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漫 > 原創綜藝模式首度出海,《這就是灌籃》誕生記|專訪日月星光團隊

原創綜藝模式首度出海,《這就是灌籃》誕生記|專訪日月星光團隊



撰寫

|鄭小玲

編輯|友    子




從選秀到垂直題材的挖掘,2018年的綜藝節目,上半場高流量,下半場高口碑,就連一向飽受詬病的原創綜藝也終於有了起色。







10月16日,福克斯傳媒集團與優酷正式簽署合作協議,買下優酷原創綜藝《這就是灌籃》的模式版權,並在除中國大陸以外的國家和地區進行模式的本土化開發。

 


這意味著,未來我們將有機會看到海外版本的《這就是灌籃》。數娛夢工廠了解到,目前《這就是灌籃》對外輸出的合約已經簽定,海外節目的落地計劃大約會在明年年初正式開啟,首站定為台灣。


 


《這就是灌籃》的出海,為長期依靠購買甚至抄襲海外節目的中國綜藝市場做出了漂亮的示範。要知道,就在福克斯買下《這就是灌籃》節目模式版權的前不久,韓媒還指名道姓列出了34檔被中國抄襲的綜藝節目。


 

這檔豆瓣評分8.3的體育類原創綜藝,本周六就要收官,但節目的第二季已經開啟選角。


 


藉此時機,數娛夢工廠專訪了總導演朱玲和製片人張元園,他們訴說了模式原創的不易與突破,模式的原創是一個推翻重來、再推翻又重來的過程,而版權的成功輸出不僅是對節目,也是對製作與聯合出品方日月星光的肯定。







從題材來看,籃球節目小眾,且具有較強的性別向(男生向)。在模式探索過程中,要權衡的不僅僅是競技性與娛樂性的問題,如何出圈也一度讓節目組十分困擾。在女性為主導的綜藝市場,如果沒法捕獲女性觀眾,就等同於失去了相當一大部分的潛在觀眾群體。


 


《這就是灌籃》在嘉賓選取、賽制設計等方面充分將籃球競技、綜藝娛樂、選手養成及其他年輕化元素進行整合,完成了對原創體育綜藝的教科書式表達。即便是事前頗有戒心的籃球選手們,也在真正接觸後一改偏見,「沒想到是過來玩命的。」


 


從備受詬病的「買買買」「抄抄抄」到如今的《這就是灌籃》,國產綜藝如今終於走到了有能力反向輸出原創模式的時候了?


 



原創模式首次出海,


《這就是灌籃》贏在哪裡?



 


《這就是灌籃》並不是第一個國內原創類綜藝節目,但為何這檔籃球類的綜藝節目,能夠贏得福克斯的青睞?







聊起此次備受關注的出海,電話那頭來自日月星光傳媒的《這就是灌籃》總導演朱玲很是感慨,「對於我們創作團隊來說,模式出海與引進是一樣的,首先得要有足夠的創意、獨特性、是市面上沒有的,這樣才可以構成一個新片的模式。」


 

所以,對於原創模式的出海而言,首先前期題材選擇上的獨特性尤為重要。





(《這!就是灌籃》總導演朱玲)


 


在明星真人秀扎堆、選秀、開餐廳、音樂等題材泛濫的綜藝市場中,《這就是灌籃》走了一條鮮少人踏過的路——幾乎全素人的體育類綜藝。它的前身,是去年在湖南衛視招商會上驚鴻一瞥的《灌籃之星》,之前這個項目的主要嘉賓是籃球巨星科比·布萊恩特。

 


據朱玲講述,最初策劃的《灌籃之星》,主題是想做籃球少年的養成。日月星光為此與科比交流過數次,但出於綜合因素考量,最終放緩了《灌籃之星》的步伐。然後,在持續的方案改進之後遇到了優酷,雙方一拍即合,才有了如今順利出海的《這就是灌籃》。







作為一個垂直題材的綜藝類型,《這就是灌籃》要權衡的不僅僅是競技性與娛樂性的問題,受眾層面的考量也是節目組擔憂的地方,如何出圈是至關重要的問題。


 


《這就是灌籃》製片人張元園向數娛夢工廠直言,如何把女性觀眾圈入直男愛好的籃球領域,這個問題貫穿在整個節目模式的摸索過程中。


 


