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咳嗽?知名中醫談養肺護肺妙招
11月16日,由羊城晚報報業集團、廣州白雲山潘高壽葯業股份有限公司主辦、廣州市海王星辰醫藥連鎖有限公司協辦的2018白雲山潘高壽第四屆護肺日廣州站公益活動在廣東亞洲國際大酒店隆重舉行。
林琳
本次活動特別邀請廣東省中醫院知名呼吸病專家林琳為市民免費公開授課,科普秋冬季養肺護肺的養生知識。現場還有道地止咳藥材辨識、辨證體質等諮詢服務,目的是以舉辦養肺主題公益活動的方式,更好地培養全民「用對藥用好葯,辨證治咳」的養肺護肺的意識。
陳江(左),盧其福(右)
羊城晚報品牌運營中心主任周敏,廣州白雲山潘高壽葯業副總經理、總工程師、潘高壽傳統中醫藥文化傳承人盧其福,中國海王星辰西南大區副總裁兼廣州市海王星辰醫藥連鎖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江等嘉賓出席了本次活動。
秋燥易傷肺致咳嗽
名中醫養肺護肺妙招不可少
秋冬季天氣乾燥,加上空氣污染、霧霾頻發,最易傷肺引起咳嗽。廣東省中醫院大呼吸科主任、博士生導師林琳在講座中提到,中醫認為,肺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脈、主治節。人體的九竅中,與大自然相通最大的器官就是肺,當空氣污染、灰霾等刺激呼吸道時,肺部健康自然受到的危害首當其衝。
林琳還指出,肺是呼吸器官。在2017年發表在Nature的研究發現,肺也是重要的造血器官。所以,如果肺臟發生病變,將影響身體其他器官的健康。因此,在秋冬季一定要懂得養肺護肺。
秋燥傷肺時,出現口唇乾燥、乾咳連連、聲音嘶啞、胸悶氣逆等癥狀,不少人深受其擾。總結三十多年的臨床經驗,林琳主任在本次講座上強調護肺養肺的重點是滋陰潤燥,給大家介紹了養肺五大妙招,現場200多位讀者受益匪淺。
講座現場
科普辨證治咳
對症用藥不傷肺
一旦肺受傷,咳嗽是其常見癥狀。林琳指出,咳嗽病情較為複雜,發病原因較多,難以區分,多數人無力辨證,常常用錯咳嗽藥;有的市民則忽視咳嗽、咽喉不適等病症,認為咳嗽只是「小問題」而放任不顧,從而形成久咳不愈,造成對肺部的傷害。
醫藥行業是群眾健康的守護者,護肺日活動的主辦方廣州白雲山潘高壽葯業副總經理、總工程師、潘高壽傳統中醫藥文化傳承人盧其福表示,白雲山潘高壽作為一家有社會責任感的百年老字號葯企,在呼吸系統及肺部養護研究方面具備強大的技術與品牌積澱,根據咳嗽發病的不同病因,潛心研發,推出了針對不同證型的咳嗽的產品,比如風寒咳嗽、風熱咳嗽、風燥咳嗽和肺陰虛咳嗽用的治咳均不同。辨證治咳,用對葯咳嗽才能藥到病除。
盧其福
在活動現場,廣州市海王星辰醫藥連鎖有限公司還免費為參加活動的市民進行咳嗽類型辨別,讀者更加深入了解潘高壽治療不同類型咳嗽的功效,提高了對不同證型咳嗽的認識。
據悉,今年護肺日期間,白雲山潘高壽還聯合各大連鎖舉辦「辨證治咳輕問診場景營銷視頻大賽」,記錄了全國各地的藥店人如何將辨證治咳輕問診與地域特色有機結合,更好地幫助消費者對症治咳用藥。
注重灰霾危害
保護肺部健康
近年來,霧霾對人體健康的影響越來越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霧霾對人體心腦血管系統、呼吸系統、生殖系統等均有危害,而且具有長期性,隱秘性,潛伏性的特點,市民很容易忽略其危害。霧霾中的有害物質通過呼吸進入人體,肺部健康首當其衝,除秋冬霧霾以外,日常生活中也不乏傷肺因素,如機動車尾氣、吸煙甚至廚房油煙等,有研究表明肺癌已經是位居癌症第一殺手,因此「防霾護肺,健康呼吸」其意義就顯得尤為深遠。
