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本是一個勤政理朝的好皇帝,為何一病之後,只愛音律不理其他

他本是一個勤政理朝的好皇帝,為何一病之後,只愛音律不理其他

歷史上有許多的皇帝,他們的所作所為和成就曾經一度讓我們懷疑他們是否生錯了家庭,比如南唐後主李煜等就是如此,如果要論詩詞歌賦的文采,可能無人能敵,但如果要說治理國家的能力,那也是差的無人能敵的,但像李煜這樣的一般都是天生如此,今天我們要講的這位卻是中途改變了興趣愛好,從每天的勤政理朝到終日的只愛音樂,不理朝政。

這個人就是漢元帝,歷史上對於漢元帝的評價可以用「褒貶不一」四個字來概括。在漢元帝的中前期,漢元帝可以說是兼具了漢武帝和漢宣帝的政策,既奉行與民休養生息的富民政策,又在關鍵的時候出兵擊敗匈奴,但都點到為止,只要達到了震懾西域的戰略目的,基本就會及時休兵,而不會像漢武帝一般窮兵黷武。

這一時期的漢朝可以說是在漢武帝之後,乘著漢宣帝的春風再一次走向了興盛。在這段時間裡,在對外政策上,匈奴幾大部落全部被漢朝打敗,紛紛到漢朝朝覲稱臣;西域都護府在西域實施的屯兵制度,進一步鞏固了漢朝在西域的地位。

在內政上,漢朝開始逐步試行官員的績考制度,進一步加強對官員的清正廉潔、治理能力的考核,有效提升了漢朝各地官府的辦事效率和水平,可以說,這一時期,在漢朝的國內完全可以用「政清民富」四個字來形容。

然而這樣的好景象卻在漢元帝的一次大病之後,逐漸走向終結。

晚年的漢元帝在一次外出巡視後,得了風寒,之後回到宮中的漢元帝久治不愈,身體每況愈下,在經歷了長達數月的治療以後,重新恢復生機的漢元帝卻開始對朝廷大事視之無物、食之無味,倒是對音樂演奏一事充滿了興趣。

病癒後的漢元帝報著對音樂的一腔熱血,命令人將軍隊裡面使用的用來排兵布陣的騎鼓擺在了宮廷的院落里,自己就時不時的走到宮廷外的長廊上,倚靠在長廊的欄杆邊,用手裡的銅錢,去投擊遠處的騎鼓,由此而發出密集而有節奏感的聲音。

對於漢元帝的這一項技能,不知道是真的技藝超群,還是宮廷的專業樂師們阿諛奉承,他們均表示即使是自己再修鍊個數十年也無法達到漢元帝的水平。

無論他們所言真與假,漢元帝是當真了,甚至把這項技能當成了評定臣子能力的一個重要標準。

漢元帝的兒子劉驁曾經因為勤奮好學、喜愛儒家經典,同時性格寬厚,為人謹慎小心,因此而被漢元帝冊封為了太子,但是愛上音樂的漢元帝,卻對這位勤奮好學的太子越來越看不上眼,加上太子幾乎沒有什麼音樂細胞,而另一個兒子劉康卻在短時間內繼承了漢元帝的優良傳統,常常與漢元帝一起在長廊上投擊旗鼓,漢元帝由此對這個曾經忽視了的兒子刮目相看,覺得他非常有才,還曾經幾次想要改立劉康為太子,幸而被其他大臣所勸諫。

對於漢元帝的突然性情大變,朝中大臣與後宮嬪妃都沒有找到原因,只是紛紛為了各自的利益而趨附漢元帝的喜好,有人曾經提出,年老的漢元帝就和先前的秦始皇、漢武帝一樣,都希望能夠找到一件精神寄託,只不過前兩者是追求方術,後者卻是鍾愛音樂。

對於以上的猜測,確實有其根據,年老之人都會有所思有所想,特別是對於生死的恐懼,然而可能唯有不同的是,漢元帝最終也沒有改立過太子,相反在將死之時,對卧榻之前的太子劉驁懺悔:自己一生沒有所好、所惡,一切都按照先賢典例做事,直到後來愛上音律,能夠為自己隨意掌控,還為此荒廢了朝政和責怪了你,希望太子將來能夠從一而終。

也許正如漢元帝臨終時所說的一樣,世人都羨慕皇家富麗堂皇的生活,卻忽略了他們的生活早已不是他們自己的生活。漢元帝對於音律的熱愛,可能從小就有,只是自己不願做那個如南唐後主一樣的亡國之君,便一直壓抑著自己的愛好,約束著自己,而在一場大病之後,或許是從鬼門關晃蕩了一圈,才決定生命的最後還是應該獻給自己曾經的理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有風 的精彩文章:

硬脖子縣令:你所不知的硬脖子的由來

TAG:歷史有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