「做這個項目最有意思的地方是,我們團隊女生偏多,大家對籃球都不熟悉甚至不喜歡,所以我們深知,這個項目不光對我們,對整個行業來說都是史無前例的艱巨和挑戰。」畢竟以女性受眾為主的當下市場,打直男牌,很容易踩進雷區。


 


競技性太強無法吸引女性觀眾入坑,娛樂化太明顯則會遭到男性觀眾的嫌棄,這的確是一道難解的題。但有趣的也是,或許正因為這個女性為主導的團隊,才懂得怎麼做出一檔女性觀眾會看、男性會覺得好看的「硬核」節目。





(《這!就是灌籃》製片人張元園)


 


至於《這就是灌籃》為什麼能受到福克斯的青睞,朱玲認為「籃球節目屬於體育綜藝範疇,不論國內外,這個題材都具有首創性,沒有人嘗試過,所以只要我們成功了,這個模式就不會遭到國情的限制,大家都會感興趣。」


 



綜藝不就是靠劇本編?


「沒想到是過來玩命的」


 


「這幫人(籃球選手們)不受管束的,坐在現場永遠是一副很自由的樣子,他們不會固定在自己的座位上,情緒一激動就衝上場,擁抱大家,我們常說他們像哈士奇一樣。」聊起節目里選手們,朱玲在電話那頭笑的很開心。







無論何種類型的綜藝,總被質疑事先編排、劇本劇情設計,《這就是灌籃》也不例外。從實力懸殊的高佳鉑逆襲平常心,到名不見經傳的楊凱豪絕殺了街球的前輩老大哥熱狗等等,都被觀眾吐槽透著一股「三分鐘營救」的劇本套路味。


 


當被問及劇本這個常有的質疑點時,朱玲和張元園的語氣雖然無奈,又有些許高興。


 


製片人張元園直言,她很高興觀眾會有這樣的質疑,這證明了節目里真實發生的這些情節,逆襲也好絕殺也好,都是吸引觀眾的劇情,節目組的判斷沒有錯。




「我們既然選擇了要做籃球,就是要做真實的比賽,不能叫一幫真正會打籃球,熱愛籃球的少年來做娛樂化的表演,所以一定要是真實的比賽。」朱玲則表示。







事實上,不僅僅是觀眾會質疑劇本是否存在。在最初選人的階段,這些直愣愣的籃球運動員們也會因為綜藝娛樂化的考量,對節目組的邀約望而卻步。


 


據朱玲回憶,在長達兩年的策劃和溝通里,節目組與選手不斷地熟悉才建立了信任感。「他們一開始都會質疑說,你們綜藝節目就是玩玩唄,不會認真比賽的,所有人都這麼覺得。」


 


直到選手們來到現場,開始參與節目,開始比賽,這才有了馮瀚圃所說的:「以前以為只是來錄一個綜藝節目,沒想到是過來玩命的。」





(《這!就是灌籃》球員馮瀚圃)


 


但考慮到綜藝節目的展現,《這就是灌籃》在賽制和玩法上進行了一些娛樂化的設置,這是不可避免的。


 


比如,節目組設置了「鐵籠生存戰」,兩個戰隊(J-TEAM戰隊、龍騎士戰隊)需要在二十分鐘內各自攻守一輪,攻防陣營派出三位球員與五位鐵籠中的守擂成員進行1對1或2對2的對決。


 


比起普通的1對1,這樣的賽制調整,一方面提高比賽的觀賞性;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給參與比賽的選手們多一些新鮮感,靠賽制來激發選手們的鬥志。


 


兩年的時間,日月星光選出了最合適這檔籃球節目的人,這些熱血籃球少年會為輕敵噓聲、會為低段位逆襲鼓掌、會為mvp絕殺歡呼、也會為高段位輕敵不屑一顧,唯獨不會尬演。不信你可以多看幾遍那尷尬到令人窒息的中插廣告演出。







而逆襲與反轉的出現,身為導演朱玲更願意說:「是新鮮的模式和內容激發而來,也是老天賞飯吃的結果。」日月星光長期以來積累的真人秀經驗,讓他們吃上了老天給的這碗飯。


 


「不擺拍、不NG、沒有重頭再來」是日月星光團隊製作真人秀的一貫準則。這對團隊提出了極大的要求,需要團隊在每一次攝像機一開,一切都是最精彩狀態。





「周杰倫毫不猶豫,


李易峰曾對真人秀有戒心」



 


