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冒險島2》設計師:密切與玩家溝通是遊戲成功的關鍵要素

《冒險島2》設計師:密切與玩家溝通是遊戲成功的關鍵要素

MMO遊戲《冒險島2》在韓國正式運營時間超過5年,今年10月全球發布,吸引了超過一百萬西方玩家。Newzoo數據顯示,《冒險島2》發行當月進入最受玩家喜歡的PC遊戲前20名。

作為《冒險島2》主策的吳美暎對於遊戲運營更新經驗豐富,不斷推出新內容和新活動保持遊戲活力。在此次全球化版本發布中,適當添加西方元素,優秀的遊戲本土化獲得了豐厚的回報。

在近期採訪中她講述了《冒險島2》的成功歷程,分享遊戲本土化的心得。她認為密切與玩家溝通並及時作出反饋是《冒險島2》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透明度正是與玩家成功溝通的關鍵。

以下為訪談實錄:

目前為止,《冒險島2》全球發布進展如何?

這次進展非常順利。我們遊戲發布進展一直很穩定,玩家正在享受《冒險島2》的各種遊戲內容,尤其是定製個性外觀和迷你人物這兩點最受歡迎。為了能夠及時收到玩家反饋改進遊戲內容,我們對玩家透明度很高。我們認為社區透明度對於遊戲的長期成功至關重要,我們會堅持下去。

《冒險島2》發布的第一周就吸引了100萬的玩家,你認為遊戲成功的原因是什麼 ?

關於遊戲發布,我們重點關注三個事項:穩定性,溝通和內容。

在發布期間,我們主要關注的是伺服器的穩定性,希望玩家不會在遊戲中遇到任何嚴重的系統問題,並確保遊戲發布前,公眾對伺服器運行充滿信心。

為遊戲發布做好準備的同時,我們一直密切關注玩家反饋,並通過製片人博客等各種形式直接與玩家溝通。我們相信,這種透明度和溝通是《冒險島2》獲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為了讓玩家享受遊戲,我們已經準備了很多引人入勝的活動和內容更新,希望粉絲對它們充滿期待!

《冒險島2》已經在韓國上市多年了,在為西方市場翻譯遊戲時遇到了哪些挑戰?

我們發布的大多數遊戲都會遇到這種挑戰。翻譯是一個簡單的過程,但為解決文化差異而在本土化過程中改動遊戲內容時,它就會變得具有挑戰性。我們希望為西方玩家提供《冒險島2》豐富遊戲內容的同時,減小內容傳遞的誤差。我們的本地化團隊之前在《Maple Story》工作,而且一直是該系列遊戲的粉絲,才華橫溢的他們順利完成了翻譯工作。

在你看來,韓國市場和歐洲市場的差異有哪些 ?

全球遊戲市場下,玩家會擁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語言,遊戲中每個玩家也會有自己的喜好。為應對這一問題,《冒險島2》讓遊戲方式更加多樣化,包括玩家可以在遊戲中自定義按鍵,自己設定遊戲形象,自己搭配房間風格等。

MMORPG遊戲近年來發生了許多變化,你如何看待這種類型遊戲?

很多研發人員一直在思考如何與玩家一起改變世界以及如何不斷提供新的遊戲體驗。就個人而言,我認為MMORPG遊戲中,玩家在一起時不應該只有戰鬥行為,遊戲應該提供多樣化的娛樂方式。我們為《冒險島2》製作了多種活動,比如聊天、表演、釣魚、跳舞、聚會等等,讓玩家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冒險島2》互動場景

遊戲原始的韓國版本中哪些經歷讓你印象最為深刻?

玩家玩遊戲的方式遠遠超出我們的預期,這給我們好好的上了一課。有些玩家使用各種系統以我們從未想過的創造性方式進行遊戲,也有些玩家利用遊戲系統漏洞以我們不希望的方式進行遊戲。意識到玩家的想法和遊戲模式可以通過各種方式發展後,我們在制止不合理遊戲方式的同時鼓勵玩家發現新的玩法。

你在遊戲的全球化版本發布中又學到了什麼?

我們意識到透明度是與玩家成功溝通的關鍵。為了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我們一直與玩家保持溝通,在整個測試版中一起工作,為穩定的發布做努力。我們發現的另一個有趣的事情是,儘管《冒險島》發布已經超過10年,仍有一些粉絲忠實等待著《冒險島2》的發布。

雖然《冒險島2》與它的前輩截然不同,但它為休閑和硬核MMORPG玩家開闢了一個全新的流派。遊戲可能並不完美,但我們正與支持我們的粉絲密切合作,改善整體體驗,對此我們感覺非常激動。

如果你下次推出遊戲,在遊戲發行上會做出哪些改變?

10月推出的全球版本非常穩定,並沒有出現影響玩家遊戲體驗的重大問題,我們認為它是非常成功的。如果再次獲得這樣的機會,我們依然會關注社區里玩家的各種反饋。

遊戲的韓國版本和全球版本在未來會有怎樣改變?

玩家提出的各種問題,在韓國和全球《冒險島2》最近更新中被妥善解決,同時《冒險島2》還準備了新內容和精彩的活動。我們會繼續傾聽玩家意見並保持穩定的遊戲服務,讓遊戲變得越來越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遊戲觀察產業媒體 的精彩文章:

涉嫌壓榨遊戲開發商 韓國將對谷歌發起反壟斷調查
網易發布關於未成年人健康遊戲的公告 與家長一起引導孩子科學遊戲

TAG:遊戲觀察產業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