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沒有鍘刀,沒砍過駙馬,沒有七俠五義,包拯到底幹了什麼?

沒有鍘刀,沒砍過駙馬,沒有七俠五義,包拯到底幹了什麼?


沒有鍘刀,沒砍過駙馬,沒有七俠五義,包拯到底幹了什麼?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文丨《那些年》陳蕾

要說中國古代,哪一個官吏讓現在的我們最熟悉?如果包拯包大人自稱第二,很難有人敢稱第一。

得益於幾十年來影視劇的熏陶,在大家心目中,包拯的形象是:黑面月牙,剛正不阿。在他的身邊,有七俠五義相助;他有三口大鍘刀:龍頭鍘可鍘皇親國戚鳳子龍孫,虎頭鍘可鍘貪官污吏、禍國奸臣,狗頭鍘可鍘土豪劣紳、惡霸無賴,包拯每任欽差,必定會讓人抬著這三把大鍘刀。在駙馬「陳世美」案中,包拯就用鍘刀斬殺了這位「負心漢」,可以說是大快人心。

然而,歷史並非如此……

比如南俠展昭,史書上根本沒有這個人的任何記錄;還有師爺公孫策,要知道師爺這個職位是明清時期才出現的。連那三把大鍘刀也是戲曲故事、武俠小說杜撰的,經過歷代的演繹,越傳越神,也就「深入人心」了。

沒有鍘刀,沒砍過駙馬,沒有七俠五義,包拯到底幹了什麼?

再說鍘美案,如果一定要找到原型,那就要穿越到清朝去了,有一個叫做「陳年穀」的,跟這個故事有點像。

所以,真實的歷史上,包拯沒有鍘刀,沒有砍過駙馬,沒有七俠五義。既然如此,為什麼後世人要給包拯加出這麼多戲?包拯到底幹了些什麼,可以讓他的形象萬古流芳?今天,我們來說道說道。


「辭官盡孝十年」,至情至善

在戲劇小說、影視作品中,包公有個嫂娘。據說,包拯家世清貧,生下未滿月,母親病故。嫂子就把他放在自己兒子的搖籃里,給包拯餵奶,給兒子喂粥,將其撫養成人,並聘請恩師,教誨他一舉成名。毫無疑問,如果沒有這位賢惠的嫂子,也就沒有包拯的後來。所以包拯對嫂子始終十分感恩,尊稱為「嫂娘」。這個說法流傳很廣,其實,也是子虛烏有!

沒有鍘刀,沒砍過駙馬,沒有七俠五義,包拯到底幹了什麼?

京劇《赤桑鎮》

在史書中,包拯根本就沒有哥哥,哪有嫂娘?而且他父母雙全。包拯,生於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於宋仁宗天聖五年(1027年)考中進士,被授任為大理評事,出任建昌縣(今江西永修)知縣。

這本是一件好事,可包拯怎麼也高興不起來。原來,建昌縣離包拯家(安徽合肥)很遠,包拯的父母年紀大了,經受不住長途跋涉,但包拯又不忍心離開父母,於是上書請求將他安排到離家近的地方任職。最終包拯被改派到和州任監稅官,專門掌管錢糧稅收。

比起建昌縣,和州離家近多了,可依然有一百多公里。問題似乎並沒有解決,父母既不能奔波,也不願離開故土,更不願與兒子兩地分隔。思來想去,包拯於是再次上書,請求辭去官職,專心留在家裡侍奉父母。

幾年後,父母相繼去世,包拯在雙親的墓旁築起草廬,直到守喪期滿,還是徘徊猶豫、不忍離去。親友們多次勸慰,直到景祐四年(1037年)包拯才赴京聽選,獲授天長(今屬安徽)知縣。這一年,他已經38歲。


「不持一硯歸」,清正廉潔

沒有鍘刀,沒砍過駙馬,沒有七俠五義,包拯到底幹了什麼?

