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勸楊振寧回國,老師父親岳父輪番上陣,可最後他還是成了美國人

為勸楊振寧回國,老師父親岳父輪番上陣,可最後他還是成了美國人

大家都知道,新中國之所以能在很短的時間裡,就追趕上列強的步伐,其中離不開廣大人民的艱苦奮鬥,也離不開那些高尖端工作者的辛勤努力。

新中國剛成立的時候,我們幾乎什麼都沒有,除了有一把子力氣和一腔愛國熱血外,其他的物質條件都算不上好。

然而就在這種境遇下,依然有不少愛國的科學家,拋棄自己優越的生活和豐厚的薪水,回到這一窮二白的祖國,甘願做一支蠟燭,無私奉獻著自己。

每當有人問到他們,是什麼原因讓他們選擇這麼做,或許每個人表述的話語都不太相同,但簡單的來說就一句話,他們熱愛自己的祖國。

不過,有回國做貢獻的,也有不願回來的,楊振寧就是其中之一,那時候很多人都曾為勸他回國而做了努力,不過結果不盡如意。

楊振寧是一位能力優秀的科學家,是公認的科學大佬。當年他獲獎的時候,雖然人是在美國搞得研究,但還是中國國籍。作為第一個獲獎的中國人,算是給中國爭了光。

得知他獲獎的消息,周總理和他的老丈人杜聿明都很高興,眼見中國走出來這麼一位卓越的人才,他們十分期待他能回國效力。

為了爭取到這個人才,周總理專門派了楊振寧曾經的老師張文裕,去瑞士找參加頒獎典禮的楊振寧,隨身還帶了其老丈人的一封手書。

兩人見面之後,也是十分歡喜,張文裕轉達了大家對他回國的期盼之情,同時自己也百般陳情,希望他能考慮回國。

除了這幾個人外,勸說楊振寧回國的,還有他的老父親楊武之,他也是一位著名的數學家,曾在清華和西南聯大教授數學,擔任系主任。

能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兒子,對楊武之來說自然是值得驕傲的,但是眼見兒子一直呆在國外,楊武之就想叫他回來。

他數次出國尋楊振寧,勸說他回國,然而楊振寧都沒有同意,最後甚至加入了美國國籍,儼然是不打算再考慮這件事了。

得知這一情況,楊武之十分的失望,再看兒子的時候,總覺得他不忠不孝,尤其是對他更改國籍這件事耿耿於懷。

雖然後來楊振寧曾回國幾次,但也只是簡單的探親和訪問,並沒有留在中國。雖說每個人都擁有自主選擇的權利,我們不該道德綁架,不過楊振寧的做法確實不值得提倡,做人還是應該懂得感恩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哥中外史 的精彩文章:

清朝皇帝兒子越生越少,晚清三位皇帝都沒子嗣,真實原因令人感嘆
他是中國的雷達之父,為何在晚年的時候,卻去掃了十幾年廁所

TAG:黑哥中外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