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拜拜,杜嘉班納!

拜拜,杜嘉班納!

今天,幾乎所有人都被Dolce&Gabbana刷屏了,這應該是D&G史上在中國最大的一次曝光,但沒想到卻是因為這樣一個事件,或許這也將是D&G最後一次在國內被這麼大級別的流量頂至風口浪尖。

原定於今晚的大秀取消,長達一個小時四十分鐘的大秀、300多位模特藝人、500套衣服都因為Stefano的衝動和口無遮攔而化為泡影,即便之後自圓其說的稱自己賬號被盜,但也難以令人信服了。

這一切的起因都是源於D&G在官方Instagram上發的三個短片,片中一位中國樣貌的模特手持筷子,來品嘗三種不同的義大利美食,然而尷尬扭捏的動作以及嘲諷的旁白讓人總覺得是在詆毀污衊中國。

起筷吃飯1:瑪格麗特披薩餅

起筷吃飯2:意式香炸天卷

起筷吃飯3:番茄肉醬意麵

相信任何一個人看完都會覺得不自在,沒有任何一點共鳴,反倒令人覺得愚蠢至極。更戲謔的是,視頻中旁白所讀的Dolce&Gabbana發音都是錯誤的。

同樣是官方發布這次大秀的預熱短片,視頻中「上海」兩個字中的「海」卻用是日語漢字的寫法。

D&G對於中華文化的誤解已經不止這一次了,去年拍攝的一組廣告大片中,身著華服的年輕模特們穿梭在北京的大街小巷,攝像團隊卻專挑一些很落後的場景和人物進行對比拍攝。

即便是對比,也沒有什麼美感,反觀老家的廣告,卻完全沒有任何違和感。

難道在外國人眼裡,中國就是這個樣子嗎?並不是,同樣是宇宙大牌的Louis Vuitton,在2011年的春夏秀上,就上演了場精美絕倫的中國旗袍秀。

Marc Jacobs將中國風建立在一個美的前提下,而不是像D&G一樣把所謂的中國元素硬生生的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具象化。

當年《Vogue》US在1993年拍攝的一組大片,可以說是中國風的經典,雖然是國外團隊,卻能很好的理解中國風,當年取景在廣西和上海兩地、運用紀實角度拍攝,相比之下更多的充滿了愛的生活氣息,恰如其分的體現了中國的本土人情,以及對中國文化的理解融合和尊重。

Vogue US December 1993

Photographer: Arthur Elgort

Model: Linda Evangelista

除了VOGUE,時尚圈還有很多品牌拍攝的中國風時裝片,她們注重學習和理解本土文化,從傳統元素吸取精華又以現代的新時髦去演繹和詮釋,表達中國文化的精髓不僅如此的態度。使china chic的涵義得以弘揚和豐富。

Glamour France July 1992

Photographer: Mario Testino

Model: Monica Gripman

ELLE ITALIA April 1996

Photographer: Guido Hildebrand

Stylist: Rachele Bagnato

Makeup: Monica Coppola

Hair: Aldo Coppola

Model: Nadia Vassilieva

ELLE ITALIA NOVEMBER 1997

Photographer: Gavin Bond

Model: Charlotte Connoley

Marie Claire US March 1997

Photographer: Patrick Demarchelier

Model: Carolyn Murphy

D&G最大的錯誤就是高傲的自以為了解中國人,認為中國文化就是這樣,都喜歡鞋上有福字,衣服上紋龍綉鳳,都喜歡大紅色……尤其以每年節日限定的時候為甚,隨便一搜就能看到各種閃瞎眼的設計。

那些演繹的模特,高顴骨,深深凹下去的眼眶,這些都不是傳統中國所欣賞的審美,至少都算不上好看。品牌並沒有真正去了解中國人的喜悲,只想著掙快錢。

只用自己固守的眼光去理解其他文化,理解上的偏差和刻板認知,無妨,但請尊重。對待不同文化的衝突與對撞,融合難道不比相形見絀的對比消磨更美嗎? 品牌需要真正深入了解中國文化,也就不會拍出如此尷尬的大片和「起筷吃飯」這樣的廣告了。

編輯:Hikki/Cecily

圖片和文字均源自於網路

已經更新到最新版微信的親們,

可能不知道如何在一大堆關注中找到隊長~

這裡只需幾步,就能輕鬆get到置頂方法~!

新版置頂方法

如何快速找到隊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OFashion迷橙 的精彩文章:

辛芷蕾拉麵時都會背這個包!如今的潮人必要人手一個了!
沒有了Hedi的YSL,竟然越來越好看了!

TAG:OFashion迷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