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崇禎初年官軍追殺農民軍,為何崇禎末年面對農民軍卻不戰而逃

崇禎初年官軍追殺農民軍,為何崇禎末年面對農民軍卻不戰而逃

明朝的官軍和農民起義軍是一對天生的敵人,自從農民軍起義後,官軍就肩負著鎮壓農民軍的重任,雙方在天啟、崇禎年間鬥爭了十幾年。在崇禎初年,官軍對農民軍有著碾壓優勢,幾百個官軍就敢攆著上萬農民軍,因為剛開始農民軍都是拖家帶口的,所謂上萬人中能打架的估計也就幾百個,而且這些人也沒有經過正規的作戰訓練,打架也許在行,但是打仗真的不行。

明末農民戰爭

但是到了崇禎中期,情況慢慢地發生了變化,雙方變得有來有往了,農民軍經過十多年的鬥爭積累了很多的戰鬥經驗,而且還有很多遼東的潰兵加入了農民軍,為農民軍提供了不少的戰鬥經驗和骨幹,農民軍的實力大漲。官軍再也沒有能力攆著農民軍跑了,而農民軍也敢於和官軍正面交鋒了,甚至能打得難解難分。

明朝官軍

而從崇禎十四年以後,農民軍的實力進一步大增,勝利的天平逐漸向農民軍傾斜,農民軍也從原來的分散的、鬆散的聯盟走向了逐漸統一,最後剩下李自成和張獻忠兩支主要的軍隊。面對後期的李自成和張獻忠,明朝官軍已經力不從心了,很多時候都敗於二人手下,有的明朝官軍甚至對二人的軍隊聞風喪膽。

李自成大順軍劇照

崇禎十六年間,湖廣就發生了一件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從這件事情就可以看出張獻忠在明朝官軍心目中是個什麼樣的存在。崇禎十六年十月,明朝分巡湖西副使岳虞巒正在吉安郊外檢閱官軍,明朝官軍們齊集在閱兵場上,刀甲鮮亮,看起來威風凜凜,訓練有素。岳副使正在得意地檢閱著這支部隊,不料這個時候卻傳來了一個令人意外的消息——張獻忠的部隊正在靠近吉安。

張獻忠

很快,這個消息就在受閱官兵中傳開了,頓時間檢閱的部隊就開始騷亂,很多人就開始打算逃跑了,不一會兒,整支部隊就亂了起來,士兵們紛紛逃散了,任憑將領們怎麼勸阻都沒有效果。眼見士兵們無法阻擋地逃散了,將領們也開始亂了起來,閱兵的岳虞巒趕緊脫掉官服,換上百姓的衣服逃命去了,大領導一走,下面的官員們自然紛紛效仿,吉安府的通判、推官等屬官也都跟著逃跑了。

不久之後,張獻忠的大西軍不費吹灰之力就佔領了吉安府。從這一次明朝官軍的「拙劣表演」就可以看出來,到了崇禎末年,那些在天啟年間和崇禎初年能征善戰的官軍已經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平時欺壓百姓、到了戰場上就臨陣脫逃的散兵游勇了。如果深究其中的原因,在遼東戰場上的消耗是其中一個原因,但是更重要的原因恐怕還得追溯到崇禎皇帝。

正所謂,「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一支軍隊的戰鬥力並不完全取決於士兵的素質和戰鬥力,更重要的是將領的領導力和擔當,那些能征善戰的將領被崇禎皇帝都殺掉或者棄用了,剩下的就是一些貪生怕死或者明哲保身的軍閥,試問靠這些人的領導,又怎麼能夠指望明朝的官軍呢?所以崇禎末年,官軍的這些表現也就不難理解了。

參考文獻:《明末農民戰爭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漫談南明 的精彩文章:

秦始皇母親與太監有染,還生下了兩個兒子,這事靠譜嗎?是真的
宋太宗召見一小國國王,國王趕緊將國土奉上,國民卻依然愛戴國王

TAG:漫談南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