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柴米油鹽、愛恨生死到人生哲理,這本書里通通有解!

從柴米油鹽、愛恨生死到人生哲理,這本書里通通有解!

很多人在見識了婚姻的雞毛蒜皮後會感慨:結婚好麻煩啊!還是單身比較好,又自由也不用煩惱錢的問題。

然而,家裡七大姑八大姨日常催婚,彷彿不結婚就不正常似的。

要單身,還是要結婚?這是個困擾了很多人的問題。

哲學家克爾凱郭爾也曾面臨這個困擾,他曾和一位叫雷吉娜的女性訂婚,但是,某一天他突然悔婚了,原因眾說紛紜,其中之一是他擔心自己無法讓雷吉娜幸福。

克爾凱郭爾的《非此即彼》,就被認為是以這個事件為背景所寫的,為婚姻而苦惱的哲學。

雖然,我們無法論斷「彼」就是單身,而「此」是結婚,但若這樣想,應該比較容易理解。

面對生命中的不合理,只要以一個純粹的「個人」的身份去思考就好了。

我們不見得非要怎麼做,要保持美學的存在(單身),還是進入倫理的存在(結婚),選擇權在自己手上。

這樣的思考和解答問題的方式是不是很好玩呢?這些思考方式均來自最近讀到的一本很好玩的哲學小書——《別笑,我是正經哲學書》。

與以往接觸到的哲學書最大的不同在於:作者將每位哲學家的想法都用一個很容易理解的現代事件來解釋。

就像上面提到的問題:「要單身,還是要結婚?」引用的是克爾凱郭爾關於「非此即彼」「存在主義」的論述。

類似的還有:

「你會永遠愛我嗎?」引用的是聖奧古斯丁關於「永恆」的理論。

「有錢就會幸福嗎」引用的是伊壁鳩魯關於「幸福」的論述。

「未來人類能靠科學的力量成為神嗎?」用到了阿奎那「人能接近神到什麼程度?」的理論。

……

這樣的哲學打開方式是不是也很有意思呢?

哲學,「解悶散心」的最佳良方!

「我們活著的目的是什麼?」

「工作中都是些令人火大的事!好想辭職啊!」

「盡量給每個人留下好的印象,為什麼還是不能事事順利呢?」

……

人生煩惱何其多!

人生失意時、諸事不順時,或是迷失自我而感到不安的時候,你會怎麼緩解呢?

「像那種時候,只要喝喝酒、追追劇、聽聽音樂,再找朋友吐槽一下就萬事OK啦!」這確實也是一種緩解的方法。但其實我們都知道:人生沒那麼簡單,只改變心情,並非根本解決之道,有時還會因為意識到終究無解而灰心喪氣。

之前就有朋友勸我,既然知道無法解決,那不然你去讀讀哲學吧!

說起來簡單,但哲學門檻卻高不可攀,明明讀了各種入門書,但幾乎每一本都會讓人內心嘀咕:「根本就不說人話,這哪裡算入門啊!」

但在讀富增章成的這本哲學書時就完全不存在這個問題。

這位作家可以說是日本最會講故事的哲學講師,他提倡用簡單的方式解說實用的哲學。

所謂實用的哲學,就是通過學習哲學的思維方式,探索解決人生問題的方法。

目前已經出版了《翹課遇上哲學家》《去問尼采吧!》《扭轉人生的33個哲學式提問》《2小時讀懂世界哲學》等哲學書。

看這書名和封面就知道作者是個很有好玩、很接地氣的哲學人。

《別笑,我是正經哲學書》就是占星求神的簡體版,在這本書里,他把複雜的哲學思想解釋得極其簡單易懂,就像說故事一樣。

依歷史沿革,選出六十位偉大思想家,以每位四頁的篇幅解說。

首先,他儘可能地把各位哲學家所提倡的學說一一拆解、咀嚼後再介紹給讀者。

關於蘇格拉底的「助產術」,他是這麼敘述的:

有個名叫蘇格拉底的人,會不分地點場合問青少年「什麼是正義」「什麼是良善」之類的問題。他就宛如深夜酒吧里的醉漢一樣,令人莫名其妙。

其實他是刻意這麼做的,他的這種做法也被叫作「助產術」,他只提出問題,並不強加給對方特定觀念,不過他會執拗地追問:「那是為什麼?」「到底是什麼?」結果就暴露出被問者的「無知之知」。沒錯!正是被窮追猛打後,暴露自己其實什麼都不懂的事實。但這可不是蘇格拉底在使壞喔!他只是認為,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知曉何謂對錯。因此,在問答之中,內心的真實自然就會慢慢浮現。

話雖如此,但哲學畢竟是哲學,不甚了解之處也是有的,當你覺得讀來無聊又疲倦時,不妨欣賞一下書中的插圖,放鬆身心。

可愛又呆萌的簡筆插畫也可以說是本書的第二大特色。

接著是「練習思考」,舉出一個很容易理解帶入的現代事件,從哲學家的思想來看問題本身,會有怎樣的思考方式?

到了「提示」,便能了解哲學家得思想與問題之間的聯結。帶著提示重讀一遍問題,完整思考。

「解答解說」里,你會發現若從該哲學家的思想出發,練習思考中的問題出在哪裡。通過問題和解說,更能清楚了解其思想內涵!

