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林總的黃埔同學,才華極高,卻終生不得志

他是林總的黃埔同學,才華極高,卻終生不得志

在黃埔軍校的歷史上,第四期公認質量最高,名將如雲,隨口都能說出一大串頂級名將:林總、劉志 丹、張靈甫、謝晉元、胡璉、李彌、郭天民、曾中生、伍中豪、段德昌……

當然,再好的老師也不能保證所有的學生都能成才,在第四期就有這樣一個人,原本要資源有資源,要機會有機會,但最後這一把好牌卻被他打得亂七八糟,一事無成。

這個人是誰呢?名叫趙希仲。

趙希仲是陝西長安縣人,年輕時也是一個熱血方剛的愛國學生,後來考入了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後還參加了北伐,表現很搶眼,連蔣介石都很看好他。

不過,趙希仲沒有跟著蔣介石走,而是跟著主席一起去湖北搞農運,還加入了我黨。

看到這裡,很多人都會羨慕趙希仲,多好的資本啊,只要能正常發展,至少開國將軍是跑不了的。

然而,等到了大革命失敗後,趙希仲卻一再錯過機會。第一,如果他留在湖北,可能會隨部隊南下參加南昌起義;第二,如果他繼續跟著主席,可能會參加秋收起義。不管哪條路,都是非常光明的,但遺憾的是,趙希仲卻選擇了回老家陝西。

要說回老家也沒錯,他的黃埔同學劉志 丹就是畢業後回陝西繼續幹革命,開拓出了陝北革命根據地。但趙希仲沒有劉志 丹那樣的魄力,優柔寡斷,沒過多久就被捕了。

按照趙希仲自己的說法,他被捕後受盡了酷刑,卻絲毫沒有動搖。但現實是,趙希仲出獄後,就在楊虎城的部隊當了一名連長。

姑且先不討論趙希仲是否叛變的問題,作為黃埔四期高材生,畢業六年後才混了個連長,同期的林總已經當上軍團長了,這差距真不是一般的大。

1935年,趙希仲在與紅二十五軍作戰時,深感在楊虎城手下多年鬱郁不得志,於是臨陣倒戈,帶著30多個人起義,重新回到了紅軍的隊伍。

其實,對趙希仲這種有叛變嫌疑的人,要想取得組織的信任是很不容易的,但是由於紅軍剛到達陝北,缺乏軍事幹部,對趙希仲就沒有過多追究,還讓他到紅軍大學當了軍事教員。

全面抗戰爆發後,在紅軍大學「鍍過金」的趙希仲獲得高升,成為新四軍第一縱隊參謀長,躋身新四軍高級將領的行列。

如果照這樣發展下去,趙希仲的前途還是不錯的,但皖南事變的爆發,再度撕開了他性格軟弱、革命意志不堅定的面紗,被捕後選擇了叛變。

投敵後,國民黨給他安排了一個集中營中校軍事教官的職位,任務是感化被俘的新四軍官兵。面對曾經的戰友們,趙希仲總算還有點羞恥心,就逃跑了。

這次,趙希仲逃到了日佔區,因為語言不通,被日本特務懷疑,再次被抓了起來,到日軍部隊中當了雜役。

半年後,趙希仲再次逃了出來,跑到浙江義烏,為了謀生,屈身到了一個餅乾店做搖面機工人。想想也真是可悲,一個黃埔四期高材生,正值報國之際,卻淪落到了這個地步,能怪誰呢?

到這兒還沒完呢,抗戰勝利後,趙希仲回到了老家,過起了平民生活。不過由於身上劣跡太多,國民黨特務把他當成嫌犯,準備逮捕他,嚇得趙希仲再度逃亡,直到建國後才敢回家。

當年曾跟趙希仲一起在藍田鬧革命的趙伯平,此時已經成為西安市委書記,趙希仲得知後,就隱瞞了自己叛變投敵的過去,由趙伯平介紹,再度參加革命。這已經是趙希仲「三進宮」了。

後來,趙希仲被調到甘肅蘭州西北新華公司任副經理,本以為能從此風平浪靜,但天有不測風雲,他當年投敵叛變的往事又被人揭發了出來,趙希仲再也無顏活在世上,於1968年投河自盡,結束了自己憋屈的一生。

歷史客棧作者:威廷根施坦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客棧 的精彩文章:

這個日軍第一帥哥犯了什麼罪,麥克阿瑟大怒:必須判絞刑!

TAG:歷史客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