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鵝毛筆誕生之初竟然承載著「愛情使命」

鵝毛筆誕生之初竟然承載著「愛情使命」

這種承載著愛情使命的筆流傳開來,在歐洲盛行了一千年之久。

中國發明毛筆,可追溯到戰國末期,甚至更早的石器時代,而一直到公元7世紀,歐洲這旮旯才逐漸興起另一種「毛筆」。之所以也叫 「毛筆」,是因為他們使用的也是生物的毛髮,不過我國採集的是哺乳動物的毛髮,他們拔掉的是家禽鳥類的羽毛。彼時,他們剛流行使用鵝毛筆寫字,而此時正值我國的盛唐之際,書法的造詣已經登峰造極。究其原因,因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造紙術要再等5個世紀才會有阿拉伯人傳到歐洲,他們當時使用的羊皮紙實際上是動物的皮革。連紙都沒有,筆的發展自然受到限制。

大家都知道鋼筆是從鵝毛筆演變而來的,但是對於鋼筆這個英文單詞「pen」其實是從拉丁語「penna」化用過來的典故就知之甚少,而「penna」在拉丁語里的意思就是羽毛。

在鵝毛筆發明之前,由古埃及發明的蘆葦筆流行了數千年的時間,先後傳至希臘,又傳至歐洲。蘆葦筆的製作工藝頗為不雅,而且經過烘乾的成品也極易磨損,又脆又硬,經常會因為用力不當而劃破或磨損用來書寫的莎草紙和羊皮紙。

書寫於羊皮紙上的《梵蒂岡抄本》(Codex Vaticanus)中的一頁(約公元4 世紀)

相傳,公元6世紀的風和日麗的一天,年輕美麗的荷蘭姑娘米諾莎,坐在窗前托著下巴愁眉不展,桌子上放著攤開的紙卷和一支蘆葦筆,她正因為不知如何遣詞造句給自己的心上人寫一封情書而唉聲嘆氣。好不容易靈光乍現想到了一些絕妙而溫柔的詞句,卻遲遲拿不起那支蘆葦筆,心中踟躕無奈,實在不願意用這樣一支筆來對自己的情郎寫下那些關於愛情的美麗。

這到底是怎麼樣一支筆呢?

其實這只是普普通通的一支蘆葦筆,但正因為如此,米諾莎才犯了惆悵。這裡就需要回到前面提到的蘆葦筆的製作工藝上。要製作蘆葦筆,首先當然是需要蘆葦,然後要把這些裁製得當的蘆葦管埋在牲畜的糞堆里,經過幾個月後取出,蘆葦管就會變得表面光滑,呈現黑黃相間的顏色,最後一步是烘乾。米諾莎能夠忍受自己身為一個風姿綽約的貴小姐拿著這經過漚制的粗鄙之物,但無論如何無法忍受通過這樣的筆寫下自己對心上人憐愛的句子。

古老的蘆葦筆(網路圖)

就在這時,從窗下走過一隻大鵝,它嘎嘎的叫聲,引來淘氣小孩的追攆,鵝撲騰起翅膀,給自己一個助力飛奔而去。一根白色的羽毛不偏不倚落在了米諾莎的窗台上,就好使是上帝饋贈的禮物。

米諾莎撿起鵝毛,無意間發現鵝毛的頂端有一個開口,便嘗試在墨水裡蘸了蘸,沒想到能在紙上寫出流利的字跡,這讓她欣喜若狂,不住地叫著:「鵝毛管,潔白的,象徵純潔的鵝毛管!」從此,這種承載著愛情使命的筆流傳開來,在歐洲盛行了一千年之久,我們經常可以在描寫那個時代的電視劇或電影里看見人們使用鵝毛筆。

寫情書發明的鵝毛筆(網路圖)

鵝毛筆之所以會流行,不單單是因為這個美麗的傳說,任何流行的事物都會有它的實用性,流行歌曲和流行性感冒除外。鵝毛筆管柔韌而富有彈性,跟蘆葦筆相比不容易折斷,而且觸筆柔滑,不會損壞紙張,最重要的是鵝毛筆的筆尖的縫隙可以在作用力下張開,根據寫作者需要可以寫出粗線條的字,也可以寫出秀氣的字。因為對線條的隨意把控,後來這種鵝毛筆還應用在繪畫上。

》》》一根蘆葦是如何華麗變身有「筆格」的呢?

》》》《三傻大鬧寶萊塢》中這支「非凡」的筆到底什麼來頭?

作者:劉小震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蝌蚪五線譜 的精彩文章:

藍孔雀美瞎眼?那是你沒見過綠孔雀
腸菌不僅會影響你的飲食口味,還可能影響你選擇什麼樣的伴侶!

TAG:蝌蚪五線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