽車產業加速向新能源化轉型,各大傳統汽車產業都加大投入,並發布了各自的產品規劃。從產品功能來說,汽車正從單純的交通工具轉向大型移動智能空間;汽車企業正從產品製造商向出行服務商轉變。

他也帶來了對汽車共享出行市場的思考,主要有三點:第一從製造環節看,要加快汽車智能製造,實現汽車製造業和信息產業的深度融合;其次從產品發展來看,推動汽車產品本身低碳化、智能化、這是最近幾年汽車產業界重點發力的領域;最後從產業生態來看,要加快推進出行與服務網聯化、智能化,建設互聯高效新興產業生態,這恐怕是未來一段時間需要我們去重點推進的工作。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能源司司長Tareq Emtairah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始終相信不管是交通系統還是能源系統,都迎來了巨大的變革和轉型,問題是環境影響對氣侯變化有沒有相應的關係、能源結構要做什麼樣的變化來適應。通過此次大會的召開,他希望能展望未來,通過數字化解決方案以及其它方案,將之用於製造業,同時還有其他傳統產業,希望這些產業能夠集大家的力量一起眾志成城,抓住這個百年難遇的機會,提高整體效率;希望通過能源環保型系統的提升,進一步提高系統的有效性,保護環境,同時更好地提升空氣質量。

他認為智能共享出行也是未來發展必然途徑,可以提高消費者的信心,也可以讓新技術發展應用越來越順暢。很多移動出行公司都需要使用最先進的解決方案,只有這樣,才可以讓消費者熟知這些新的技術,並把這些技術應用得更加得心應手。共享出行解決方案的運營商需要起到引領作用,率先把解決方案推廣下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長王雲鵬教授

王雲鵬教授主要分享了在車路協同技術方面的發展與展望,他認為未來的車路協同技術體系會有五個維度的變化:

第一是多機協同感知和多源的異構融合,從車的角度來說是廣域多感測器融合的感知體系,感知的精度和決策的水平會隨之提高;從路的角度來說,單車智能無法支持系統智能,如果要支持系統智能,路必須是智能的路,在這個維度下,路測多元協同感知就變得十分必要。

第二是定位,從感知的層面,隨著北斗逐漸的完善,多感測器融合提升車輛自身的定位精度也變成一種可能,所以車機、路機協同來提升定位精度和覆蓋能力,可能也是未來發展一個重點。從傳輸的層面來說,5G時代以後,交通也會涉及到移動通信問題,在5G時代怎麼提升通信網路系統頻譜資源效率和傳輸的可靠性也會成為研究的重點。

第三是當汽車產生大量數據以後,如何進行數據的挖掘、辨識和做決策,並且通過數據找到關聯關係和規律,再進而建立以數據驅動為主的模型,這是目前所存在的難點之一。所以在微觀層面上車載要有自己的計算平台,通過大量的數據實現自車的人機協同的決策。對於交通來說,也要有雲平台,通過全局的車路大數據的匯聚,來進行多尺度交通辨識,為不同的應用提供可能。

第四是應用層面,不管單車智能多麼強,他認為在整個交通系統里一定要系統智能非常高,要群體智能非常強,所以增強型的群體協同就變成未來一個發展方向。從共享出行角度來說,共享出行的服務從過去人找車,到車找人,到共享汽車再去找位,整個需求維度的變化,會給整個信息服務帶來挑戰。

第五是信息安全維度,所有的網路都是開放的,開放的網路就是矛和盾的關係,有開放就會有漏洞,有漏洞就會有人攻擊,有攻擊就會有防,怎麼建立主動預防體系來適應端網雲,車端網路和雲端整個信息安全,如果這類問題不解決,就意味著未來沒有辦法把智能網聯汽車和智能共享出行落地。

世界銀行交通與數字發展全球發展實踐局副局長Binyam Reja

目前發展中國家的出行挑戰主要在四個維度:

第一個維度是在鄉村地區,不管是傳統形態還是智能性,強調連通性和可及性。當人們需要去其它地方的時候,不管是基於出行的要求,還是教育要求、工作要求、就醫要求,都是要快速從A點移動到B點,而在非洲很多鄉村地區因為有雨季,道路條件不是特別暢通,這就影響到他們獲得社會服務和教育的諸多機會。

第二個維度是有效性和效率性,除了可及性之外,有效性和效率也是需要考量的維度。在過去30年中,他關注到中國產品之所以在全球市場上具有強大的競爭力,跟交通網路系統高效率是分不開的,這也使他相信通過提供高效的通行和交通網路就可以進一步提升產品的優勢,同時還可以讓立法部門進一步規範化,變成一種法治化的資源。

