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鏖戰過後志願軍僅剩七人,退敵方式成為戰爭史上絕唱

鏖戰過後志願軍僅剩七人,退敵方式成為戰爭史上絕唱

這是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我軍一把小軍號嚇退英軍一個重坦克營的傳奇。

1950年12月31日,為粉碎美國政府「先停火,後談判」,爭取喘息時間,捲土重來的陰謀。中國人民志願軍發起第3次戰役,對依託「三八線」既設陣地進行防禦的「聯合國軍」發起全線進攻。

「聯合國軍」遭到志願軍第二次戰役的沉重打擊後,被迫撤至「三八線」及其以南地區轉入防禦。美國第8集團軍司令兼「聯合國軍」地面部隊司令李奇微在橫貫朝鮮半島250公里的正面和60餘公里縱深內,構建了兩道防線:第一道為西起臨津江口,經汶山裡沿「三八線」至東海岸的襄陽;第二道西起高陽,經議政府、加平、春川、自隱里至東海岸的冬德里。

鏖戰過後志願軍僅剩七人,退敵方式成為戰爭史上絕唱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美國人的本性表露無遺,他們將南朝鮮軍部署於第一線,而將美、英等西方盟軍擺在第二線,並大部集結於漢城周圍及漢江南北地區的交通要道上,視南朝鮮軍的情形而定,能守則守,不能守則隨時準備撤退。

第一道防線的南朝鮮軍經受過一、二次戰役的打擊後,一見志願軍發起強攻,就兵敗如山倒,扔掉所有武器裝備,向後潰散!

志願軍從1月1日起即全線轉入追擊作戰。我50軍149師和39軍116師,分別向高陽和漢城方向迅猛攻擊。追擊部隊向釜谷里直插,以切斷「聯合國軍」的退路。

鏖戰過後志願軍僅剩七人,退敵方式成為戰爭史上絕唱

釜谷里,是北朝鮮境內、距離南朝鮮首都漢城僅30公里的一個小鎮,是通往漢城公路上的一個重要的三岔口,三面環山,東面低、南面高。之前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地方,此刻就成了敵我雙方拚死必爭的「咽喉要道」。對於「聯合國軍」來說,這個高地關係到他們的生死;對志願軍來說佔據該地就掐斷了敵人的退路。

3 日黎明,116師347團最先插到釜谷里。而此時據守該地的是英軍第29旅的「皇家來複槍團」。第29旅是英軍中的精銳部隊,是蒙哥馬利元帥的部隊,別看他們鬍子拉渣,這些人都是參加過包括諾曼底登陸在內的許多戰役、朝鮮戰爭爆發後又重新召回來的老兵。這個「皇家來複槍團」更是以善於打陣地戰而聞名,全團官兵的軍服都有一個醒目的標記:一隻綠色的老虎。此為該團的標誌。其團長奧斯特曾不可一世的揚言:「萊福槍團」的戰鬥力頂得上中國的一個師或一個軍!。

鏖戰過後志願軍僅剩七人,退敵方式成為戰爭史上絕唱

面對這隻 「綠老虎團」 ,347團派出以敢打硬仗、惡仗的「鋼鐵七連」 攻佔並守住北面一個卡在公路上的無名高地。經過反覆的血肉絞殺,7連官兵終於拿下了高地。

可是,7連官兵還沒來得及喘口氣,英軍就開始了反撲。奧斯特派出一個重坦克營在迫擊炮火的掩護下向我7連陣地進攻。 英軍的炮火極其猛烈,高地上的一尺多厚的雪立即變成發燙的泥水。在沒有辦法修築工事和掩體的情況下,這支有著輝煌戰史,從紅軍時期走出的連隊就在泥水地里頑強抗擊著英軍的進攻。

經過一天的激戰,7連打退了敵人無數次的進攻,可自己也傷亡嚴重。指導員、排長們已全部犧牲。當敵人再次進攻時,連長也身負重傷,陣地上已沒有幹部了。19歲的司號員鄭起毅然擔起了指揮的職責,他對奄奄一息的連長說:放心,陣地由我負責,堅決守住!可此時全連歸鄭起指揮的也只剩下17個人了。

鏖戰過後志願軍僅剩七人,退敵方式成為戰爭史上絕唱

鄭起鼓勵大家:「大家好好打,也要留神,明天就進漢城了!」

戰士們紛紛表示:司號員,我們聽你的,你指到哪我們就打到哪!

