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太監是怎麼養老的?這個地方是太監墳場,更是養老的天堂莊園

古代太監是怎麼養老的?這個地方是太監墳場,更是養老的天堂莊園

太監這一人群在宮中是很特殊的存在,很多太監都收入不菲,但宮中除了交「小寶貝」的保管和贖回費用較大以外,又少有消費,所以太監是很有錢的,而且任職時間越久,錢越多。很多是在職期間就收養養子,或者直接資助寺廟道觀在那裡養老(雖然因為佛教的一些理念,這些人怕是當不成和尚),同時這兩個辦法也解決了絕戶墳入葬的問題。另外同樣也有太監養老義會,專門供太監養老的。

但大多的太監,是不用考慮養老的。因為沒有必要。要麼活不到那個時候,要麼會一直干到老死。僥倖能夠出宮的太監,起碼都是中產階級。那些得寵的太監,非常容易在皇帝死後,或者站錯隊後,被反攻倒算,是一個收益大、風險大的職業。僥倖活下來後,起碼富貴不失。

這就確保了,認乾兒子,也有乾兒子願意認。有家族的,一般是過繼一個,堂前屋後忙活。死了之後繼承遺產。沒有家族的,一般就會在外買房置地,然後尋一個老實本分卻家境貧寒貧窮的年輕人,甚至很早就乾脆買一個兒子,當親兒子來養。當然也有找不到,不想找的,本身家族不願意承認的,孑然一身,看破紅塵,便投身空門了,寺廟的住持方丈也願意收留。畢竟捐了那麼多錢。也有被趕出宮去的,這種人往往神憎鬼厭,下場極其凄慘。

要是有人願意接濟,悄悄幫個忙,上下打點一下,倒也能在偏遠之處建個容身之所,整上幾畝薄田。當然也有混的好的,能夠成為「入宮顧問」。入宮之後注意事項,如何入宮,成為一批入宮青年的精神導師。更厲害的是成為皇宮供貨商。但說到底,太監的養老,還是非常難,需要抱團取暖。

有一個地方自明代起為太監墳場,因明清時期稱太監為「中官」,所以這裡被叫做「中官墳」。也有一說認為從明朝開始,太監多在此建廟宇和養老的莊園,也因當時人稱太監為「中官」,故稱此地為「中官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史合參 的精彩文章:

千古迷案宋教仁的死,真的死無對證嗎?最後竟然追查到他頭上
晚清老照片:穿著長袍的有錢人,手不釋卷的讀書人

TAG:經史合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