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趣味 > 科學界「奧斯卡」,未來科學大獎星光熠熠

科學界「奧斯卡」,未來科學大獎星光熠熠

本文經授權轉自公眾號量子學派

(ID:quantumschool)

作者:量子君

2018年未來科學大獎頒獎禮於11月18日在北京揭幕,三大獎項「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及「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依次在近兩千名觀眾的見證下頒出。

「生命科學獎」獲得者袁隆平教授因身體原因無法抵達現場,通過一段視頻傳達了自己的「兩個夢」。他說:「我還有兩個夢,一個是天下乘涼夢,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我的心愿是發展雜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

什麼是「未來科學大獎「?

未來科學大獎設立於2016年,是中國大陸第一個由科學家、企業家群體共同發起的民間科學獎項。

對,就是「民科」,是民間科學獎項

「未來科學大獎」設置「生命科學」和「物質科學」、「計算機與數學獎」三大獎項,單項獎金100萬美元。

哇噻,可以在五環內買個二房一廳了

那與正版「諾貝爾獎」比一比

看誰的獎金多一些,量子君就這點出息

先算「正版諾貝爾獎金」

2017年諾貝爾獎金是900萬瑞典克朗

當前匯率:0.756062

1瑞典克朗 = 0.759人民幣

正版諾貝爾獎金683萬人民幣

再算一下「中國諾貝爾獎金」

1美元=6.8334人民幣

100萬美元就是683萬人民幣

一個神奇的數字誕生了

今天「正版諾貝爾獎」與「中國諾貝爾獎」獎金相等

非常意外,但不怎麼驚喜

那獎金是哪裡來的?量子君的問題總是這麼直達真理的彼岸。

有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

一、生命科學獎

(由丁健、李彥宏、沈南鵬、張磊 捐贈)

WHAT,李彥宏,就是作家六六在微博上罵的那個李彥宏?

你特么是做搜索引擎還是做騙子首領的那位?

對,是他,是他,就是他。

該批評的要批評,該感謝的要感謝。

二、物質科學獎

(由鄧鋒、吳鷹、吳亞軍、徐小平 捐贈)

就是搞區塊的徐小平?他怎麼無處不在?

三、計算機與數學獎

(由丁磊、江南春、馬化騰、王強 捐贈)

啥領域的大佬都能找到

不得不佩服募資團隊神一般的操作

再看一下這些人的身份,都是投資人!

丁健,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

李彥宏,百度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沈南鵬,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伙人

張磊,高瓴資本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鄧鋒,北極光創始人董事總經理

吳亞軍,龍湖董事長

吳鷹,中澤嘉盟投資基金董事長

徐小平,真格基金創始人,新東方聯合創始人

丁磊,網易公司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江南春,分眾傳媒創始人、董事長

馬化騰,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王強,真格基金聯合創始人,新東方聯合創始人

很多偉大的事情還真的是「萬惡資本家」在驅動

如果資本暴利稅真的從20%漲到35%

創投圈墜入凜冽寒冬

金融血液停止流動

受傷最大的還是全社會

當然,僅僅用獎金高來衡量一個科學獎是沒有意義的

否則最牛逼的獎項一定誕生在「沙烏地阿拉伯」

那幫石油暴發戶有的就是錢

公正的評獎體系才是最重要的

「中國諾貝爾獎」在設置上借鑒了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狄拉克獎等國際知名科學獎項的經驗

去除了「暗箱操作」,保證了「不走後門」

在一個關係文化、人情文化、裙帶文化盛行的國度

連科學院士工程院士都由領導把控的時代

能夠評選出真才實學的科學家出來

就是對這個社會的最大貢獻

也就是名副其實的「中國諾貝爾獎」

未來科學大獎是怎樣評選的?

是否可以申請或機構推薦?

未來科學大獎各獎項的候選人由科學委員會審核通過的提名人提名產生,不接受個人申請與機構推薦。

未來科學大獎的評獎標準是什麼?

產生巨大國際影響;

量子君點評科學是沒有國界的,牛逼的科學將讓全人類受益。

具有原創性、長期重要性或經過了時間考驗;

量子君點評原創很重要,別像各類晶元一樣,人家一開源,中國就自主。

主要在大中華地區完成(包含中國大陸地區、香港、澳門及台灣)。 完成者的國籍不限。

量子君點評科學家是有國界的,這裡的國界是整個大中華區,但不局限於華人,可不可以像恆大俱樂部一樣引進外援?

