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戰事陷入膠著之際,鍾會打算撤軍,鄧艾卻做出大膽舉措改變戰局

戰事陷入膠著之際,鍾會打算撤軍,鄧艾卻做出大膽舉措改變戰局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一百一十七回,發生在鄧艾翻越陰平小道期間,相關人物為鄧艾和鄧忠。原文如下:

戰事陷入膠著之際,鍾會打算撤軍,鄧艾卻做出大膽舉措改變戰局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艾乃先令子鄧忠引五千精兵,不穿衣甲,各執斧鑿器具,凡遇峻危之處,鑿山開路,搭造橋閣,以便軍行。艾選兵三萬,各帶乾糧繩索進發。約行百餘里,選下三千兵,就彼紮寨;又行百餘里,又選三千兵下寨。是年十月自陰平進兵,至於巔崖峽谷之中,凡二十餘日,行七百餘里,皆是無人之地。魏兵沿途下了數寨,只剩下二千人馬。前至一嶺,名摩天嶺,馬不堪行,艾步行上嶺,正見鄧忠與開路壯士盡皆哭泣。

戰事陷入膠著之際,鍾會打算撤軍,鄧艾卻做出大膽舉措改變戰局


艾問其故。忠告曰:「此嶺西皆是峻壁巔崖,不能開鑿,虛廢前勞,因此哭泣。」艾曰:「吾軍到此,已行了七百餘里,過此便是江油,豈可復退?」乃喚諸軍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吾與汝等來到此地,若得成功,富貴共之。」眾皆應曰:「願從將軍之命。」艾令先將軍器攛將下去。艾取氈自裹其身,先滾下去。副將有氈衫者裹身滾下,無氈衫者各用繩索束腰,攀木掛樹,魚貫而進。鄧艾、鄧忠,並二千軍,及開山壯士,皆度了摩天嶺。

戰事陷入膠著之際,鍾會打算撤軍,鄧艾卻做出大膽舉措改變戰局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司馬昭以三路大軍發動伐蜀之戰,鄧艾提出翻越陰平小道的建議,並在得到司馬昭的同意後開始行動。在克服了重重困難之後,鄧艾終於走出陰平小道進入蜀漢腹地漢中,並由此吹響了蜀漢滅亡的號角。

戰事陷入膠著之際,鍾會打算撤軍,鄧艾卻做出大膽舉措改變戰局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便是鄧艾在翻越陰平小道時的舉動,叫做「魚貫而進」,意為像游魚頭尾相接一樣,形容連續行進。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三國志·鄧艾傳》中的「艾以氈自裹,推轉而下。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

戰事陷入膠著之際,鍾會打算撤軍,鄧艾卻做出大膽舉措改變戰局


上面提到的這則出自小說《三國演義》的成語故事,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在伐蜀之戰期間,姜維退守劍閣,導致戰事陷入膠著狀態。面對不利局勢,鍾會開始與手下將領商量,打算上奏司馬昭,請求放棄伐蜀的作戰計劃。就在這個關鍵時刻,鄧艾及時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計劃,最終改變了整個戰局。

戰事陷入膠著之際,鍾會打算撤軍,鄧艾卻做出大膽舉措改變戰局


據《三國志·鄧艾傳》記載,鄧艾認為如果從陰平小道經過德陽亭地區可以直趨涪縣,那裡距離成都僅有三百餘里,可以出其不意直插蜀國的都城——成都並導致蜀漢的亡國。不過,鄧艾的這個建議提出後,卻使得司馬昭陷入了猶豫之中。因為陰平小道原本是崇山峻岭、荒無人煙之處,不但地勢陡峭、無路可走,同時道路漫長,綿延七百餘里,士兵前行將遭遇極大的危險,運送糧草的工具更是無法使用,隨時都有斷糧的危險。這個計劃可謂極具風險。經過反覆權衡,司馬昭終於同意了鄧艾兵出陰平小路的建議。於是鄧艾率部開始了艱難的前進。

戰事陷入膠著之際,鍾會打算撤軍,鄧艾卻做出大膽舉措改變戰局


鄧艾這一大膽舉動,效果是巨大的。鄧艾翻越陰平小道突然出現在漢中地區後,勢如破竹,連克江由、涪縣、綿竹、雒城等地。蜀漢大為驚慌,後主劉禪最終決定投降,蜀漢帝國因此而滅亡。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姜維與鄧艾的能力孰高孰低,武城山下曾有一番較量,令人一目了然
火燒赤壁能夠成功,與諸葛亮無關,而是因為周瑜九年前就曾經用過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