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崇禎向李自成投降或許會有一好結果,但是崇禎不信

崇禎向李自成投降或許會有一好結果,但是崇禎不信

公元1644年發生了很多事,這一年,滿清入關,這一年,有一支起義軍攻進了北京,這一年,崇禎皇帝的生命結束於一棵歪脖子樹,總之,這一年紛紛擾擾,這一年霧靄茫茫。

崇禎向李自成投降或許會有一好結果,但是崇禎不信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崇禎十七年三月,李自成率領的軍隊直逼北京,一路上拿下了多個州郡,就連要地大同眼看著也要落於其手。大殿之內傳來的聲音沒有一個說的是捷報,他們不是說荊州失守,就是說丟了承天。崇禎的心裡一陣刺骨的寒冷,曾經宣稱誓死效忠朝廷的臣子們早已經投降了李自成,曾經的一切都將成雲煙。

崇禎估量著敵軍的行軍速度,無奈得用了自己最後的王牌,下旨調吳三桂入京。既然大明還有吳三桂這張底牌,崇禎為什麼不早用,為什麼王朝都要滅了,才將他調回來呢?你想到的崇禎又為何想不到。

崇禎向李自成投降或許會有一好結果,但是崇禎不信

吳三桂率領關寧鐵騎奉命在山海關抵禦清軍,他的軍隊兵力並不多,就連對抗清軍都很是勉強,若是再將吳三桂調回去勤王,到時候只怕形勢會變得更加嚴峻。再說,不到最後關頭,崇禎並不想放棄邊關。可惜,崇禎沒料到李自成這支隊伍會出來攪局,若是沒有他們搗亂,明軍必然不會面臨腹背受敵的狀況,關隘也必然還能夠再守一段時間。而李自成帶著他的起義軍,半個月不到便已經包圍了整個京城。

在這種危急時刻,倘若君臣一心或許還能扭轉時局,可惜大臣們一邊喊著忠義,一邊將皇帝棄之不顧,還有人為了保命,做了歡迎李自成的橫幅。時至此時,崇禎或許對「寡人」這二字有了更加深刻的體悟,文臣愛財,武將惜命,滿朝文武,居然再找不出忠義之臣。

崇禎向李自成投降或許會有一好結果,但是崇禎不信

崇禎饒是痛惜江山破碎,卻也毫無辦法。他命侍衛將皇子趁亂帶出宮,後宮中的女眷紛紛自殺,而崇禎自己則弔死在了樹上,在他臨終之時,陪在他身邊的只剩一個太監。

那麼,如果崇禎沒有選擇自殺,而是向投降李自成,李自成會怎麼對他呢?

首先第一種結果,李自成會將崇禎處死,反觀之前的亡國之君,得到善終的少之又少,有的皇帝投降之後備受折磨,命都不一定能保住,更不用說什麼帝王骨氣了。

崇禎向李自成投降或許會有一好結果,但是崇禎不信

再說第二種結果,李自成用崇禎來要挾一眾明軍將領,然後一起對抗清軍,之後李自成就能夠順利統一天下。這種方法對於李自成來說應該是最好的,因為他不僅能夠保住自己,還能利用明軍一同抗擊清軍,十分划算。

最後一種結果是李自成收斂野心,一旦崇禎能夠允諾他的要求,便退步做藩王。史載李自成當時並沒有想要稱帝,他還找人與崇禎進行了談判,表示只要將西北一帶割讓給他,並且賞賜他們百萬錢財,李自成就會率軍退守河南,而且還願意幫助朝廷一起對抗亂賊。不過,他的這些條件並沒有得到崇禎的同意,或許崇禎認為這些只是他的陰謀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過客 的精彩文章:

漢朝究竟有多輝煌,西晉晚期就連匈奴人都建立了一個漢朝政權
在皇帝的飲食中下毒有多難?驗毒試吃流程冗長,到最後都給整涼了

TAG:歷史過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