保證未來科學大獎的公平、公正、公信

每位提名人的推薦工作須獨立進行,不能採取聯名推薦方式。

在確定候選人後,由科學委員會確定五位以上國際專家,對各候選人進行比較。

最終獲獎者由科學委員會不記名投票確定。同時監督委員會監督整個評獎過程。

科學委員在任職期間及卸任後2年內必須放棄成為獎項候選人的資格。

師生關係

親友關係

項目合作關係

商業合作關係

競爭關係

量子君覺得只要能讓我去當這個評委,我不僅六親不認,還會大義滅親。

評選過程及提名人選可否對社會公開?

所有參與未來科學大獎評審的工作人員(包括科學委員會委員、監督委員會委員)都負有對全部評審工作的保密義務,簽訂保密協議,保密期為50年。

量子君我可是軍工專業背景的,可保密期也只有10年啊,保密期50年,這些評委都是50歲以上的人,基本上到死也不能開口了,這個評委我不當了。

吹這麼多牛逼

好像「中國諾貝爾獎」就是獨立於社會的「白蓮花」

到時別被啪啪啪地直打臉

「中國諾貝爾獎」獲獎者到底都是哪些人

他們到底牛逼在哪裡?

這才是未來科學獎能成為「中國諾貝爾獎」的根本原因

01

量子君還記得前段時間「華大癌變」的那篇文章嗎?華大基因就是靠這個折騰出幾千億市值,其實人家很多年前就已經在香港各大醫院應用了,難怪那麼多人去香港作孕前檢查。

02

量子君:這個與今年獲得物理學獎「狄拉克獎」文小剛童鞋的領域非常接近了,這兩個人肯定將來要為獲得正版諾貝爾獎打一架的。

03

量子君:這個「真核信使RNA剪接體」是個啥玩意呢?這得從蛋白質說起。蛋白質是構成生命的基本元素,但是DNA不直接製造蛋白質。通俗地講,就是DNA要寫一封信給核糖體,告訴它怎麼製造蛋白質……好吧,我實在是編不下去了。

04

量子君:潘建偉跟我們是一夥的。量子君用自己的才華獲得了很多量子妹的糾纏,潘建偉的成果隨著墨子衛星上天而人盡皆知,當他操控著10個量子對在物理界的天空里翩翩起舞時,也讓中國在量子加密技術上走在了世界的最前沿。

05

量子君許晨陽說數學的世界是自由和平等的,數學家只需要服從數學世界的客觀法則,就可以成為自己的君王。在這個世界沒有等級高下之分,也沒有階層之分,對未知的探索人人平等,每個人都有絕對自由。量子君從小到大最好的功課就是數學,現在淪落到與文字為伍,許晨陽的話讓我如沐聖光,轉行還來得及嗎?

從現在來看,

「中國諾貝爾獎」選出來的這五位人物都非常優秀,

沒有什麼太大的爭議。

2018年這一屆未來科學大獎國際評審回復達90%,

意味著其國際影響力已達到空前高度。

這個由民間發起的「民科組織」,

慢慢被譽為「中國的諾貝爾獎」。

官方的獎項我就不說了,

你們自己檢討去吧。

不過現在量子君現在為「中國諾貝爾獎」擔心了

華人區內頂尖的科學家有多少呢?

這樣下去,還能不能找到牛逼的科學家了。

拿著賣白菜的錢,操著賣白粉的心。

那2018年應該是哪幾位幸運兒將獲得「中國諾貝爾獎」呢

量子君其實是有一點內部消息的

畢竟,在科學這個領域,量子君還是有幾個拜把子兄弟

但為了公平起見,不影響最終結果

還是生生地忍住,

為了中國的諾貝爾,就是忍成內傷,也是值得的

…………

中國諾貝爾獎,還是得提一提華人界的科學大咖楊振寧老先生

這位世界級的物理學家給中國帶來了不少資源

頒獎典禮老爺子坐鎮現場,給大獎的公信力加了不少分。

在這裡,量子君就不再吹噓老爺子的牛逼,好像我們拿了他的廣告費一樣,以量子君這樣的級別,想給人家塞錢都沒門……

其實楊振寧的出場,代表了未來科學大獎的一個態度:

用最頂尖的科學家做評委,最公正地選出獲獎的人選。

楊振寧是這樣評價「中國諾貝爾獎」的:

現在世界上科學大獎已經很多了,沒有一個是特別著重未來的。當然,未來跟過去是密切地連在一起的。不過,把一個大獎的名字上加了「未來」這兩個字,還是有意義的。一個獎在設立的時候,所寫下來的目的跟寫下來的章程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影響了以後所有運轉中關鍵性的一些決定。

——楊振寧,未來論壇2016年會

滑動查看楊振寧評價全文

未來科學大獎:

太多人在意大獎,讓我們來談談未來

現在世界上科學大獎已經很多了,沒有一個是特別著重未來的。當然,未來跟過去是密切地連在一起的。不過,把一個大獎的名字上加了「未來」這兩個字,還是有意義的。一個獎在設立的時候,所寫下來的目的跟寫下來的章程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影響了以後所有運轉中關鍵性的一些決定。

——楊振寧,未來論壇2016年會

每個成年人都能夠懂得「未來」的涵義,並且正確地運用它來遣詞造句。然而,很少有人想過「未來」究竟意味著什麼。

未來,是理所當然的存在,是命中注定的因果,還是混沌晦澀的未知數?

