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朝宰相為何住在廟裡?|每日一廉

三朝宰相為何住在廟裡?|每日一廉

原標題:三朝宰相為何住在廟裡?|每日一廉


三朝宰相竟住陋室?


以不貪為寶,以廉慎為重。——《辭金賦》

姚崇,字元之,唐朝陝州硤石(今河南陝縣)人,著名的政治家,官至宰相。先後在武則天、唐睿宗、唐玄宗三朝任過宰相,尤其是在唐玄宗時期,「以廉慎為師」,十分注意廉潔,協助唐玄宗興利除弊,為開創開元盛世的局面,做出了重大貢獻。他居陋室的故事正是其「以廉慎為師」的體現。


開元時期,曾經在武則天、睿宗、玄宗擔任三朝宰相的他還沒有自己的房子,生活十分儉樸,全家住在離朝廷很遠的地方,上朝處理完政事後,他不能回到家,只得就近住在一個寺廟裡,有一次,姚崇得了疾病,只好叫家人到廟裡來照顧他,在廟裡,他還帶病處理政務。皇帝讓他搬進中書省居住,但他認為中書省的四方館既豪華又藏有公文,他不願進去,皇帝感動的說:「設四方館,為官吏也,使卿居之,為社稷也。恨不能使卿居禁中耳,此何足辭。」


在當時,社會上厚葬成風,三朝宰相的他卻不跟風,他留下遺囑,要求勤儉地安排自己的後事,穿自己最平常的布衣,不要穿華麗的服飾,不要帶走金銀珠寶,不要大辦宴席,禁止鋪張浪費並告誡子孫:「你們死後,也教子孫依照這種辦法辦。」


姚崇一生的政績有口皆碑,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所著《五誡》既是他自身清正的表露,又是他吏治思想的集中體現。

在《冰壺誡》一書中,他更表示了「與其濁富,寧比清貧;聳廉勤之節,塞貪競之門」以「清白留子孫」,他告誡自己的子孫說:與富的比起來,自己一定要堅守清貧,保持廉潔勤儉的氣節,不為當官而從後門,一定要堅守他的遺志,清廉做人,廉潔辦事,做一個有利於人民的人。這些肺腑之言,充分反映了姚崇的廉潔精神。


(來源:中國古代廉政文化集粹)


鑒史問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湘風紀 的精彩文章:

【薦讀】寧為苦官 不做閑官
感動!開國戰將的那些「小故事」......

TAG:三湘風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