為了邀請到合適的明星領隊和籃球選手,日月星光也做出了不少努力。


 


「周杰倫是我們第一個邀請的嘉賓,他對籃球的熱愛很多人都知道,所以我們的創意打動了他。但我們跟李易峰第一次聊的時候,李易峰直白的說他不太喜歡上真人秀,他對真人秀有一定的戒心。」







朱玲向數娛夢工廠表示,周杰倫喜歡籃球可能很多觀眾都知道,但是李易峰確實讓人驚喜。對於明星領隊的選擇,朱玲有非常清晰的標準,那就是必須真的懂籃球、愛籃球。


 


「李易峰一聊起籃球的故事就眉飛色舞,他可以給你舉出很多曾經籃球賽場上的故事,你會發現他真的了解籃球。然後通過幾次聊天之後,雙方建立了基礎的信任感,加上他是真的熱愛,才達成了共識。」


 


而針對籃球選手的選拔,節目組同樣也用聊天的方式來消除彼此的隔閡和不信任感,這個階段持續了近5個月,不計海選階段,光正式的選手面試就進行了四輪。


 


朱玲告訴數娛夢工廠,節目組會預估選手們的動向,「我們會為選手定製好個人卡片,裡面包含的了個人信息、語言習慣、性格甚至口頭禪,然後依靠這些對節目的推進進行預估,但是,比賽是不可控的。」


 





「模式探索的前期階段,團隊花了很長的時間。幾乎每天都在開會,不停的推翻之前定下來的內容,重來,然後又推翻。討論了好幾個月的東西,可能一個早會就會推翻,然後就得從頭再來。」張元園向數娛夢工廠講述起模式創新的不易。


 


節目中目前呈現的是兩個領隊,兩個陣營。但實際上到底是選擇三個陣營還是兩個陣營,團隊經過了反覆的討論。完全原創的節目模式沒有可供參考的案例,每一次陣營的改動都意味著,賽制、玩法等等具體的細節需要一同修改變動。


 


對於日月星光而言,經歷了長達兩年的前期調研、近5個月的選手溝通評估等籌備工作後,如今《這就是灌籃》成功出海,既是對節目的肯定,也是對團隊工作以及創新能力的肯定。







朱玲直言做原創模式是不容易的,在模式創新的過程中會不斷有新的想法,然後又不斷推翻改進,「我們最初還想記錄籃球少年的生活,後來慢慢發現,脫離了賽事邏輯之後的這種生活真人秀根本就加不進去。」


 


除了台前明星嘉賓和素人選手,在原創綜藝的整個內容生態產業鏈之中,製作團隊也十分關鍵。


 


正如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大優酷事業群綜娛中心高級總監宋秉華在6月份的原創綜藝論壇上所說:「從一個產品競爭的角度,我們來觀察整個內容生態產業鏈,有且只有一個副將可以把我們的項目變成幾億的大買賣,或者把幾億的資金變的片甲不留,那就是製作團隊。」





(日月星光傳媒創始人著名電視製作人易驊)


 


總導演朱玲和製片人張元園,畢業的第一份工作就是跟著《快樂大本營》創始元老易驊,從湖南衛視到深圳衛視,再到如今的日月星光傳媒,從《超級女聲》《快樂男聲》到《年代秀》《極速前進》《非凡搭檔》,一晃就是10年。


 


從電視綜藝轉到網綜,朱玲表示,《這就是灌籃》對於團隊來說是一個不錯的成績,日月星光也會一直堅持原創的主方向。


 


數娛夢工廠了解到,《這就是灌籃》在播期間,優酷就向日月星光發出了第二季的合作邀請,團隊目前已經在進行新一輪的選角,日月星光未來還會有更多新題材的娛樂節目面世。


 


《這就是灌籃》的出海為被抄襲籠罩的綜藝市場帶來了一股清風,接下來原創國綜由誰繼續發力,我們拭目以待。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數娛夢工廠 的精彩文章:

愛奇藝Q3收入增5成會員超8000萬;《巨齒鯊》續集和主題公園計劃中?
鬥魚紅人馮提莫登上《蒙面唱將》?新一代網紅的影視圈進擊

TAG:數娛夢工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