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茶壺裡,尋趣

茶壺裡,尋趣

書畫 | 收藏 | 人文 | 心賞 | 茶道 | 香道 | 養生

寒夜客來茶當酒

竹爐湯沸火初紅

戊戌年

十月十四

編輯: 雲上文化

山水間

 半山聽雨

楊青 

00:00/03:48


打開音樂

聆聽雲上的聲音

在中國文明史上,自水壺到酒壺,然後自酒壺發展到茶壺,是很有趣的生活器物演變的寫照。壺之妙就在它有一個壺身,一個壺蓋,一個壺嘴,一個把手,共同組成一件器物。形狀、大小、飾物的變化非常豐富,時代的特徵也很容易辨別。

茶壺的發展歷程

漢代以前的壺是沒有流的,水從哪進哪出。

西晉以後出現的雞頭壺,首先在壺上出現嘴,但是西晉時期的壺嘴只是裝飾,並不出水,逐漸再開始出水,逐漸開始有出水的。

到了唐代出現了「短流」執壺,壺嘴短。

到了五代時期,壺流開始加長變彎。

宋代飲茶習慣的改變和陶瓷工藝的改進,茶壺不是直接沏茶的,而是往裡注水的水注,和現在的壺比較接近了。

瀹飲喝茶法

明代是我國繼宋朝之後,茶類生產和制茶技術方面最為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

在中國飲茶史上,明代倡導的以散條形茶代替窮極工巧的餅(團)茶,以沸水沖泡的瀹飲法改變傳統的研末而飲的煎飲法,這就是「開千古茗飲之宗「的瀹茗法。

瀹飲之法對後代影響極為深遠,時人對其價值也多有肯定。

明代人認為這種品飲方法「簡便異常,天趣悉備,可謂盡茶之真味矣。」所以,明清以來,這種品飲方式廣泛深入到社會各個階層,植根於廣大平民百姓之中,成為整個社會的生活藝術。

茶壺宜大宜小

茶壺以小為貴。明代馮可賓《岕茶箋》:「壺小則香不渙散,味不耽擱。況茶中香味,不先不後,只有一時。太早則未足,太遲則已過。」

如何養好一把壺

新壺需要開壺。可以用涼水慢慢加溫,把壺身同壺蓋煮至十分鐘,把雜質去掉後就可以使用了。

講究飲茶的人都會一種茶一種壺。比如普洱茶,屬於高溫茶,它不怕聚集溫度,長時間地浸泡,所以泡普洱茶適合斂口的、大肚的茶壺,這樣它又足夠的水量,保持長時間的溫度,對泡製普洱茶有好處。如果泡清茶,建議用比較大口的敞口壺,在泡茶的時候盡量都不帶蓋,不把蓋悶上去,悶茶就爛了。所以茶的品種對茶壺是有要求的。

如果長時間地用一把壺泡一種茶,對壺內的清理是適度的,涮一下不留雜質就好,這樣長時間的使用,茶壺內部會留下茶鹼、茶垢,這個對養壺是有好處的。一把真正使用長時間的好壺,外面閃著包漿葆光,內部打開蓋可以看見茶垢茶山,是一把壺養得最佳的狀態。

泡茶的技巧

茶葉種類繁多,需求的泡茶溫度也各有差異,沖泡技術不同,泡出的茶湯當然就會有不同的效果。

要想泡好茶,就要根據實際需要了解各類茶葉、各種溫度,掌握好泡茶溫度與器具。一般說來,泡茶水溫的高低,與茶葉種類及老嫩、外形等緊密相關。

中外飲茶的區別

英國人、法國人,下午會來杯下午茶,他們沒有我們泡茶和喝茶的樂趣,他們都是用袋裝茶,不喜歡在茶水中有茶葉。而中國人認為茶水中有茶葉是一個極大的樂趣,甚至有時候嘴裡進一個茶葉,也是一個樂趣。

攝影 | 清物堂

文章來源:拙覺(zhuojue-art)

柴燒提梁壺

光影雲落

煮泡皆可

茶道隨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上文化 的精彩文章:

常喝這種茶,色斑淡了,皮膚潤了,晚上睡得香
茶,覺

TAG:雲上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