《少年包青天》劇照

慶曆元年(1041年),包拯調任端州(今廣東肇慶)知府。端州,出產著名的硯台端硯,此前的知府趁著進貢自己斂取數十倍的硯台,來贈送給當朝權貴。而包拯到任後,嚴格控制硯台的產量,每年進貢多少就生產多少。

端州知府三年期滿,包拯離任,這期間他沒拿過一方硯台回家,史稱「不持一硯歸」。

關於包拯的清正,白壽彝的《中國通史》還記錄了一個小故事:


二十三歲時,包拯受到廬州知州劉筠的嘉許,聲名大震,家鄉有一豪富曾邀請他赴宴敘談,一位李姓同學欣然欲往,而包拯卻嚴肅地說:「彼富人也,吾徒異日或守鄉郡,今妄與之交,豈不為他日累乎。」可見他為官前即確立了從政不徇私情的志向。

「為百姓請命」,愛民如子


包拯為官期間,體察百姓疾苦,數次為民請命,提出「薄賦斂,寬力役,救荒饉」的諫議,並極力主張節省國家費用,要求減冗吏,減冗兵,減修建,省奢侈。

慶曆八年(1048年),包拯調任河北路(治今河北大名)轉運使,隨後入朝任三司戶部副使。當時秦隴的造船木材,都是向百姓徵收索取;另外七個州交納河橋竹索的賦稅,一般有幾十萬,包拯都奏請加以廢除。遼朝在鄰近邊塞地區集結軍隊,邊境州郡局勢緊張,包拯被派去河北調發軍糧。這一路走下來,包拯發現:漳河地區土壤肥沃,百姓卻不能耕種,邢、沼、趙三州農田有一萬五千頃,卻一概用來牧馬。於是他立即上疏,請求把這些土地全都分給百姓。

沒有鍘刀,沒砍過駙馬,沒有七俠五義,包拯到底幹了什麼?

《包青天》劇照

嘉祐元年(1056年),包拯任權知開封府,遷升右司郎中。東京多皇親國戚、達官顯貴,素以難管理著稱。當時朝中官員和世家望族私築園林樓榭,侵佔了惠民河,因而使河道堵塞不通,正逢京城發大水,包拯於是將那些園林樓榭全部毀掉。有人拿著地券虛報自己的田地數,包拯都嚴格地加以檢驗,上奏彈劾弄虛作假的人。因為包拯的鐵面無私,天子腳下的貴戚宦官們也大為收斂。

六十一歲時,包拯接到了一項重任:出任三司使,打理國家財政。在這個位子上,包拯展現出了經濟管理方面的才能。以前,凡是各種封藏於倉庫供皇帝用的物品,都從各地科派,給老百姓造成負擔。包拯為此設立了市場,實行公平買賣,用市場的手解決了行政事務難題。


「37字家訓流芳」,家風孝肅


包拯不僅自身廉潔奉公,還十分重視對子孫的規訓,《宋史》記載了其留下的一則家訓:


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

沒有鍘刀,沒砍過駙馬,沒有七俠五義,包拯到底幹了什麼?

合肥包公祠石碑

包拯讓石匠把這條「家訓」刻在碑上,豎在堂屋東壁,垂誡後世。這則家訓不談國法如山,不論修身之道,直截了當地立下家法家規,連用兩個「不得」,一個「非」字,斬釘截鐵,乾脆果斷得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而包氏子孫也一直恪守家訓、居官清廉。

包拯的兒子包綬一生秉持「清苦守節,廉白是務」的準則,他去世時,人們打開他隨身攜帶的箱囊,發現除了誥命、書籍、著述和文具外,再也沒有值錢的東西。包拯的孫子包永年被人評價為「蒞官臨事,廉清不擾,而孝肅公之遺風餘烈在也」。

包拯留下的文字不多,除了這個37字的家訓,還留有一首詩《書端州郡齋壁》:


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秀干終成棟,精鋼不作鉤。倉充鼠雀喜,草盡狐兔愁。史冊有遺訓,毋貽來者羞。


他以清心治本,以直道謀身,留下了千古佳話。

千年以後,我們回望包拯,會發現其實他沒有砍過負心的駙馬,身邊沒有英姿颯爽的七俠五義,更沒發明過三口威風的大鍘刀。

沒有鍘刀,沒砍過駙馬,沒有七俠五義,包拯到底幹了什麼?


也許你要問,他干過些什麼?

他辭官為盡孝、他不拿百姓一分一毫;他拆過官員的樓房、他給百姓免過稅;他關心開封的建設,也關心宋朝的內政外交。

也許你還要說,他很擅長斷案。沒錯,他確實斷過奇案,不過,他幹得最得心應手的,卻是「就事論事」,給宋仁宗寫報告、諫直言。

雖然這樣的包拯少了許多神奇的光環,但不妨礙世人用崇敬的目光去注視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那些年 的精彩文章:

揭秘「楊家將」:歷史與傳說,差距有多大?
好官?壞官?忠奸難辨!今天,我們還原真實的「呂夷簡」

TAG:那些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