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現在養育孩子還是為了「養兒防老」?我是為了享受家庭的快樂

現在養育孩子還是為了「養兒防老」?我是為了享受家庭的快樂

中國人大多信奉著「養兒防老」,這也是為什麼有些農民、鄉村裡的人多生孩子的最主要原因。如果生了一個女兒,那麼一定還要生一個兒子的。在日常生活中,甚至有生了六個女孩才有了一個兒子的情況。在老一輩人的觀念中,只有兒子才能為自己養老送終。

那麼,養兒真的能養老嗎?

其實不然,在我們的身邊就發生了這樣的一個故事:

在一個有著300多人的小村莊里,一位老漢為了自己老的時候能夠有人送終,便生下了兩個兒子和兩個女兒。可沒想到,等到自己70多歲的時候,卻依舊和老伴過著孤單的日子。

本來說好的,由大兒子和小兒子共同贍養兩位老人,出嫁的女兒就不用管了。可沒想到,兩個不孝子並沒有實現自己的諾言,反而來挖空老漢。

當年,大兒子和小兒子拒繳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老兩口至今也沒有領到養老金。前段時間,由於天氣乾旱,老漢的莊家都乾枯了,可兩個兒子不管不問。

不僅如此,兩個兒子為了得到老漢的征地補償款,還在大街里破口大罵老漢,口口聲聲說:「每年給你們200塊錢,你們就這麼對待自己的親生兒子。」

心痛至極的老漢不得已把兩個兒子告到法庭,要求贍養老人,可兩個兒子卻拒絕出庭。在法律的強制下,要求兩個兒子每月支付老人100元生活費。

雖然得到法律的幫助,兩位老人卻只能拿到每個月20塊的生活費,但每次拿錢的時候,老兩口都會聽到一些難聽的話。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養兒子不一定就能養老。可以說,故事中兒子並沒有具備孝順的道德和關愛老人的心。實際上,隨著社會養老制度和體制的不斷健全,人們的養老觀念也應該改變了。

在美國人的觀念中,生兒子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到老了的時候有人孝敬、有人來贍養自己。有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在美國人當中只有15%的人認為,養兒是為了防老。75%的人認為,要孩子的目的是為了享受家庭的快樂。

其實,養兒防老已經是中國人最普遍的家庭觀念,所以才會存在著重男輕女的現象。如今的家庭,都是4+2+1的家庭體系,也因此,6個長輩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1個孩子身上。可是等我們老了的時候,1個孩子能夠承擔起贍養6個老人或4個老人的重任嗎?

實際上,養兒防老也是一種現實的考量,其根本原因有兩個:一是父母缺少經濟基礎,到年齡大了的時候需要靠兒女來贍養;一是感性因素,有子女圍在身邊,父母才更能感受家庭的快樂,尤其是子孫滿堂的時候。

有一項調查結果顯示:2008年,美國有4900萬人已經是居住在兩代同堂或是三代同堂的家庭,佔到了美國家庭總數的16%;一代人家庭佔到了34%;兩代人家庭佔到了47%。從這個結果中,我們可以看出:美國父親與子女、兒孫住在一起的幾率比較低。

在美國,他們有著這樣的觀念和現象。

1.當父母的就應該為子女操心。即便是兒女已經到了成年年齡,但父母還需為他們上大學的學費承擔責任。有62%的人認為:這是父母的責任,父母就應該承擔起這個責任。

2.美國老人與子女同住在一起的比例確實比較低,儘管有56%的美國人認為:贍養父母應該是子女們應該承擔的責任,但大多數父母還是願意選擇自己生活,不願意與子女在一起生活。

3.在美國,有一些華人父母認為:能夠替子女做些什麼或者是看管孩子是一件比較光榮的事情。不僅如此,他們還認為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美德,並認為美國人會羨慕自己。

但實際上,這是華人父母的誤區。要知道,父母願意為子女看孩子和有責任為子女看孩子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而且,美國父母不替子女看孩子並不是說什麼都不管,即便是孩子們遇到了什麼問題也不管不顧,而是不想將子女養育下一代的責任硬拉到自己身上。

對於中國的一部分老人或父母來說,照顧孩子,看管孩子並不是一種不是責任而是使命。他們認為:退休了不看孩子幹什麼?再加上「隔輩人親」的觀念,他們十分享受看孩子所帶來的天倫之樂?因此,我們可以看到那些年老的人不是抱著孫子,就是推個小車。可是,在累死累活的、保姆式的教育中,孩子們是否能夠反過來照顧老人呢?實際上,我們與其等著「養兒防老」的回饋,不如為自己做好養老計劃。

