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西雙版納植物園見聞

西雙版納植物園見聞

西雙版納在雲南省的最東端,因其雨林生態環境、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和傣族風土人情而聞名。尤其是冬季,溫和的氣候吸引了不少北方人前來過冬。因為元旦有人叫我帶隊去版納,這幾天就抽空先去轉轉。

版納植物園似乎是在中午十二點才醒來的。早上天氣總是霧蒙蒙、陰沉沉,空氣中瀰漫肉眼可見的水汽。一過中午,雲開霧散,氣溫陡升,直逼30度。

雖說是熱帶,氣溫也不低,在冬季版納的生物們卻也不如其他幾個季節活躍。但相對北邊的一些地方,版納簡直是熱鬧非凡了。

南班江上的弔橋,是進入版納植物園的入口之一。在弔橋的這一邊看,高而密的樹林似城牆,阻隔外來的一切視線。對自然愛好者來說,小小的弔橋就像愛麗絲的兔子洞,邁入後就進入了版納植物園的地界,進入了生物多樣性的「仙境」。

弔橋

—— 植物 ——

植物實在太多,只是走馬觀花逛了兩天就見到上百種沒見過的植物,拍了上千張照片。只好先挑一些有代表性的分享。

一進入版納植物園,首先到達的是百花園。雖說是熱帶,但冬季開花植物依舊較少(是與當地水平相比較),現在還開著美麗花朵的植物大都集中在百花園。

出色的景觀地形營造也為園子增色不少。

這裡種植了許多花期悠長、花大色艷的植物。開的最旺盛的當屬三角梅了,大紅大紫。紫蟬、黃蟬花也正值花期,很多遊客撿起落花別在頭上。

驚人的三角梅花事

紫蟬

軟枝黃蟬

在熱帶,高大的樹木也能開出滿樹花朵。火焰木開著一樹紅號角似的花朵。美麗異木棉是少有的落葉樹木,花期時樹冠上少有葉片,但卻開滿粉花,極其迷人。

火焰木

美麗異木棉

園區的其他區域,開著很多奇花異草。

藤本園的巨花馬兜鈴正開,花朵碩大無比,紫紅色、白色斑紋交錯。由於他的花瓣非常皺,被一些人戲稱為「破抹布花」。麻雀花也是一種馬兜鈴,花型同樣特別。

馬兜鈴邊上開著一種貌似蔦蘿,但要大上不少的玫紅色花朵,查了一下,原來叫王妃藤。

巨花馬兜鈴

麻雀花

王妃藤

很多豆科植物正在開花。某種花序塔狀的朱纓花吐露長而飄逸的花蕊,吸引了太陽鳥們前來吸食花蜜。某種球花豆開在百果園的一角,花序是一個球型,乍一看還以為是什麼果子吊在樹上。

傳說中的相思子——海紅豆已經成熟,豆莢裂開,露出其內鮮紅的種子。我在樹下翻找,但一枚種子也找不到。可能都被門口的小販撿走了吧。

飄逸的某種朱纓花

某種球花豆

海紅豆

到了熱帶地區,自然少不了水果。雞蛋果、陽桃、柚子正當季。柚子長江流域也很多,並不感到稀奇。雞蛋果和長在樹上的楊桃對我來說可是稀罕貨。撿了地上的熟果嘗,雞蛋果幾乎沒有水分,口感像奶油酥餅。楊桃酸甜多汁,完全不是平時飯店裡吃到的那種寡淡口味。

樹上的楊桃

雞蛋果

百果園芒果林,可惜什麼果子都不剩了

除了各種奇花異草,雨林生態系統中還有各種不尋常的現象。

龍腦香是東亞熱帶雨林的標誌植物,是雨林生態系統的最上層。龍腦香大樹甚至能高達六七十米,他們顯得高大細長,直到接近樹頂才開始分枝。版納著名的望天樹就是龍腦香的一種。

高大無比的龍腦香科植物

另一些雨林樹木為了加固自己,長出了大板根。還有一些樹木則採用了另一種殘酷的做法,絞殺。部分榕屬植物會在大樹旁或大樹上發芽,隨著長大,榕樹將逐漸包裹住寄主大樹,並將它殺死。從人類的角度上看,將給自己成長提供支柱的樹木殺死,這些榕屬植物可以算是忘恩負義了。