如同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或許每個人對「未來」都有著自己的理解。而對未來科學大獎背後的科學家和企業家來說,若無所作為,未來必不會毫髮無損地到來。未來,是需要擁抱和創造的。

2016年9月19日,未來科學大獎將公布首屆「生命科學獎」(由丁健、李彥宏、沈南鵬、張磊捐贈)和「物質科學獎」(由鄧鋒、吳鷹、徐小平、吳亞軍捐贈)獲獎者名單。揭曉日期在即,被微博和朋友圈各種轉發刷屏的朋友們想必對大獎的由來、評獎的機制以及它與全球重大科學獎項的異同都有了基本的了解,更不用說那令人無法忽略的單項獎項100萬美元的巨額獎金。

然而,除了「大獎」的部分,我們還想談談「未來」。

未來科學大獎由未來論壇發起,所以自然以「未來」命名。但「未來」二字的深意卻遠不止於此。

「未來」與中國,有著太多要說的故事。

一個叫「未來」的科學大獎,正在提醒你未來有多難

我們是一個喜歡談論未來的民族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的。以農耕文明起家的我們最關心的便是明天的天氣、下個月的收成和明年過春的口糧。

但這種未來,與現代語境里的「未來」意義相差甚遠。杞人憂天之類故事是古已有之的笑料。我們對於時間跨度更長、影響範圍更大、更加形而上的「未來」的思考與理解,每每在「古人云」的強大慣性前敗下陣來。

向後看,意味著從過去的經驗中尋找權威,並篤定地認為幾千年的歷史沉澱可以向我們提供足夠的智慧引導。誠然,百餘年來的科學啟蒙運動、自上而下發起的國家政策計劃以及科技推動下的全球化進程等因素極大地削弱了國人對「法古」的興趣,但我們的思維方式依舊欠缺「未來」意識。這種欠缺往往有以下幾種表徵:其一,對古代秩序、道德觀的執著迷戀;其二,身處劇烈變動中卻沒有積極反應,以過往經驗應對一切;其三,視人類文明和國家近百年的進步為理所當然,對未來懷有盲目樂觀。

三種表徵中,儘管大多數人是處在第二種狀態,但「對未來懷有盲目樂觀」才是最隱蔽,也最致命的。因為很多人對未來的判斷,不是理性思考的結果,而是基於自身幾十年來不斷改善的生活狀態。過去一直在變好,未來也一定會好,這種看似再自然不過的推斷在邏輯上其實並不成立。

「理所當然的進步」,這一想法對所有努力推動文明前行的人們而言極是不公平。尤其是我國的科學家群體,他們百餘年來通過卓絕的奮鬥不斷刷新著人類所能觸及的極限,卻無法得到與之相對應的廣泛敬重。

當每一項科學突破以及由之帶來的文明進步,都被念叨著「向後看」的人們視為理所應當,中華民族就真的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從射擊運動員的靶子談起:科學不歡迎廉價的關注

今年裡約奧運會期間,有網友通過社交媒體曬出了射擊運動員瞄準的靶子並給出了參照物,10米氣步槍靶子的面積居然比手指頭大不了多少,引來眾多網友熱議。

知道了射擊運動的難度,你會不會對運動員偶爾打出的7環以及中國未能拿到奧運首金變得包容一些?你會不會對那些試圖將百米速度提升0.01秒、試圖多舉起1KG重量的運動員們多一些敬意?

運動員如此,科學家更如此。

對一項工作的了解,會使你對它的關注變得更有價值。對於科學而言,越了解它,才越能體會科學突破的艱難與偶然性。如果要改變所謂「未來理所應當會更好」這種思維方式,最好的方法就是多了解科學,明白所有成就背後的不易,進而形成對「未來」正確和理性的認知。

這一點,是理解未來科學大獎為何以「未來」命名的契機,甚至是理解未來科學大獎何以能夠誕生的重要切入點。未來科學大獎與海外一些民間獎項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它不是由個體或家族捐贈成立,而是由科學家和企業家自發共同創立的。

到底是什麼樣的力量,能夠把這些人物凝聚在一起,為同一個目標奔走發聲?