鄭起重新布置了兵力,把現有的人員編成3個戰鬥小組,並由剩下的6名共產黨員分任正副組長,構成三角形把守,自己在前面負責整個陣地的指揮。剛分派完畢,敵人的炮彈又傾瀉而來,並連續發起了進攻,都被高地上的勇士們打退。

戰至黃昏,陣地上只剩7個人,大家又渴又餓,彈藥再一次嚴重短缺。鄭起鼓勵大家說,現在是戰鬥的關鍵時刻,我們已堅守了一整天,絕不能在最後的一刻讓陣地丟失。就是拼刺刀,也要把敵人拼下去!

「萊福槍團」這邊打了一天也沒能拿下眼前的高地,也急紅眼了,他們孤注一擲,在半小時內將5000發炮彈雨點般傾瀉到陣地上,然後再重新組織8輛坦克配合士兵,再次發起瘋狂的進攻。

鏖戰過後志願軍僅剩七人,退敵方式成為戰爭史上絕唱

等到出現在陣地前沿的英國士兵連眉毛都能看清時,鄭起發出了開火的命令,僅剩的七名戰士打光了所有子彈,扔出了剩下的一根爆破筒和幾枚手榴彈,然後都端起了刺刀,準備與敵人刺刀見紅。

敵人離前沿越來越近,作為司號的鄭起多麼希望能找到一件迎敵的武器,手不由自主地摸到掛在腰間的軍號。他突然想到:我就是犧牲,也要讓首長和戰友們再聽一聽我的號聲!

想到此,鄭起一把扯下軍號,跑上陣地上最高的地方,挺起胸膛,忍著傷口疼痛,奮力吹響了衝鋒號。

嘀嘀噠嘀嘀嘀……嘹亮的號聲在釜谷里上空震蕩。

奇蹟出現了!

眼看就要佔領高地的英軍,聽到這震撼人心的軍號聲,突然驚呆了,紛紛調轉方向,大禍臨頭似的倉皇往山下狂奔而去。

在347團指揮所一直緊張地觀察這個高地動向的各級指揮員及參謀們,一時也沒反應過來:這軍號聲是什麼意思?到底發生什麼事了?

鏖戰過後志願軍僅剩七人,退敵方式成為戰爭史上絕唱

志願軍自己疑惑,可英國人一點都不疑惑。他們對這種攝魂奪魄的軍號聲是再熟悉不過了,往往,只要這衝鋒軍號聲響起,就會有千軍萬馬一往無前的衝殺而出。用一位親歷過這場戰鬥的英軍士兵的回憶說:「聽到這號聲,我感覺到這分明是中國式的葬禮!」

「聯合國軍」總司令李奇微出在《朝鮮戰爭回憶錄》里這樣描述志願軍的軍號:「這是一種銅製的樂器,能發出一種特別刺耳的聲音。在戰場上,它彷彿是非洲的女巫,只要它一響起,共產黨軍隊就如著了魔法一般,全部不要命地撲向聯軍,每當這時,聯軍總被打得如潮水般潰退。」

已經被衝鋒軍號聲嚇破了膽的英國士兵條件反射般若的如潮潰退。看著屁滾尿流的英國士兵,鄭起吹得更起勁了,他一遍一遍地吹,吹得嘴唇出血,一直把敵人吹到公路上。

347團主力已趕到了公路上,把英軍的汽車炸得直冒黑煙,一大群英國士兵像無頭蒼蠅似的,四處亂撞……英軍精銳部隊第29旅的皇家「萊福槍團」就此被我軍全殲。

當團長李剛和政委任奇智登上陣地時,看見的是7個衣衫被刮成碎片、滿臉煙塵、遍體鱗傷的士兵。

「誰在這裡指揮戰鬥?」

鏖戰過後志願軍僅剩七人,退敵方式成為戰爭史上絕唱

老英雄鄭起在講述當年的戰鬥經歷

「司號員鄭起!」鄭起立正敬禮。

團長政委大慟,和7個士兵熱淚交融緊緊地擁抱在一起。

戰後,司號員鄭起被記特等功,獲二級英雄稱號。一年以後,鄭起應邀到北京參加國慶觀禮。國慶節那天,毛主席在中南海的懷仁堂宴請200多名各界來賓,其中就有鄭起。而他那把創造了奇蹟的功勛軍號,則作為一級文物珍藏在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裡,供一代代的後來者參觀、瞻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山流水品歷史 的精彩文章:

志願軍戰士一人與美坦克師纏鬥八小時創下中外軍事史上的奇蹟

TAG:高山流水品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