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培養更多技能人才,職業教育要這樣做

培養更多技能人才,職業教育要這樣做


  來源:科技日報


  近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強調要把職業教育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王繼平稱,中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職業教育體系。


  人們歡呼,中國職業教育揚帆起航的號角已經吹響。

   學生受歡迎,剛入學就被預訂


  教育部官網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共有高職(專科)院校1388所,中等職業學校(機構)8181所。王繼平稱,每年新增勞動力中,職業院校畢業生佔到70%。接下來,職業教育具體措施包括建立國務院職業教育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啟動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院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簡稱「特高計劃」)和「1+X」證書制度改革等兩項行動。


  「我們也在申請『特高計劃』。」北京市工貿技師學院輕工分院(下稱工貿學院)院長王劍白向科技日報記者透露,2007年至2015年,工貿學院墜入發展的低谷,一度要被關停,「因為招不到學生」。但近幾年,工貿學院迎來轉機。「學生剛進校門就會被企業預簽約,畢業後就業率100%。」王劍白說。


  「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到教育部,再到國務院,對職業教育支持力度不斷加大。」中央美術學院副教授、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時裝技術組組長李寧在職業教育耕耘了10多年。她對科技日報記者表示,職業教育發展離不開國家扶持,也與校企合作的探索密切相關。「為什麼出現用工荒?勞動力成本上升,企業面臨轉型升級,但高校難以培養市場迫切需要的高端技能人才,校企合作能改變被動局面。」

  李寧強調:「職業教育一定要以企業需求為導向,如此才能改變職業院校學生的命運。」


  胡萍正是這樣改寫了命運。2015年,她還是工貿學院一名普通中專生。2017年10月,19歲的胡萍成為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服裝技術項目的冠軍,在中南海受到李克強總理的接見。


  如今,她在北京ESMOD法國高等服裝設計學院念書,免除了每年10萬元左右的學費。兩年後將奔赴ESMOD法國本部深造,在這所被稱為「時裝界哈佛大學」的藝術殿堂把人生裁剪成想要的模樣。


  「感謝職業教育,讓我很早就找到所愛並把它變成終身追求的事業。」胡萍直言,她從一個「學習不好」的中考落榜生變成世界技能大賽冠軍,離不開職業教育。


  偏見待消除,讀技校不代表差勁

  「不要看輕自己,踏實學好專業,一定能實現人生價值。」胡萍中考落榜使父母和親戚都覺得她很差。「他們認為上大學才是對的。」胡萍說,「他們沒想到一個學習不好的學生也能走上世界冠軍的領獎台。從此改變了對我和技校的看法。希望社會改善對職業教育的認識,多關注職業院校學生的心理健康,尤其是比較迷茫的學生。」


  李寧說,看低技校學生的不只胡萍父母。「社會認可度不高導致職業院校學生自我認知低。他們以被淘汰者自居,挫敗感很強。」李寧希望職業教育能傳遞這樣的理念:幫助每個孩子找到成功路徑。「有些學習不好但動手能力強的孩子需要發揮才能的平台。」


  如果社會對技校生有偏見,就不會有人主動選擇職業院校就讀,職業院校就缺乏優質生源。「德國教育有兩條線,一條是職業教育,一條是文理教育,二者比例約為6∶4。」王劍白髮現,德國從小學四年級就開始給學生「分層」,老師們通過觀察初步判斷哪些學生適合進職業學校。


  除了觀念轉變,讓李寧和王劍白焦慮的還有教師資源缺乏。「我們希望職業教育的教師引進方式與高等教育能有所區分。職業教育迫切需要來自一線的工匠,他們經驗豐富,也了解市場需求。」在備戰2019年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的過程中,李寧和王劍白邀請了4位獨立設計師給10位預參賽選手培訓。


  「職業教育和素質教育應有明確分野。」李寧認為,落實國家政策需要課程設置、教育管理、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的細則。王劍白強調,從製造大國到製造強國離不開高素質技能人才。

  世界技能大賽時裝技術項目中國集訓基地就在工貿學院,進門左手邊的白牆上,古銅色的「匠心」二字很醒目。一間工作室中,三個十幾歲的姑娘穿著校服,正熟練地度量、裁剪、打板……她們沉靜而專註,為俄羅斯喀山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做準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科技 的精彩文章:

科學家首創孤雄小鼠震驚世界:難道生育從此告別兩性
80餘名世界級科學家齊聚 世界開啟F2科學峰會時間

TAG:新浪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