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味謙讓帶不來尊嚴

一味謙讓帶不來尊嚴


一味謙讓帶不來尊嚴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自古以來,我們中國人受到的教育,最多的莫過於如何做個「謙謙君子」。無論是人與人,國與國,皆以謙、謙遜、謙虛、謙讓以至謙卑為尚。

但是,凡事都應當有個度,過度謙和並不能給我們帶來尊嚴。謙和必須以不喪失自己基本權利為前提,必須以不喪失自己尊嚴為底線。有強大實力為後盾的謙和才能贏得真正的友誼。當你真正強大起來的時候,你說的話才能引起別人的關注。這時的謙和才更具有魅力。

在現代的經濟發展中,我們常常因為「知識產權」問題而受到其他國家的指責和排斥。在許多國際展覽會上,中國產品也常常無端地被人懷疑為「剽竊」、「抄襲」、「侵權」產品。處理這類矛盾,更不能以謙和挂帥,相反,要理直氣壯地爭辯,要堅定不移地維權。

前幾年,我所在的銀行在歐洲組織了一次研討會,有的瑞士企業代表就問:中國企業是否習慣於「拷貝」別人的技術。我說:中國對人類的現代文明有著獨特貢獻,舉世公認的四大發明奠定了現代工業的發展基礎。請問至今哪個國家向中國人支付了這些專利費用?

一味謙讓帶不來尊嚴

這個解釋並非是為少數中國企業存在的「侵權」行為強詞奪理,而是用不那麼「謙和」的態度表明:中國迄今的成就是自己數千年來不斷創新的結果。

在許多外國人眼中,過度謙和總是和窩囊相提並論。我在蘇黎世大街上遇到這樣一件事:我當時在電車站的自動售票機上購票,看到一個男子帶著3個孩子站在旁邊,就讓該男子先行購票。誰知他們站在售票機前左看右看,遲遲不購票。

而我們要乘坐的電車已徐徐進站,我便客氣地請這位男子讓開投幣口。這個男子卻粗暴地推開我,還粗魯地罵了一句。這下可把我惹急了,我不客氣地用英語、德語教育他一番,他才閃開讓我買了票。

這件事給我的教訓就是:是你的,就不要謙讓,因為這是你的權利。不適當的謙和,反而會讓你的尊嚴和權利受損。

中國人在對外交往時因不當謙和而吃了不少啞巴虧。但願這類啞巴虧越少越好。謙和永遠是件漂亮的外衣,但這外衣所包裝的內涵,必須是實力。有實力的謙和,才真正具有強大的道德感召力。

本文選摘自劉志勤著《多嘴集》,九州出版社出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底片 的精彩文章:

縱橫天下說奇謀:論嘴皮子功夫的重要性
黃仁宇:從臉譜說歷史人物

TAG:底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