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溫州早期人防工程蝶變記:防空洞「化身」酒窖

溫州早期人防工程蝶變記:防空洞「化身」酒窖

20世紀60至70年代,一場聲勢浩大的「挖洞行動」席捲神州大地,防空洞作為一項人防工程,漸漸廣為人知。歷經數十年歲月洗禮,這些早期人防工程有一些已失去了戰備效益,如何讓其煥發新生機,成為人防的一道新命題。

在浙江溫州,位於當地松台山下的老舊防空洞經過改造,「搖身一變」成了集零售、展示、倉儲、培訓、私人藏酒等多種功能於一身的綜合型酒窖,讓訪客嘖嘖稱奇。

據悉,該酒窖是由建於1964年的防空洞改建而成,總面積達3000多平方米。「我們自2009年起承租了這個防空洞,因為其有著恆溫、恆濕、避光、通風、防震等特性,用於存酒有著先天優勢。」該酒窖相關負責人邵藝俊介紹道。

然而,把防空洞用作酒窖並沒有預想的那麼簡單。「這個防空洞是50多年前建設的,已經閑置多年,又黑又潮濕,連最基本的儲存條件都達不到。」邵藝俊說,當初第一次走進該防空洞,裡面伸手不見五指,地面坑坑窪窪,從洞頂還不斷有水滴落下來,整個洞體內就彷彿「水簾洞」一般。

為了讓防空洞具備儲酒的功能,該酒窖在其內進行了山體防滲水改造,將原來洞壁上裸露的山體、泥面整體用水泥覆蓋澆灌,防止水份滲透,同時設計了溝渠,讓水「有路可走」。此外,還將地面做了簡單的填平和抬高處理,以便於酒類存放和人員通行。

這些工程看似簡單,但卻花了整整兩年的時間進行建設。如今,防空洞內通了水電,覆蓋了無線網,環境變得整潔明亮。同時,保留了防空洞原有的特色——牆面上「深挖洞,廣積糧」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字樣給人以十足年代感;各個支洞則因地制宜被打造成了多個具有不用功能的酒類展廳。

走進其中,防空洞的前庭仿若一個小型酒類超市,隧道兩側擺放著琳琅滿目的各類酒品,更深處設置了黃酒廳、名庄酒區、白酒存放區……洞內酒香四溢,令人陶醉。目前,酒窖的後半段進入全面升級階段,未來將打造成一個傳播酒文化,共享資源的城市客廳。

酒窖保留了防空洞支洞布局原貌

「酒香不怕巷子深」,這個「藏」在防空洞里的酒窖吸引了不少市民和遊客的目光,該處也因而獲評溫州市「特色旅遊消費(購物)場所」。

除了銷售和展示外,酒窖也注重文化的打造,會不定期舉辦酒類品鑒、酒文化沙龍等活動,還於2010年引入國際葡萄酒與烈酒基金會(WSET)培訓認證體系。從葡萄酒的基本知識、日常品酒技巧,再到如何評鑒葡萄酒的質量,通過學習專業的品酒課程,學員們對葡萄酒將有更深的了解。

溫州市人防辦副主任胡希良表示,防空洞改造為酒窖,不僅開發了防空洞的新功能,而且有利於洞內設施的更新維護,使原本老舊的、失去戰備效益的早期人防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了屏蔽防護作用,平時還能夠產生商業價值,是一項雙贏之舉,是平戰結合開發利用人防工程發揮經濟效益的典範。

除了用作酒窖,全年恆溫避光的防空洞被賦予了越來越多的新「技能」,如市民納涼點、水果倉儲地、菌類培養基地、火鍋店等。「入住」防空洞的商家,無一例外必須承諾,一旦發生戰爭、空襲時,必須無條件退出防空洞,還人防工程於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酒飲橋 的精彩文章:

維密天使居然也愛喝啤酒,這些低熱量啤酒最不會發胖!
國外酒廠遭黑客勒索攻擊

TAG:酒飲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