對未來科學大獎進行獨立評審的科學委員會成員(丁洪、何川、李凱、饒毅、田剛、王曉東、文小剛、夏志宏、謝曉亮)都是工作在一線的資深科學家。對於科學之於國家的意義,他們自然有著最切身的感受和最深沉的思考。

而大獎捐贈人們都曾經歷並親身參與推動了近二三十年中國經濟的崛起。從個人經歷來說,他們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經濟起飛的背後蘊含了多少的付出和犧牲。這種情緒,與科學事業完全可以產生惺惺相惜的共鳴。更何況,這些大獎的捐贈人中有許多位本就是理工科出身,或是由於生長在那個「我們愛科學」的年代,對科學研究保有持續的熱情和足夠的了解。

科學家們對科學發展的推動是經年累月的堅持,捐贈人們對於科學的關注則頗為難能可貴。其價值並不在於他們捐了多少錢,而是他們理解科學事業的艱難和科學於未來的意義,並願意力所能及地為科學發展提供幫助。

未來沒有第二次機會。現在,中國已經走到了轉型的十字路口,前方是一大片開闊的無人區。若想走得快、走得好,就必須緊握能夠引導我們前進的力量。而科學,恰恰是為我們贏得美好未來的最關鍵因素。從這個角度看,如何強調未來科學大獎的意義都不為過。

「大獎」很誘人,但其背後的科學家和企業家真正想讓每個人看到的,是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未來」。

結語

1919年5月4日,新文化運動為我們帶來了「賽先生」。

99年過去了,我們仍然在滿屏的「宮斗劇」里享受人生。

弱智的彈幕、淺薄的口水、非理性攻擊從未斷絕。

「賽先生」一直徘徊在大部分人的視野之外。

一個娛樂明星,出個軌全民可以為之狂歡。

一個雞湯女王,離個婚可以讓更多人津津樂道。

一個聚集了華人頂尖科學家的陣營,卻沒有幾個人真正知道。

有人說,社會一直在進步,憑什麼社會一定要一直進步。

有人說,歷史潮流,浩浩湯湯,歷史不也經常在倒退嗎。

一個新晉出道依靠姐姐出名的奶油明星,

發一張私人照,可以在一個晚上獲得400多萬人民幣的打賞。

兩個晚上就是一個「諾貝爾獎」了,

難道這不是時代在倒退的證明嗎?

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缺乏理性思辨,科學思考。

從這一點說,中國特別需要自己的諾貝爾獎。

附:2018年未來科學大獎科學委員會名單

未來科學大獎科學委員會委員

【鮑哲南】

斯坦福大學K.K。 Lee 化學工程學教授、化學教授和材料科學與工程教授,斯坦福大學可穿戴電子中心創始人和主任

【丁洪】

中國科學院物理所研究員,北京凝聚態國家實驗室首席科學家

【董欣年】

美國霍華德休斯研究員,杜克大學生物系傑出講座教授

【何川】

芝加哥大學John T。 Wilson講座教授,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研究員

【季向東】

李政道研究所資深學者,上海交通大學鴻文講席教授

【李飛飛】

美國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終身教授、人工智慧實驗室主任,谷歌雲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首席科學家

【勵建書】

上海交通大學、香港科技大學講座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

【李凱】

普林斯頓大學Paul & Marcia Wythes講席教授,美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劉勇軍】

賽諾菲集團全球研究部總裁

【駱利群】

斯坦福大學文理學院講席教授,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毛淑德】

清華大學天體物理中心主任、國家天文台星系宇宙學部主任

【饒毅】

北京大學講席教授,北京大學理學部主任

【舒其望】

美國布朗大學Theodore B。 Stowell應用數學講座教授

【王曉東】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所長,美國科學院院士

【文小剛】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格林講席教授

【夏志宏】

南方科技大學講座教授,美國西北大學Pancoe講席教授

【謝曉亮】

哈佛大學Mallinckrodt講席教授,北京大學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主任,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醫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楊培東】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化學系、材料科學與工程系雙聘教授,S.K。/Angela Chan 特聘講席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

【余金權】

美國Scripps研究所化學系Frank and Bertha Hupp教授

【張懋中】

台灣新竹交通大學校長

本文轉自公眾號量子學派——專註於自然科學領域(數理哲)的內容平台。

【暖冬福利】

掃碼免費領取

新知課程優惠券

一刻 talks ? 全球創見者分享平台

長按下方二維碼發現更多未知驚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刻talks 的精彩文章:

梁文道憶高錕校長:教育就要培養敢於挑戰權威,能夠獨立思考的年輕人
中國的性教育,「長大你就懂了」

TAG:一刻talk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