工作人員正爬上一棵具有大板根的樹木

榕樹正在絞殺一棵棕櫚類植物

榕樹中央的植物已經完全死亡,並被分解殆盡

老莖生花、多種多樣的附生植物是也熱帶植物的獨特現象。

所謂老莖生花

長在棕櫚上的各種蕨類

版納雨林有他最特別的一點:這裡原本是一片海洋。在雨林中,還有一些濱海植物的遺存,如露兜樹和山紅樹。這兩種樹木的基部,還長有為了適應濱海環境而演化出的支柱根。這是地質史上滄海桑田的證明,這裡曾經是海洋,但現在,西雙版納熱帶雨林是世界上離海洋最遠的雨林。

露兜樹

山紅樹

本來想著應該能見到不少熱帶蘭花和姜花,但或許是因為季節不對,只見到了紫花鶴頂蘭和瓷玫瑰等幾種。

姜科瓷玫瑰

紫花鶴頂蘭

東區熱帶雨林里植物種類更多,也更加具有雨林特色。叫人頭大的是,基本上只能見著樹榦和上面掛著的牌子。像「見血封喉」、「箭毒木」等大名鼎鼎的植物就長在步道邊。

沒錯,只能看到樹牌

不見天日的東區熱帶雨林

—— 鳥類 ——

恰逢觀鳥節,園子里有不少扛著巨炮的攝影師。由於我主要興趣並不在鳥類,所以只記錄了兩種。運氣不錯,我在一片豆科植物中記錄到了園子的「吉祥物」——黃腰太陽鳥。晚上還看到了一對小鳥在枝頭上休息,靠在一起,很溫馨的樣子。

黃腰太陽鳥就是它了

一對倚靠在樹上休息的鳥

—— 夜晚 ——

晚上的月光太過明亮,走在路上完全不需要其它照明。在晚上出來逛園子,自然是想看看昆蟲、兩爬之類的小生物。

夜晚的自然界有著各式各樣的聲音。今葉的雨林之聲以兩種蟲鳴為主,一種低沉、綿長,一種高昂、短促。

可以感受一下夜晚的雨林之聲

其他一些窸窸窣窣的聲音伴奏,有樹葉從林冠落下、著地的聲音,有時不時傳出的蛙鳴,以及各種難以辨認的細微響動。

老實說,樹葉落下的聲音還真怪嚇人的。常綠樹的葉片又大又重,下落時發出的聲響像是由遠及近的腳步聲,最後重重落地,感覺有人在我背後開了一槍。

雖說聽的見聲,但冬季的昆蟲和青蛙很不好找,逛了一晚上並沒什麼收穫。

一隻偽裝大師,可能是鬼臉天蛾

九點左右,月亮西斜,獵戶座出現在地平線上。透過純凈的空氣,我第一次發現,原來獵戶肩膀處的恆星是紅色的。

樹影底下隱藏著驚喜,一腳踩上去,腳邊赫然浮現三四個螢光點,蹲下一看,原來是螢火蟲的幼蟲。到了夏季,這該有多少螢火蟲哇!

遠遠的朝林子里看,似乎還能看到一些綠色的熒光點,或許是發光真菌。但是走近了卻什麼也找不到。

如果我回去後一蹦50米高,是因為我被這隻跳蛛咬了

————

這兩天的版納見聞就到這結束了,非常粗略,因為還有太多的東西要在整理中慢慢消化。版納植物園太大了,生物多樣性太豐富了,仔細逛下來怕不是要半年(要不是有人捉我回去幹活,我可能真的會在這裡逛半年)。

作者:蔣某人

圖片:蔣某人

本作品採用 (CC BY-NC-ND 4.0) 許可協議進行許可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nd/4.0/deed.zh

轉載請務必保留以上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植物圖鑑 的精彩文章:

沒有秋色的落葉樹?
時光演繹你的「變臉」魔術

TAG:植物圖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