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都21世紀了,早餐還是稀飯+饅頭?!這是家裡有礦,治病不愁啊?

都21世紀了,早餐還是稀飯+饅頭?!這是家裡有礦,治病不愁啊?

一日三餐,

先吃蔬菜還是先吃米飯?

吃完一頓飯,

是花5分鐘

還是10分鐘

飯後是活動一下

還是直接成為「沙發上的土豆」

你可能不知道,這些生活小細節都影響著我們的血糖。

今天就請內分泌科專家來告訴你:如何從一些生活小細節里樹立健康的行為,從而預防糖尿病。

都21世紀了,早餐還是稀飯+饅頭?!這是家裡有礦,治病不愁啊?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早餐別再稀飯加饅頭了

「在上世紀中葉,我國物質相對比較匱乏,飲食中碳水化合物的佔比較高,最經典的早餐是稀飯加饅頭,這種全碳水化合物的飲食習慣會使血糖升高得比較迅速,餐後血糖也會比較高。」浙江省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主任委員、浙醫二院內分泌科主任谷衛主任醫師說,我們現在主張的飲食結構是混合餐,即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

比如,早餐推薦雞蛋+牛奶+饅頭,有利於血糖和體重的控制。對於有的老年人早餐喝牛奶會肚子脹氣不舒服,這是因為從小沒有乳糖耐受的過程,可以先從少量開始然後逐漸增加,讓胃腸道有一個慢慢適應的過程,或者用酸奶來代替。

都21世紀了,早餐還是稀飯+饅頭?!這是家裡有礦,治病不愁啊?

適當吃點水果

有些老年人還沒到飯點的時候肚子餓了,會先吃點糕餅而不會去選擇水果,理由是水果比較甜,特別是糖尿病患者會認為吃甜的東西對血糖影響很大,不能吃,而不甜的東西對血糖影響小。對此,谷主任表示,其實不然,糕餅類點心能量通常很高,水果和糕餅都是碳水化合物,經胃腸道分解吸收後都會轉化為葡萄糖,但是這兩者的升糖指數是不一樣的。「我們是用血糖指數的概念來衡量的。」

就拿吃蘋果和吃白饅頭來說,白饅頭雖然口感不甜但實際上血糖指數更高,對血糖的影響會更大,而水果的血糖指數更低。所以,建議如果兩餐之間要吃點心的話,吃水果是一個很好的選擇。而且,水果中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和維生素,有的老年人如果有B族維生素缺乏的情況,皮膚會很乾燥,下肢浮腫,這時候吃點水果是有好處的。一般建議老年人每天要吃半斤到6兩水果,一天分兩次吃完。

都21世紀了,早餐還是稀飯+饅頭?!這是家裡有礦,治病不愁啊?

吃飯只吃七分飽

傳統觀念認為吃飯要吃飽,谷主任說,這是因為過去物質匱乏,而當時的人們每天體力勞動量又很大,可是對於現代人來說,如果攝入過多而運動量少會導致能量不平衡。「所以,現在我們要轉變觀念,只吃七分飽。什麼是七分飽呢?就是吃完飯後上腹部沒有飽脹感,當下一餐到來時有輕微的飢餓感為最佳狀態。」

她還指出,現如今人們餐桌上的菜式越來越豐富了,那麼,米飯的量就要相應減少。我們吃飯通常用小碗,吃面用大碗,其實也應該用小碗來吃麵條,這樣心裡就有了量的概念,比較容易控制攝入量。而用大碗容易吃多,血糖就會升得高。

都21世紀了,早餐還是稀飯+饅頭?!這是家裡有礦,治病不愁啊?

吃飯的順序也有講究

先吃什麼再吃什麼對血糖的影響是不一樣的。「中國人的飲食是以米飯為主的,我們主張要先吃蔬菜,再吃葷菜,然後吃米飯,而且要慢慢地吃,一頓飯的就餐時間至少要達到20分鐘,理想的目標是達到30分鐘,這樣血糖上升的速度才會比較慢。」

每天油攝入多少

你的油攝入量達標嗎?有些老年人說自己常年吃素,可上醫院一查,化驗單上甘油三酯很高,谷主任說,這和飲食中油脂攝入過高是有關的。這油脂從哪來呢?她解釋,很多家庭為了讓菜肴味道更好,喜歡在燒菜的時候多放油和調味料,做好的菜上面就飄著一層厚厚的油,要知道,油脂是能量產生的重要來源。「1克碳水化合物約提供4個大卡熱量,而1克脂肪能夠提供9個大卡熱量,是碳水化合物的兩倍。」