下面我們以科學數據來說明吧:

王先生從25歲的時候工作,月工資2000元,社會平均工資1727元。如果按照每年收入的8%遞增,社會平均工資按5%遞增,並且它們每年增速減緩。如果到了王先生退休的時候,中國經濟估計將進入發展減緩的階段,在這個時候,我們假設以後的增長速度平均為2.25%。那麼等到王先生55歲退休,共工作31年,他的工作總收入就是295萬左右,平均年收入是9.5萬。

如果王先生27歲結婚,30歲生子,在此時,我們再假設他的兒子23歲開始工作,此時王先生已經53歲,很快就要退休了。按照數據模型推算,當時社會平均工資為7323元,考慮到當時的就業壓力大,競爭也相對來說比較激烈,那兒子的個人工資收入假設略低於社平工資為6000元。同樣的話,再按照年8%遞增且每年增度減緩,到了60歲退休,共工作38年。由此,我們可以算齣兒子的工作總收入是830萬左右,平均年收入是21.8萬元。

與此同時,我們再假設兒子的理財觀念還不錯。從開始工作的時候,他就堅決不做「月光族」,一直堅持著積少成多的投資理財理念。如果從10%結餘比率開始,以後每年單利增加10%,進行投資組合,以5%年化收益率計算,那麼我們就可以得出一個這樣的數據:在王先生的兒子到了55歲的時候,他已經積累到了355萬以上的資金。這樣看起來,似乎不錯!不過,我們並沒有考慮兒子或父母換住房、購車以及其他方面的費用支出。

從上面的數據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王先生的養老金缺口在75萬~218萬之間。如果減去其他的一些因素,那麼王先生只能得到60%的收入,也就是說王先生的養老金缺口在45萬~130萬本右。可是,這些缺口可以從兒子那裡得到養老的補充嗎?

答案是值得懷疑的!我們繼續分析一下,比如:

我們先排除掉兒子的道德風險,有錢一定會贍養父親的。但是,我們從上面的數據中,可以看出:即便是兒子想孝順的話也力不從心!從王先生55歲退休到70歲這段時間裡,兒子將面臨著幾個重大的財務需求,比如:結婚、買房、買車,養育孩子以及一些其他的開銷。如果把這些加起來,算作100萬的話,那兒子的積累都不夠了!說不定,在這個時候,兒子還需要得到王先生的財務支持呢!特別是在王先生60歲前,兒子有著高達50萬的財務需求。在這個階段,又是兒子賺錢賺得最少的時候,扣除日常生活中的開銷和其他的費用,兒子也不過才積累了14萬多。當然了,這還是在有著非常好的理財觀念情況下達成的。對於「月光族」,那情況就更是嚴重了!

也因此,在王先生70歲甚至80歲之前,想要得到兒子的贍養,似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時間再往後推的話,那孩子也即將進入老年階段。所以說,王先生根本得不到孩子的養老資助。

值得一提的是,在目前的4+2+1的社會家庭結構中,從以前的多養少變成少養多的局面,那孩子的壓力是難以想像的!甚至是無法承擔的。

除此之外,我們還不能忽略掉一些其他的因素,比如:孩子失業、能力大小、身體健康等等,這都是贍養老人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大難題。

如果,這些被忽略的因素真的發生了,那麼孩子的收入就會變成0,甚至是負的。在這個時候,家庭經濟上就會出現一個填不滿的無底洞。

以上說明在父親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孩子也是一個超級的消費者!說不定等他長大了,工作了,還不能夠養活自己呢!

因此,父母與其依靠「養兒防老」,還不如積極調整好自己的理財規劃,提前做好自己養老的規劃呢!

養育孩子現在已不是為了養兒防老了,是為了享受家庭快樂。養育孩子應該是去我們去享受那份快樂,不是抱著什麼「養兒防老」的心理。也許,最後會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吧。

每日持續分享有價值的育兒經驗與心得,讓我們與孩子一同成長。歡迎評論區留言轉發,收藏,關注本賬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同成長的粑粑 的精彩文章:

表揚獎勵孩子,少用名利誘惑,小心孩子的眼睛裡都是「$」
你是怎麼做父親的?為什麼孩子不告訴你他在想什麼,卻告訴其他人

TAG:一同成長的粑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