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新型X射線顯微鏡:能進行三維成像,速度比之前快十倍!

新型X射線顯微鏡:能進行三維成像,速度比之前快十倍!

導讀


近日,美國能源部(DOE)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們開發出一種透射式X射線顯微鏡,它為樣本成像的速度比之前的方案要快10倍。

背景

顯微鏡,通常是由一個或幾個透鏡組合而成的一種光學儀器。它主要用於放大肉眼無法觀察到的微小物體,使之對於肉眼可見。這一發明也標誌著人類進入了微觀的原子時代。


新型X射線顯微鏡:能進行三維成像,速度比之前快十倍!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相比於傳統的光學顯微鏡,透射式X射線顯微鏡(TXM)能以更高的解析度觀察樣本內部,揭示出非同尋常的細節。


新型X射線顯微鏡:能進行三維成像,速度比之前快十倍!

油菜植物的X射線顯微圖像(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各個科學領域的研究人員都會採用透射式X射線顯微鏡,觀察樣本(從生物細胞到能量存儲材料)的結構和化學組成。

創新

近日,美國能源部(DOE)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的能源部科學用戶設施辦公室,即美國國家同步加速器光源 II(NSLS-II)的科學家們,開發出一種透射式X射線顯微鏡,它為樣本成像的速度比之前的方案要快10倍。他們的研究論文發表在《應用物理快報(Applied Physics Letters)》期刊上。


NSLS-II 科學家 Scott Coburn (左)和 Wah-Keat Lee (右)在全場X射線成像(FXI) 光束線

新型X射線顯微鏡:能進行三維成像,速度比之前快十倍!

(圖片來源:美國能源部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

技術

顯微鏡是在 NSLS-II 全場X射線成像(FXI) 光束線構造的。該實驗機構的領導科學家 Wah-Keat Lee表示:「幾乎所有的成像技術都希望能通過三維形式實時觀察樣本。這些實驗的速度是相關的,因為我們想要觀察快速發生的變化。許多結構和化學變化都發生在不同時間尺度上,所以越快速的儀器看到得越多。例如,我們能夠追蹤材料中產生腐蝕的情況如何,或者電池不同部分的表現如何。」

為了在 FXI 提供這些功能,團隊需要採用在超快速納米定位(一種移動樣本同時又限制振動的技術)、感知(一種追蹤樣本運動的方法)以及控制方面取得的最新進展,打造了一個透射式X射線顯微鏡。這種新型顯微鏡在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內部開發,是 NSLS-II 的工程師們、光束線員工和研發團隊合作開發的成果。研究人員稱,在 FXI 開發的超快功能,強烈地依賴於 NSLS-II 的先進設計。


新型X射線顯微鏡:能進行三維成像,速度比之前快十倍!

研究團隊(圖片來源:美國能源部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

Lee 表示:「我們能夠使 FXI 比世界上其他的儀器快10倍,是因為擁有位於 NSLS-II 的強大X射線光源。在 NSLS-II,我們有所謂的『阻尼擺動器』設備,它能為實驗設施實現非常小的電子束。對於我們來說,不幸的是,這些設備也產生了非常大量的X射線。這些強大的X射線的量直接與我們的實驗速度相關。」

採用 FXI 的新功能,研究人員們對銅片上銀枝晶的生長情況進行了成像。光束線一分鐘就能捕捉 1060 幅樣本二維圖像,並重構它們以組成反應的三維快照。重複這一過程,研究人員們能夠一分鐘一分鐘地構建出化學反應的三維動畫。


新型X射線顯微鏡:能進行三維成像,速度比之前快十倍!

(圖片來源:美國能源部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


新型X射線顯微鏡:能進行三維成像,速度比之前快十倍!

(圖片來源:美國能源部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


新型X射線顯微鏡:能進行三維成像,速度比之前快十倍!

(圖片來源:美國能源部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


新型X射線顯微鏡:能進行三維成像,速度比之前快十倍!

(圖片來源:美國能源部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

價值

Lee 表示:「我們顯著提升了X射線顯微鏡設備的速度。」在 FXI,Lee 及其同事們將採用透射式X射線顯微鏡進行樣本三維成像所需的時間從10分鐘減少至僅1分鐘,同時可達到優越的三維解析度,低於50納米(一納米等於十億分之一米)。Lee 表示:「這項突破將使科學家們在 FXI 能比世界上其他相似的儀器,更快地看到樣本圖像。」

除了減少了實驗所需的時間,更快的透射式X射線顯微鏡還可以從樣本中採集更多的數據。

論文領導作者、NSLS-II 科學家 Mingyuan Ge 表示:「我們選擇為這種反應進行成像,是因為它演示了 FXI 的強大之處。這種反應非常著名,但是它從來沒有以如此短的採集時間、通過三維形式進行成像。此外,我們的空間解析度是過去使用的光學顯微鏡的30倍到50倍。」

完成了這項研究之後,FXI 開始為普通用戶的操作提供服務,歡迎來自全世界的研究人員們使用光束線的先進功能。

關鍵字


顯微鏡、成像技術、X射線

參考資料

【1】https://www.bnl.gov/newsroom/news.php?a=213151

【2】Mingyuan Ge, David Scott Coburn, Evgeny Nazaretski, Weihe Xu, Kazimierz Gofron, Huijuan Xu, Zhijian Yin, Wah-Keat Lee. One-minute nano-tomography using hard X-ray full-field transmission microscope.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18; 113 (8): 083109 DOI: 10.1063/1.504837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創新智慧 的精彩文章:

新型智能手環:成為癲癇患者的「守夜人」!

TAG:環球創新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