那麼,合理的油攝入量是多少呢?「如果一天三餐都在家裡吃的話,每個人每個月攝入一斤油就足夠了。」根據谷主任的測算標準,以一個三口之家為例,一個月就吃三斤油,可以找一個油瓶,倒入1500ml食用油,然後標記好這瓶油從什麼時候開始食用,如果到了一個月後油量沒用完,說明這個家庭油的攝入量是合格的。

為了避免飲食中油脂攝入過多,谷主任建議大家平時盡量在家裡吃飯。上班族可以自己帶餐。如果實在需要在外面吃,在吃之前可以先把菜用白開水過一遍,「有的人喜歡湯拌飯,這樣就把菜中的油脂全吃進去了,另外,不吃煎炸食物、菜湯菜鹵。只要做好這些細微的小事,就可以從不健康的大環境中獲取個人的健康。」

都21世紀了,早餐還是稀飯+饅頭?!這是家裡有礦,治病不愁啊?

糖友能不能喝酒

飲酒文化是古今中外都有的。外國人喜好烈性酒,但喝的量比較少,通常是一小杯;中國人喝酒的同時還有下酒菜,聚餐時為了表示好客還會勸酒。

谷主任提到,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不主張喝酒。即使是健康人飲酒也有限量,男性不超過2個酒精單位,女性不超過1個酒精單位。1個酒精單位為15克酒精含量,對應的啤酒大約是一聽,紅酒是75ml,38度的白酒是50ml,50度的白酒是25ml。

都21世紀了,早餐還是稀飯+饅頭?!這是家裡有礦,治病不愁啊?

餐後一小時走走路

除了部分高齡老年人,有視網膜病變、腎功能不全、心臟病等運動功能受限的人,一般人建議要適當運動。當然,運動是因人而異的,根據不同人的體重和年齡設置消耗量。年輕人建議進行阻抗運動。對老年人來說,提倡有氧運動。

谷主任指出,餐後一小時走路,最有利於降血糖。「有的人說早上忙著上班,中午要午休沒有時間運動,其實不是沒有運動的可能,關鍵是有沒有運動理念。」

谷主任認為,可以充分利用零碎時間來運動。如果平時乘坐公共交通上下班,可以提前一個站下車,再走一段,只要每天提前10-15分鐘去上班,就可以完成這樣一個運動模式。中午飯後不要馬上午休,剛吃過飯就去休息是不利於血糖下降的,可以先去運動10分鐘左右再回來休息。平時兩公里以內的路程不要坐車或開車,最好步行,有助於保持整體能量消耗的平衡。「我們看病的時候會把病人手機上的微信運動功能開通好,下次病人來看病就讓他拿出手機看看平時的運動量。很多有脂肪肝的病人,每次檢查肝酶都增高,多半是不運動的。用藥物治療脂肪肝不如少吃點多走走,效果更好。我們強調要有健身理念,只有全民把大健康的理念都建立起來,糖尿病的患病率才會真正降下去。」

都21世紀了,早餐還是稀飯+饅頭?!這是家裡有礦,治病不愁啊?

定期檢測血糖

谷主任強調,血糖的檢測對糖尿病患者來說是很重要的。對於中等程度的血糖升高,病人常常沒什麼感覺,但凡出現口乾癥狀的血糖指數通常已經達到12mmol/l以上了。定期檢測血糖的患者會去注意血糖升高的原因,進而有意識地去糾正自己的行為,這樣血糖就會達到良性循環。她提醒,如果測出來血糖升高,不要隨意用藥,糖尿病作為一種代謝性疾病,藥物治療只是其中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從生活方式角度審視自己的行為。

就像先吃米飯再吃蔬菜和葷菜,或者先吃蔬菜再吃葷菜和米飯,兩種行為導致血糖升高的速度不一樣,「建立健康的理念,通過生活方式的調整,可以避免吃藥。很多不健康的行為糾正好了,能夠輕鬆地把血糖降下來。沒有糖尿病有糖耐量異常的人能夠和正常健康人一樣。而對於健康人來說,這種健康的行為建立起來後就不會得糖尿病。」谷主任說。

——END——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生活與健康報,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信箱:ynzywx@qq.com(歡迎您原創投稿)

⊙責任編輯:菖蒲

⊙運營編號:GYZX0002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醫在線 的精彩文章:

將軍大黃,配11種葯對,都是「核武器」
養肺黃金期,學會最厲害的這兩招,冬來少生病

TAG:國醫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