第三個維度是移動性,同時還要符合環保的要求,作為綠色的出行資源,能夠幫助控制溫室氣體排放,降低空氣污染等等。

第四個維度是安全性,是針對所有乘車者,是最基本的,也是最炙手可熱的問題,在很多發展中國家的高速道路上,除了道路本身舒適度等等,還要強調安全性,有一些國家在高速上經常發生車禍,所以安全性大大降低。

對他來說,智能出行對於可持續發展和發展中國家是非常有意義的。智能出行背後的大數據可以根據需求的交通和共享汽車、共享單車以及自動汽車、無人駕駛,所以智能出行是可以讓人們能更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提高安全和效率,保護環境,可以減少汽車的保有量,可以減少傷亡,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美國密歇根大學Mcity研究中心主任彭暉教授

從表面上看,無人車和自動駕駛車輛發展勢頭大好,吸引了大量的投資,不管是企業,政府還是學術界都進行了非常大的投資。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目前自動駕駛的發展狀況。首先,美國、歐盟和中國都不約而同展開L2級汽車的測試,但測試結果不盡如人意;其次,很多國家隊無人車有很多疑慮,尤其是優步發生死亡事故之後。所以現在有一個急需發展的事情,就是建立測試驗證標準。

中國科學院中國創新戰略和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王曉明

汽車產業發展的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和共享化已經深深地相互交織在一起,「四化」不是單獨的四個發展趨勢,而是四個緊密交織在一起,形成共同塑造未來的一種趨勢。

共享出行標誌著汽車產業發展的另外一個變化趨勢,即整個產業重心由產品向服務轉型,汽車全產業鏈重心從生產製造向出行服務的轉變。基於出行服務,可以在未來構建一個完整的產業體系。

對共享出行的前景,他預測未來將經歷行業積累期、快速成長期和發展成熟期,目前所處的階段還是行業的積累期或者是新興產業起步階段。

對共享出行的發展,他提出了幾條建議:做好頂層設計與統籌推進,要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在上下游產業鏈和行業資源整合上為汽車歸降打好基礎。

北京交通發展研究院研發中心副主任缐凱

缐凱預計未來的交通系統有三大發展方向:綠色、共享和智能,整個交通系統萬物互聯、信息高度集成、高度智能化。在這種情況下,交通擁堵可以找到一些解決方案,比如目前交通擁堵最大的根源是供需不匹配、時空不平衡、信息的不對稱和不透明,造成交通系統十分隨機、無序和低效。 未來他希望通過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手段,對智能交通系統進行一些全局的管控和按需調度,使得交通需求得到最大的滿足,交通系統能力能夠充分利用,交通運行效率能夠極大地提升。

於是他提出了預約交通系統的概念,可以把在路上排隊變為在線上的排隊。把排隊由線下轉移到線上,線上排好隊到時間再出門,對整個交通系統可以掌控全局的信息,進行全局的優化,可以實現對供需全面的匹配。對於出行者而言,就沒有必要在路上排隊,只要按照系統給定預約出行時刻表出發,可以準時高效的出行。

日本經濟產業省製造局汽車課副課長真柳秀人

真柳秀人分享了日本為實現社會5.0所做出的努力,特別是為新一代移動出行領域所做的努力。社會5.0指的是繼農耕社會、手工社會、工業社會和信息社會後的一種新的社會模式,也是日本所提倡目前正在致力於實現的未來社會的一種模式。要實現社會5.0,需要把IoT、AI、機器人、自動駕駛以及大數據等先進的技術運用到各個產業以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同時讓經濟發展和社會問題的解決並肩前行。

說起移動出行,他談到其實IoT的趨勢已經到來,特別是通過以電話、手機以及汽車為載體的數據,運用這些數據已經形成了各種各樣的移動出行服務。特別是汽車能夠與各種各樣的事物聯繫到一起,形成網路,比如共享出行,預約交通,以及無縫連接各種出行手段形成的多模式的出行服務,另外能源管理也已經在全球範圍內鋪開,老齡化背景下老齡人口的移動出行,地球溫室化以及新產業的開拓,在各個方面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出行服務項目策劃總監 Kee Pauline

來自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出行服務項目策劃總監 Kee Pauline提到了聯盟未來的出行願景,在講到未來出行時,首先要明白未來的道路是怎麼樣?未來的顧客是誰?未來的社會會變成什麼樣?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建立了一個叫未來實驗室的團隊,專門探索未來社會出行方面的需求。首先進行外部實驗,社會學家,環境學家,經濟學家等想了解未來的趨勢是如何塑造社會,人們的價值觀又會演化成什麼樣子,集聚變革性的力量比如科技。2025年有幾個不同的情景:第一個情景是共同的開拓者,人們能夠點對點進行交互;第二個整合性的先鋒,用系統性的方式整合這些數據和服務,有大數據,還有車聯網、物聯網的技術,通過物聯網把車連在一起,共同進行連接,創造一個智慧城市。

