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孩子被打,這位女教授建議「打回去」!網友吵翻了,你咋看?(附防止孩子被欺負實用攻略) | 特別關注

孩子被打,這位女教授建議「打回去」!網友吵翻了,你咋看?(附防止孩子被欺負實用攻略) | 特別關注




中教君最近在後台看到不少父母感慨




我教孩子不打人,要排隊,


要友愛分享,做個文明人。




我的孩子從來不搶別人的東西,不打人,

可別人的孩子要來搶他的東西,還打他。




孩子不知道回擊,就讓別人搶,


我該怎麼教孩子呢?




老師家長,


您也有類似的困惑嗎?


如果孩子被打,

您支持他打回去嗎?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研究生導師李玫瑾


曾在做客《開講啦》節目時


被問及這個問題


她給出了肯定回答:


肯定會啊!




李玫瑾教授還拿自己孫女舉例


孫女在幼兒園被小男孩抱起又摔下!


李玫瑾教孫女:


可以揪住對方耳朵,直到對方放手。






在節目中談到校園暴力時


李玫瑾談了兩個問題:




第一,教孩子不要欺負人,

也不能被人欺負。


這是一個家教問題。




一定要讓孩子知道,


你越有力量,

越不能欺負比你弱的。



第二,怎麼防止孩子被欺負?




李玫瑾指出:


要增強體格,學會自我保護!


孩子一定要有體力鍛煉。


有運動,就有爆發力。


有爆發力,就不容易被欺負。





△視頻截圖



孩子被打,要不要打回去?網友吵翻了!




這個話題一直是家長們比較關注的問題,李玫瑾教授的說法也曾激起千層浪,最近,這個說法又一次在家長群里火了,引起了大家的討論。




有人支持「打回去」,有人覺得應該教孩子忍耐!




不惹事,但也不要示弱




當然要打回去!不然以後還會被欺負,欺負別人的孩子也會繼續施暴。

80 後李女士這樣建議。李女士說,她的女兒在幼兒園上大班,班上有個小男生很喜歡欺負同學,這位小男生施暴對象並沒有針對性,而是離誰近就欺負誰。




和李女士持有同樣的觀點還有網友

@Nemo麻麻

,她在留言中說道:當然要打回去。

不惹事,但也不要示弱。不過我會告訴孩子,打回去不要打眼睛等要害部位。




網友

@可可醣

還分享了自己的經歷:我的父親也是老師,很小的時候

他就教我不主動欺負人,但一定要學會反擊,

而且要一擊必中,讓對方不敢再犯。







教育孩子怎樣避免被打最重要




李女士告訴記者,面對同樣情況,不少家長選擇讓孩子避讓,或者選擇忍耐。有家長認為:「

不打回去為好,能承受委屈才能成大器,教育孩子怎麼避免被打、見機行事為宜。




網友

@巧克力變的豬精

同樣不建議打回去,在她看來,孩子進學校是為了學規矩,學處理方式,不應該被情緒支配大腦。況且,打人的孩子應該會受到懲罰,打回去不合適。




父母應該參與化解矛盾




也有家長認為,父母應該參與化解矛盾。「

孩子處在受教育階段,跟同學之間發生點矛盾是難免的。關鍵看孩子的認錯態度,以及家長如何處理孩子之間的矛盾。

只要家長不是一味地袒護自己孩子,而是替孩子道歉,並教育孩子以後不能再打人,說不定兩個孩子還能成為最好的朋友呢。」



分享兩個真實的故事




關於這個話題,中教君還曾看到過一些引人思考的真實案例,接下來就給大家分享兩個故事。

1


一位媽媽帶著三歲的女兒在遊樂園玩,忽然間,一個男孩沖了過來,奪走了女孩手中的玩具,並狠狠地用手打了女孩的臉。這一巴掌打得很用力,因為女孩的臉一下子撇了過去。




女孩沒有哭,她比媽媽的反應更加決斷和直接,她伸手打了那個小男孩,打在了男孩子的手臂上。




男孩開始大哭,撒潑打滾躺在地上。女孩和媽媽站在一邊,因為有些害怕,不停地往媽媽身上湊。




這時候男孩的母親跑了過來,抱著兒子說,「是不是妹妹打了你,是不是妹妹打了你。」




男孩子自然忘了是自己伸手先打的人,只說:「妹妹打我」。




他的母親一邊斜著眼,一邊惡狠狠地對女孩的媽媽說:「你得讓你女兒道歉。」而她似乎並沒有看到,女孩臉上還有她兒子的淺淺的掌印。




女孩的媽媽並沒有發火,只是告訴了男孩母親整個事情的過程:





你兒子先打了我女兒,而且打在臉上,你兒子手上的玩具就是從我女兒手上奪來的;




我女兒臉上還有你兒子的手印,你可以仔細看;




你兒子向我女兒道歉的話,我女兒也可以向你兒子道歉。




男孩的母親在聽完整個過程後,斜了一眼女孩的媽媽,抱著兒子就走。




看到男孩走了,女孩看起來很高興,摟著自己的媽媽又親又抱。看得出來,女孩很喜歡媽媽的處理方式。




2


接下來這個案例是一位媽媽分享的自己在德國的真實故事。




有一次,在室外的公共免費遊戲場地上,我剛把孩子抱上鞦韆不到10秒鐘,就從遠處跑來兩個六七歲左右的小女孩,她們非常有禮貌地問我:「可不可以讓我們也盪一盪鞦韆?」




在那兩個女孩期盼的目光下,我開始勸才盪了一分鐘的女兒把鞦韆讓出來。




最後,女兒極不情願地被我抱下了鞦韆。我還在試圖開導她:「我們可以去滑滑梯啊!等下再來盪鞦韆。」




令我沒想到的是,接下來發生了戲劇化的一幕。




那兩個小女孩其中的一個又去了我們旁邊的鞦韆,問一位孩子的爸爸同樣的問題:「可以讓我也盪一盪鞦韆嗎?」




結果那個爸爸說:「我們也是才來的,等我們盪完了你可以盪哦。」




我當時聽到這個德國爸爸的回答,心裡感到非常震撼!原來是可以拒絕別人的!是可以說不的!




