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東緝事廠、三法司衙門、錦衣衛的機能、感召力和處理能力排行

東緝事廠、三法司衙門、錦衣衛的機能、感召力和處理能力排行

東廠,官署名。即東緝事廠,中國明代的特權監察機構、特務機關和秘密機關。明成祖於永樂十八年(1420年)設立東緝事廠(簡稱東廠),由親信宦官擔任首領。東廠是世界歷史上最早設立的國家特務情報機關,其分支機構遠達朝鮮半島。

東廠的官校一直把司禮太監稱為宗主。管東廠的太監稱為「督主」,經常以司禮監秉筆太監或其他太監兼任。其下設掌刑千戶和理刑百戶。

東緝事廠、三法司衙門、錦衣衛的機能、感召力和處理能力排行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東廠的偵緝範圍非常廣:

一、朝廷會審大案、錦衣衛北鎮撫司拷問重犯,東廠都要派人聽審。二、朝廷的各個衙門都有東廠人員坐班,監視官員們的一舉一動。

東廠監視政府官員、社會名流、學者等各種政治力量,並有權將監視結果直接向皇帝彙報。依據監視得到的情報,對於那些地位較低的政治反對派,不經司法審判,東廠可以直接逮捕、審訊;而對於擔任政府高級官員或者有皇室貴族身份的反對派,東廠在得到皇帝的授權後也能夠對其執行逮捕、審訊。

錦衣衛是明朝專有軍政搜集情報機構,前身為明太祖朱元璋設立的「拱衛司」,後改稱「親軍都尉府」,統轄儀鸞司,掌管皇帝儀仗和侍衛。洪武十五年(1382年),裁撤親軍都尉府與儀鸞司,改置錦衣衛。

明初的軍制比較簡單,其基層單位是「衛」和「所」,每衛轄正規軍士約5000人,其下設所,分為千戶所和百戶所,京城的禁衛軍所轄衛所為48處。到洪武十五年,朱元璋決定改革禁衛軍,建立了十二個親軍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錦衣衛」。

東緝事廠、三法司衙門、錦衣衛的機能、感召力和處理能力排行

負責偵察、緝捕的錦衣衛官校稱為「緹騎」。由於權力缺乏限制,他們為了邀功請賞而羅織罪名,不擇手段地擴大牽連範圍,製造的冤假錯案不勝枚舉。

錦衣衛首領稱為「錦衣衛指揮使」,一般由皇帝親信武官擔任,公眾眼中其主要職能為「掌直駕侍衛、緝捕、刑獄之事」,直接向皇帝負責。其實錦衣衛的職權範圍很廣,包括管理鹵簿儀仗,修理京師街道、疏通城中溝渠、抓捕私自凈身的干犯等工作。

六扇門是屬於朝廷刑獄機關的下屬分支機構,屬於刑部管。

六部是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的總稱,自隋唐開始在中央行政機構中設置這六部。各部之職務在秦漢時為九卿所分管,魏晉以後,尚書分曹治事,由曹漸變為部,至隋唐始確定以六部為尚書省的組成部分;元朝又將六部改屬中書省;明初廢中書省,六部便直接對皇帝負責,權力更大,地位更高;清末廢除六部。

這個「六扇門」通常只接手江湖幫派鬥爭和久為官府通緝的要犯,同時與各大門派有相當的交情,在朝廷和江湖中都有著舉足輕重的權力,江湖中有身份的人犯案只要不上動天庭,都可以不了了之。

東緝事廠、三法司衙門、錦衣衛的機能、感召力和處理能力排行

「六扇門」具有如此大的權力和能力,與統治者對「六扇門」的扶持和依賴有很大的關係。

六扇門,雖說集結了武林高手,密探和殺手的一個組織,但它的存在主要是為了破國家大案,對皇權的衝擊還是比較小的。六扇門的影響力還主要在民間範圍內,屬於衙門,由刑部領導。在權利上不如錦衣衛,職能上更沒有錦衣衛大。

綜上所述,明朝時東緝事廠、三法司衙門、錦衣衛的機能、感召力和處理能力排行,論權力東廠最大,錦衣衛其次,六扇門無法和他們相比較;論職能錦衣衛最牛,職能最全面,範圍更廣闊,東廠只能排第二,六扇門只有辦案,所以排在最後邊;論在民間的影響力,東廠和錦衣衛遠遠比不上六扇門,因為日常跟普通百姓來往密切,錦衣衛偶爾去民間辦理案子而排第二,而東廠更多的是在行政上有影響所以排在末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天下知天下 的精彩文章:

皇帝舉國喪葬2名偷盜國庫的小偷,不但無罪反而功不可沒,奇葩
包青天得罪人太多,21個墓地最終被發現,屍體被毀壞的慘不忍睹

TAG:觀天下知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