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魚翅與花椒》:扶霞,我這外國人傷感的是,中國人開始遠離廚房

《魚翅與花椒》:扶霞,我這外國人傷感的是,中國人開始遠離廚房

《魚翅與花椒》:扶霞,我這外國人傷感的是,中國人開始遠離廚房

從四川的熱鬧市集到香港的私家小館,從福建的深山到迷人的揚州,扶霞遊歷中國,不僅在美食與廚藝上收穫頗豐,也從食物中看到了這個與英國截然不同的國家的更多面向。她考究鍾水餃、賴湯圓、擔擔麵和夫妻肺片的來歷與說道,剖析中國歷史上與今天對廚師這一門職業的偏見與輕視。

在烹飪學校里,味精的無處不在讓她進退兩難,人造調味品違背了她的「一切原則」,但她崇拜的大廚無一不用味精調味,她一方面認為西方對味精的偏見已無形之中破壞了中餐的聲譽,另一方面又猜想,原因或許在於「中國人普遍對科學技術抱著積極的態度」,而歐洲的廚師和「吃貨」普遍堅持認為「享樂主義必須與『回歸自然』的哲學並行」。

她在中國華北貧窮農村過了一個物質貧乏的春節,經歷了中國式的祭祀和串門子,她反省自己是憑藉外國人的身份,在這個男女極不平等、女性不能上桌吃飯的地方享受到了和男性平等的待遇,但同時又被毫無隱私的生活和每日被人參觀的打擾惹怒;

她也在成都的街頭兜兜轉轉,看著老木樓變成瓦礫場,摩天大樓拔地而起並在木屋房頂投下影影綽綽,措手不及,她覺得自己在記錄美食的同時也在書寫成都的「墓志銘」,「這個城市是多麼迷人多麼獨特啊,現在要用一個中國任何地方都存在的城市取而代之,暴殄天物、可悲可嘆。」

中國成就了她的事業,作為美食作家,扶霞研究中國烹飪及中國飲食文化逾二十年,她的美食著作榮獲了多項大獎,曾四次將有著「飲食世界奧斯卡」之稱的詹姆斯·比爾德烹飪寫作大獎收入囊中,同時也永遠改變了她的飲食習慣。「去美國的時候,我發現自己開始像一個中國人一樣批判美國飲食了!蔬菜太少!都是色拉!連湯都沒有!」她一邊笑一邊加重語氣「抱怨」,最後冷不丁爆出一句中文,「太上火了!」

杯盞鍋碗之間,俱是人生。在扶霞看來,飲食在中國社會和歷史中有著超然的中心地位,因此這也成了一扇觀察中國歷史、哲學、思想和生活的絕佳窗口。在與中國結緣的這二十年里,她親眼目睹了狂飆突進的經濟發展給城市、人與飲食帶來的巨大變化,也用文字記錄了中國的過去與現在。

扶霞·鄧洛普:很多中國人告訴我,我第一次來中國的時候,中國經濟正處於起步階段,人們開始覺得有點錢了,突然可以吃更多的肉和蔬菜,對食物有了更多的渴望,所以有過一個暴飲暴食的階段,人們以為吃得越多越好。如今,多年已經過去,人們已經體驗過了更豐盛的飲食,也開始有了西方人面臨的飲食健康問題,所以如今受教育程度更高的人開始注意更加健康和綠色的飲食了。

不過,我注意到的另外一個讓我有些傷感的變化是,人們更少自己做飯了。與我父母年齡相仿的那一代中國人都很擅長下廚,他們做腌菜,做臘肉,廚藝了得。年輕人不願學習烹飪,老年人照顧孩子,為孩子做飯,而我這一輩的人外出工作或下館子。那麼當老一輩的人過世,我很擔心人們是否還會記得如何做菜。

中國發展的太快了,大盆洗衣和蒸饃已經在許多家庭消失,那麼,還有多少年,廚房也會在大多數家庭消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實話實說真的很難 的精彩文章:

《隋唐演義》:單田芳,聽眾自發前來弔唁,紐約時報特別發文
《私語書》:黎戈,潘金蓮的熱辣生命力,「婚姻的淺盤子」盛不住

TAG:實話實說真的很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