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牧童搖指杏花村的杏花村,在安徽池州還是山西汾陽?

牧童搖指杏花村的杏花村,在安徽池州還是山西汾陽?

「伏羲東奔西走,黃帝四海為家。諸葛到處顯靈,女媧遍地開花。觀音菩薩選美,齊天大聖找不到家。」這首打油詩,說的是各地為了開發旅遊資源,而各顯神通,紛紛請古代名人「回家」的事。在這些旅遊資源爭奪中,杏花村無疑是熱點中的熱點。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去,牧童遙指杏花村。」晚唐風流杜牧的這首詩,家喻戶曉。但詩中的杏花村到底在哪,山西汾陽和安徽池州各有各的說法。

安徽池州方面認為,池州西郊秀山門外有一個杏花村,出現於杜牧那個時期,距今有1300年了。杜牧曾當過池州刺史,在池州呆了整整兩年,面對江南杏花微雨的美景,很自然的就寫出《清明》詩了。

池州認為杜牧沒有去過山西,不可能寫出《清明》詩。有位著名學者編著的《杜牧年譜》中,考證出杜牧詳細的人生活動軌跡,並沒有提到杜牧到過山西的記載。另外,山西氣候乾旱少雨,怎麼可能會有「清明時節雨紛紛」這種江南才有的氣候?

池州方面認為杜牧在池州時,經常去這裡的杏花村遊玩喝酒,而池州地處江南,氣候非常符合《清明》詩里的濕潤天氣。明朝有個人叫林古度,他寫過一首詩,支持池州說。詩云:郡樓高出秀山門,古迹今時不可論。杜牧當年有名句,獨唱城外杏花村。」清朝人郎遂寫過《貴州縣杏花村志》,也認定杏花村是在池州。

而有人質疑過池州說。認為杜牧如果在池州當兩年官,到處遊玩,應該對這裡很熟,而不是找牧童問路。另外,杜牧這麼大的官,買酒還需要自己去買嗎?身邊就沒有侍從嗎?

對於這個質疑,池州的解釋是這首詩是杜牧剛來池州不久寫的,對地理環境不熟悉很正常。杜牧為人親民,更推崇自由,經常一個人微服簡從,自己買酒不很正常嗎?

對於池州的質疑,山西汾陽同樣有自己的證據。

山西呂梁汾陽北15公里,有一個全國聞名的酒企,用的就是「杏花村」這個品牌。這種酒起源於唐朝,根據山西的說法,杏花村的村名從出現起就一直沒有改過。否定山西說,最有力的就是杜牧本人沒有去過山西,怎麼能寫在山西寫杏花村呢?汾陽認為杜牧來過山西,證據是杜牧的《并州道中》以及很多涉及山西的詩文。而這首《并州道中》,就是寫於杜牧從北都太原出發,南下去汾陽的官道上,怎麼會沒來過山西呢?山西還提有一個證據:杜牧的曾祖父杜希望,曾任汾州(西河郡,今汾陽)刺史,死後就葬在汾陽。大詩人王維有詩《故西河郡杜太守輓歌》,寫的就是杜希望。作為曾孫,來曾祖父去世的地方祭祀,很驚怪嗎?

汾陽還拿出一個論證:現在山西氣候和唐朝的山西氣候是兩碼事。並舉例同為唐朝詩人的魚玄機描寫山西景色的詩句「汾川三月雨,晉水百花春。」以及「落花經上巳,細雨帶清明。」,「晉野雨初足,汾河波亦清」。另外,稍晚於杜牧的詩人趙嘏,也寫過「一樽花下酒,殘日水西樹。不待管弦終,搖鞭背花去。」類似的詩句,還有很多,其中包括就是山西籍的薛能,溫庭筠。

據近現代的氣象學家考證,隋唐時的山西處在氣象學上第三個溫暖期,北方降水比較多。汾陽方面認為,在氣候濕潤的唐朝,山西下幾場雨,微雨澆透了杏花,很意外嗎?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杜牧的杏花村,應該是虛指,不是指某個杏花開放的村莊。杜牧這首《清明》詩廣泛流傳後,杏花村就成了與酒完全契合的詩境,就如桃花島一樣。

山西還會反問:杏花村一開始就與名酒有關,其他自稱杏花村的地方,有名酒嗎?而池州則認為,杜牧所借問的酒,未必是名酒,村酒一樣喝的過癮。喝村酒,反而更能襯托出杜牧瀟洒不羈的性格,一定要喝名酒嗎?何況,唐朝人喝的主要是黃酒,而池州就有一種黃公酒。

關於杏花村這個品牌,2010年1月,有關方面認定池州可以註冊杏花村的旅遊商標,而杏花酒的酒類商標,依然屬於山西汾陽那家著名酒廠。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池州可以在旅遊界打出杜牧杏花村的招牌,山西可以在酒市場上打出杜牧杏花村的招牌。

不過,雙方對此判決還是不滿意。池州無法打響杏花村的酒品牌,山西也無法借杏花村的酒開發旅遊資源。通俗的講:「酒在山西,玩在安徽」。

其實,有爭議未必是壞事,有爭議才有關注。無論是杜牧所說的杏花村,是指山西汾陽,還是安徽池州,或是湖北麻城,都能促進當地的旅遊開發。不論杏花村到底在哪裡,只要杏花村這個資源都服務於大眾,杜牧地下有知,也會含笑九泉。

更多歷史地理文章,請訂閱微信公號:地圖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圖帝 的精彩文章:

李淵真是被李世民脅迫,才晉陽起兵的么?
為控制馬六甲海峽,英國的海峽殖民地除新加坡還有誰?

TAG:地圖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