她認為汽車過去改變世界,未來是世界改變汽車,過去汽車作為一個硬體,在未來就會變成一個基礎設施,基礎設施意味著汽車不再只是一個工具,不是從A到B的工具,汽車可以當成一個生存的機構,是一個出行的生態系統部分。

發布《花都2025,智能共享出行城市發展規劃綱要》

為促進智能共享出行行業的發展,廣州市花都區藉此契機正式發布《花都2025,智能共享出行城市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為雷鋒網整理的規劃綱要要點:

發展願景:

抓住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協同發展機遇,以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推廣應用為龍頭,牽引帶動智能出行上下游產業集聚。以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建設為契機,充分發揮花都區交通樞紐和汽車產業優勢,將汽車與社會深度融合,實現「創新驅動,智能共享,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到2025年,初步構建「智能汽車、智能交通、智慧城市融合發展」為突出特徵的花都區智能出行社會生態,實現汽車產業和智慧城市的雙轉型,基本建成「國際智能共享出行示範區」。

戰略定位:

打造國際知名的智能汽車、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融合示範區。

打造國內領先的面向智能出行時代的創新型汽車產業集群。

戰略目標:

遵循近遠期相結合、先共享後智能的總體原則,實施「兩步走」戰略,明確了2020年與2025年兩個年份節點的目標。

第一步,到2020年,初步建成較高密度的電動共享汽車網路,投入共享出行的電動汽車數量達到3000輛,布設充電站點數量70個以上,補齊充電設施短板;開展小批量典型可控場景的智能網聯汽車示範,提升城市軟硬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建設智能網聯汽車示範區,打通花都數據孤島,初步建立一站式一體化出行服務平台,培育智能共享出行社會生態;通過示範牽引帶動,進一步鞏固汽車產業發展優勢,加快智能網聯汽車、新能源汽車及未來智能出行產業集聚,初步構建智能出行區域創新網路。

第二步,到2025年,區內智能共享出行和空鐵樞紐智能共享出行接駁成為出行主體,機動化出行中的智能共享出行分擔率達到50%以上,投入共享出行的電動汽車達到6000輛。智能公交專用道和智能共享汽車專用道設施完成網路化布設。端雲融合的一站式智慧出行服務和管理平台全面建成並展開大規模運營。智能網聯汽車、新能源汽車及未來智能出行產業成為新經濟中堅力量,同步帶動傳統汽車製造業轉型升級。智能交通體系和數字化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滿足智能共享出行發展需求。

發展策略:

堅持示範先行、營造環境。突出「智能+共享」特色,加快推進電動共享汽車的規模化推廣,以及智能網聯汽車的示範區建設;

堅持以人為本,綠色安全。以城市創新發展需求為導向,落實完整街道理念,將智能共享出行與行人、自行車等其他出行群體所需的街道元素統籌考慮,通過重新分配路權,將釋放的私家車空間反哺慢行公共空間;

堅持協同融合,共生髮展。優先在軌道站點和走廊周邊進行高密度開發,同時,智能公交車和智能共享小汽車可以作為一種有益的支線模式,在傳統公共汽車支線系統需求不足時將周邊較遠端乘客運送至軌道車站,從而發揮TOD策略與智能共享出行結合所產生的協同效用。

主要任務:

1、加快電動汽車共享的規模化推廣應用;

2、開展智能網聯汽車和智慧城市綜合示範;

3、打造適合智能共享出行的智慧道路;

4、逐步建立城市的ICT基礎設施環境;

5、建設世界知名智能共享出行創新網路;

6、外引內聯培育智能網聯汽車和未來智能共享出行產業。

總結

共享出行是未來汽車產業發展的方向之一,正在重塑汽車產業的格局。越來越多的整車廠正在從汽車銷售商向移動出行服務商轉型,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傾向於使用共享出行的方式出行。

智能共享出行的發展不僅需要頂層設計,更需要來自業界的實踐和探索,本次智能共享出行大會以「集聚創新新動能,共塑產業新生態」為主題,對共享出行產業的未來進行了戰略性地前瞻審視,對促進共享出行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10nm工藝嚴重受阻,14nm產能已經告急,「牙膏廠」還有多少牙膏可以擠?
新華三副總裁李立:建設智慧城市的三大誤區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