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筆墨見真章,歷代書法巡禮

筆墨見真章,歷代書法巡禮

筆墨見真章,歷代書法巡禮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書法是漢文化圈特有的藝術,長久以來在中國文化傳統中蔚成體系,也自然應用在日常生活里,了無古今的隔閡。有關中國書法從古到今發展的歷程,也始終是大家關心的課題。

筆墨見真章,歷代書法巡禮

宋 李建中 書諮

李建中(945-1013),字得中,蜀(今四川)人。太平興國八年(983)進士,晚年曾三次請求留作西京(今河南洛陽)留守御史臺的職事,人稱「李西臺」。此帖受信人不詳,推測為晚年所書。整體結構嚴謹,用筆方中帶圓,線條豐潤醇厚,雖多顯顏真卿、楊凝式之影響,亦有二王遺緒,反映五代宋初的書法風尚。

秦漢時代是書法發展的關鍵時期,一方面三代以來古文大篆書寫、銘刻分歧的現象,歸於統一,產生標準書體小篆;另方面春秋戰國時代萌芽的新興書體隸書,也在此際從篆書簡省蛻化成熟,發展為漢代通行的書體。由於時代潮流趨向簡便快捷,隸書又持續蛻變分化,遂有草書、行書和楷書的形成。書體遞變原非朝夕立就,因此進入魏晉南北朝之後,過渡型書風以及各體參雜的混合書風時而可見,顯示書體蛻變遷延歲月,方能在結構和筆法上建立自己的規律。

筆墨見真章,歷代書法巡禮

宋 蘇軾 書尺牘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此札點畫醇厚,筆鋒變化自然,姿態隨意,一派天真。推測書於黃州謫貶時期,蘇軾託人送東西給好友陳季常,同時感謝先前所饋贈之覆盆子,讓他十分感動。北宋寇宗奭《本草衍義》記載服食者可以不夜尿,故能覆其溺器,於是稱覆盆子,也有認為與果實外型像翻覆之盆有關。

隋唐時代是另一個關鍵時期,政治統一帶來南北各地書風會流,筆法發展臻於完備,從此楷書成為歷代通行的書體。入宋以後,為保存前賢書法長遠流傳,刻帖日漸盛行。但是宋人並不以繼承傳統為足,書法取向表現個人情性、得其天趣。

筆墨見真章,歷代書法巡禮

宋 蔡京 書尺牘

蔡京(1047-1126),字元長,福建仙遊人。工書,尤擅行書,筆法姿媚豪健,結體開張,自成一格。此札揮灑自如,寫來痛快沉著,線條凝練遒勁,用筆輕重緩急相呼應於結構變化,整體布局亦相當別緻,頗具個人風格。細觀其點畫,帶有一種張揚的書寫態勢,稍乏穩健與矜重,加上起收映帶間過多的鋒芒,都顯露出浮誇與虛華的本質。

元代繼起,轉而提倡復古,晉唐書法傳統得以延續。然而,不受傳統束縛的意念也活躍起來,至明代浮現縱橫跳脫的氣息。明人書法面貌至為紛雜,行草書尤其活潑自由,適與當時依循傳統法度者形成對比。其間突顯個性自成一格的書家,也走出實現自己的路徑,不為時代潮流所吞沒。

筆墨見真章,歷代書法巡禮

宋人 摹褚

此冊舊題為宋人摹禇遂良〈樂毅論〉,據學者研究為俞和(1307-1383)所書。全冊用筆峻利健挺,線條輕重得宜,點畫間虛實相映,結構嚴謹,為傳世小楷書中之傑作。俞和,浙江杭州人,字子中,號紫芝生。廣臨晉唐諸帖,工夫極深。早年得見趙孟頫運筆之法,和趙作幾乎可以亂真,後人常以其字冒充趙書。

清代以降,三代秦漢古文篆隸陸續出土,堪稱是得天獨厚。在務實的學術風氣影響之下,清人摩挲碑版,從而與刻帖相互為用,書法發展的視野得以串聯古今,終能在篆書、隸書兩方面汲古創新,引領新方向。

筆墨見真章,歷代書法巡禮

清 聖祖康熙 行書

清聖祖(1654-1722),名愛新覺羅玄燁,在位六十一年,平生勤於書藝,以董其昌為宗。此軸書「書閣山雲起,琴齋澗月留」,用筆秀逸圓潤,筆鋒靈活,頗得董書真髓。角鈐「臣衡永尊藏印」,包首有「御前侍衛花翎頭品頂戴臣衡永跪進」簽,可知為完顏衡永(1881-1965)所進獻,他是清末民初北京重要的書畫鑑藏家完顏景賢(1876-1926)的叔父。

圖片來源:台北故宮博物院官網

別忘了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有彩蛋:

皇朝遺珍—瓷雜傢具無底價專場

正在進行中......

等你來!

近期熱文鏈接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彩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雅昌論壇 的精彩文章:

古董鳥籠,碰到千萬別放過
腰帶上的珍貴裝飾物,是沉甸甸的中國文化

TAG:雅昌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