在讀這本書的時候,你也許會發現一些矛盾的地方。

例如,某頁寫著「要壓抑慾望」,別處卻又提出「應追求快樂」這樣完全相反的主張;某頁聲稱「神是存在的」,往後翻又說「上帝已死」。

此外,先證明了「有死後的世界」,怎麼一下子又推翻這個論點,說「死了,一切就都灰飛煙滅」。

其實,這並非哲學家們任意玩弄理論,而是因為隨著歷史演變,思想也一直在變遷。

我們以回溯的眼光來整理這些論點,所以才產生了前後矛盾的現象。好比日本人過去穿和服,現在則穿洋裝,同樣的,思想也會有流行與傾頹的起落。

話雖如此,就像在祭典時也會穿和服一樣,過去的哲學思想,有時也會突然受到吹捧。

基本上,要先對哲學史有個大致的了解,才是比較理想的做法。而脈絡清晰正是本書的第三個特色。

這本書按照古代—中世紀—近代—現代四個階段進行講述。

大致可分為「為了求知的理性」(古代)「順服上帝的理性」(中世紀)「更合乎邏輯的理性」(近代)「批判理性的邏輯」(現代)。

詳盡說明如下:

古代:世上存在著絕對的真理,必須知道宇宙的法則,要通過理性的力量來壓抑慾望,學習忍耐。

中世紀:上帝是絕對的存在,《聖經》上寫的都是真理,理性只是為了理解上帝所需的輔助品。

近代:快脫離上帝,用自己的大腦思考吧!理性的力量足以了解一切;合乎邏輯的思考,能夠解決所有問題。

現代:把舊觀念全都歸零、重組,驅動理性的力量是慾望,快樂更不應該被否定。為了創造大眾幸福,讓我們來打造更美好的社會。

大致上就是如此。

我們站在從兩千五百年前直到現代的各種哲學立場上, 為日常生活發生的事提供解答,因此會依哲學家意見不同, 產生意見分歧。

不知「何者才是正確的」,正是哲學的一大醍醐味。

我想,讀者只要通過閱讀,便能在不知不覺中,學會從各種不同角度思考事物的內涵。

哲學能對應的內容實在是五花八門,所以你應該也會發現,那些日常生活中的芝麻小事,其實沒什麼大不了的。

從這個角度來看,或許哲學才是人生「解悶散心」的最佳藥方!

哲學,無所不通的萬能之學

「哲學家都在各說各話!」

「哲學的內容毫無章法!」

「搞不清楚哪個才對!」

假如讀了這本書讓你有上述的感覺,那我就要說:「恭喜!」因為哲學就是這樣。

從各個角度出發,提出不同主張,不斷改變立場,這正是哲學的特質。

哲學絕非說教,並非將單一主張強加於人,更嚴格地說,它是用來破壞自身信念的工具。

一般都認為學哲學的人很固執,其實剛好相反,學了哲學,反而讓思考變得有彈性,因為一旦迷上哲學思考,就無法再輕易相信別人的意見,甚至開始自我懷疑,不確定自己的主張是否正確。

感到不安時就會不斷地想:「我想驗證這個想法的正確性,但我真的有這個能力檢視嗎?」因此,轉而求教於人。

但很快又會發現:「或許別人的想法也有錯?」

於是,又繼續諮詢不同意見,或是通過閱讀……直到最後判斷的責任還是回到自己身上,然後又再思考一次,「我的想法,會不會是錯的?這該不會只是我的妄念吧?」像這樣,反覆思索。

然後,不敢再輕言「這就是對的」,而會產生「這麼想沒問題,但那樣思考也沒錯」,思維就變得更加嚴謹!

有些人可能會擔心這樣是不是沒主見或是很沒用,不過根本無須多慮,因為「自己」本身就沒有一個標準答案。

就好比智能手機與APP的關係,智能手機是「我」,而APP則是「哲學」,先嘗試把各種哲學思想下載到稱為大腦的智能手機里,假如好用就一直用,不喜歡就刪除。

能一直不斷自我調整才是有「智慧」的人。

人,一定要思考,但不要過度糾結在同一件事上,變成死腦筋也不行,就像以前的電話只有打電話的功能,但要是人的頭腦僵化就糟了,所以大家需要有「智慧」地放鬆一下!

這本書的內容並非讀一遍就夠了,大家可以先試著理解古代哲學家的觀念,假如行不通,再換成現代哲學家的自由氣息,歡迎讀者們穿梭在各種思想之中。

另外,當人與人之間意見發生對立時,你可以在內心試著分析:「這一方用的是近代思想,另一方則是現代理念。

」在不被人發現的狀況下做一點兒哲學思考,似乎也是不錯的點子!

總之,哲學是一門無所不通的萬能之學,只要懂一點兒,就能看見世上原本難以窺探的秘密。假如學出興趣了,建議讀者們可以深入研究,盡情探索哲學的奧秘。

作者富增章成曾說過:「不要將哲學想成『生活方式的學問』,只要將它想成『想要做成某件事情的技巧』就好了。」

如果你也對日常生活中發生的各種事情百思不得其解,不如就和我一起來讀讀這本哲學書吧。

搞怪分析,不正經解答!看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釋迦牟尼、盧梭、叔本華、佛洛伊德、榮格、阿德勒等世界知名的哲學家們穿越時空,幫你快速找到人生答案。

《別笑,我是正經哲學書》

超好玩的哲學入門書

從柴米油鹽、愛恨生死到人生哲理,

你想得到、想不到的問題,這裡通通有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房記 的精彩文章:

2019年,用一本日曆,把生活過成詩
蔣勛 人生需要出走

TAG:書房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