我為什麼不敢?我為什麼要覺得不好意思?我為什麼要犧牲女兒的快樂去取悅別人?




這位德國爸爸的回應讓我感觸很深,也讓我開始反思自己的權利意識和教育方式。




原來在沙坑有孩子搶女兒的玩具時(公共玩具),我總是不好意思對搶東西的孩子說不,而是教育女兒:「你要和別人分享啊,一起玩。」或者轉移她的注意力:「要不我們換個玩具玩吧,你看那裡不是還有一個鏟子嗎?」




我總是在教孩子照顧別人的感受,卻忽略了另一個方面——教孩子維護自己的權利!



如何防止被欺負?父母應該教會孩子這五點!




這些年「孩子傷害孩子」的新聞越來越多,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家長們也是心中惶惶,唯恐自己的孩子受到欺負,卻又無可奈何。




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教授殷飛認為,

「打不打回去」這個問題,不是簡單對立,應分清具體情況。




很多情況下,孩子被打可能只是偶然情況,因為失誤或玩笑過頭,殷飛認為,這種情況下應該教孩子包容。而面對有針對的、故意欺凌,殷飛認為應該反抗。而反抗形式有很多種,除了打回去,還可以尋求老師、父母幫助,甚至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其實孩子在遭人欺負時,不敢反擊或者不知道如何保護自己是很常見的現象,這其中有天生的性格原因,也有後天教育不足的因素存在。




就像上文中提到的第二個故事裡的媽媽,她總是在教孩子照顧別人的感受,卻忽略了教孩子維護自己的權利!




有一句話這樣說:「

不傷人是一種教養,但不被別人傷害是一種氣場。

身為家長,

我們不可能時刻守護在孩子身邊,但是我們有責任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

。小編搜集了更多專家及心理諮詢師的建議,給大家總結了5個建議,不妨來看看。




1. 強化孩子的權利意識


孩子被攻擊時下意識退讓,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不知道自己權利的界限在哪裡。




父母在平時的引導中,可以多傳遞自我權利的意識,比如告訴他:





玩具是你的,你有權利決定要不要給別人玩。




身體是你的,不要讓其他人隨意觸摸和侵犯。




只有讓孩子先懂得認知權利的界限,他才能學習如何維權。




2. 教孩子使用語言警告威懾對方


教孩子使用嚴肅警告的言語,也是能達到震懾的效果的,特別是對於四五歲的孩子,要讓他們知道「這個孩子不好惹」。




比如:





住手!不許你這樣!這是我的玩具!




你走開!你再推我我就生氣了!




說不利索的時候,尖叫或吼兩聲也可以的。




3. 告訴孩子擇情還擊,逃跑也沒錯


如果語言威懾沒用,適時出手地反擊是可以被允許的,但要「打得過才行」,最推薦的反擊行為,就是——推。




推打人的孩子,讓他

停止攻擊行為。




當然,逃跑也是英雄,

保護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4.

告訴孩子遵循自己的本能反應


當孩子還擊時,我們應該強調的是分寸,哪些地方不能打;當孩子不還手時,我們需要了解他不還手的原因。不要覺得他吃虧了沒用,而是接納他的情緒。




這個為什麼很重要,因為這種共情會讓孩子更有底氣。

而在這個基礎上,孩子才會慢慢衍生出自己的氣場:

我不愛動手,並不代表我就會被隨意欺負。

就算你比我強,我也不怕你!




所以,我們需要告訴孩子:





如果有人打你,你一定要尊重精神和肉體的第一意願,不害怕地反抗;




如果有人打你,你一定要披好你的鎧甲,讓他們無處可攻;




如果有人打你,你也一定要注意分寸,不讓人得逞,但也不讓人受傷。




5. 讓孩子適時求助大人


有效停止被欺負的行為除了反擊外,藉助外力幫忙也是很有用的。




你可以教孩子及時求助老師或父母,甚至或者對方孩子的家長,這個時候,能順暢地表達就很重要。




家長可以在家裡進行場景模擬,通過

玩遊戲

或者

繪本閱讀

的方式,和孩子反覆練習,在這個過程中教他面對攻擊時應該怎麼做。




如果孩子處理地好,父母記得要給孩子及時鼓勵和認同。




親愛的家長,當你的孩子被欺負了,請記住你是他的依靠,是最堅固的堡壘。你站在他身後,他才有勇氣去反抗所有不公正的待遇。




本文編輯 | 賈文藝


責任編輯 | 賈文藝


參考文章 | 


現代快報《今天,全國的家長群炸鍋了!又在傳這個女教授!但這次……》(記者:顧元森 劉靜妍)


家長家《你的孩子,如果被別的孩子打了,你會教育孩子怎麼辦?》


德國育兒研究《孩子被欺負了,比教「打回去」更有效的是教會孩子這樣做》


丁香媽媽《孩子被打,比教他還手更好的辦法是這樣做》





更多精彩資訊,請點擊閱讀原文,下載中教之聲APP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報 的精彩文章:

孩子假期容易養成的9個壞習慣!父母千萬警惕!(內附走心建議) | 十一精選
家長注意了!這種學生必備的文具近五成有害,買給孩子時要注意這幾點 | 育兒

TAG:中國教育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