針對霧霾危害人體呼吸健康,潘高壽早在2013年攜手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開展藥物防止PM2.5肺部傷害研究,經活體動物藥效學實驗表明,潘高壽蜜煉川貝枇杷膏、治咳川貝枇杷露能有效抑制炎性因子和細胞內容物分泌,促進細胞癒合與生長,有效預防肺部垃圾,減少霧霾中PM2.5對肺部健康的傷害。實驗對比表明預防功效較治療功效更好,也印證了中醫藥「治未病」的理念。潘高壽還根據中醫藥食同源,研發推出大健康產品——潘高壽霾之罷川貝枇杷糖,該品與蜜煉川貝枇杷膏一脈相承,攜帶方便,更便於市民日常護肺。
今年護肺日,白雲山潘高壽綠肺基金在全國多個知名連鎖設置「護肺應急箱」,為環衛工人、交警、快遞員等戶外工作者免費提供防霾口罩、枇杷膏等護肺用品。護肺日系列公益活動已在湖北、湖南、雲南、安徽、河南、河北、山東等多個省份同步進行。
據悉,白雲山潘高壽全國「護肺日」公益活動自2015年在湖南長沙首次啟動以來,獲得社會廣泛的認可,更在2016年獲得「金葵企業公民獎」的美譽。盧其福表示:「全國護肺日以『護肺公益』為立足點,將治咳、防霾護肺、公益、科普有機結合,營造科學護肺的氛圍。」
妙招一:以氣養肺
肺的形質是「虛如蜂巢」,清輕肅凈而不容異物。經肺的呼吸,吸入自然界的清氣,呼出體內的濁氣,司體內清濁的運化,排出肺和呼吸道的痰濁,以保持呼吸道的清潔。
所以肺的功能就是吸清呼濁,因此養肺首先要戒煙,並且還要避免二手煙的危害。林琳指出,煙草中含有大量致癌物質,它與肺癌的關係密切,所以,養肺要遠離煙草,同時也不要在空氣污濁的地方停留,平時我們最好常去草木茂盛、空氣新鮮的地方,呼吸清晰乾淨的空氣。
妙招二:以水養肺
中醫認為,「肺喜潤勿燥」。意思就是說肺臟喜歡濕潤而厭惡乾燥。因此,養肺平時需要積極補充水分。林琳還建議,在乾燥的冬季,本身有呼吸道疾病的人,可以在室內用空氣凈化器+加濕器,保持呼吸道的濕潤。
妙招三:以食養肺
中醫講究食療,葯補不如食補,在補肺、養肺方面,秋季尤其要滋陰養肺。林琳說,在傷肺的秋季積極養肺,這一年的肺部疾病都會少發。所以,建議宜多吃養陰生津之品,少吃辛辣燥熱之品,即便是喝湯水也要清補,可以常喝茅根竹蔗水、冰糖木瓜燉雪耳、羅乾貨沙參豬肺湯、川貝燉雪梨等。
秋冬季多喝湯 圖/陳輝
妙招四:以葯養肺
膏方可以調和氣血、陰陽,兼具治療和進補的作用,幫助人們從整體上調理身體,起到預防、保健養生的作用。據了解,廣東省中醫院的養肺化痰膏、益氣固表膏,市面上常用的潘高壽川貝枇杷膏都是養肺的常見方。膏方傳統立意在於平調、緩圖、長效, 類於「潤物無聲」,秋冬季節氣候乾燥,膏方潤肺效果更好。
林琳主任認為,像氣虛、陰虛體質的人群尤其需要養肺,比如氣虛的人群,常常表現為動則氣短、肢體乏力、面色少華、聲音低弱、懶言、動則汗出、易感冒、健忘、食慾減退、大便爛、舌淡紅、舌體偏胖大、邊有齒痕等。可以用北芪、白朮、防風、桂枝、浮小麥等組成的健脾補肺的膏方進行調理。
妙招五:以動養肺
「正氣內存,外邪不幹」,適當的運動鍛煉可提高人體自身免疫力,抵禦疾病侵襲,尤其是可以抵抗呼吸道疾病。林琳認為,在秋冬運動不要太劇烈,尤其不要大汗淋漓,宜選擇運動量較小或適中的運動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極拳、八段錦等。由於秋冬主收藏,所以,建議秋冬運動養肺以靜功為妙。
文/張華 圖/楊廣
歡迎轉載,註明出處!
(責編:張華)


※降溫慎防中風!教你3個動作改善腦血液循環,學起來!
※金秋蓮子最養人,各種吃法效果大不同
TAG:羊城晚報嶺南大醫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