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D&G辱華代價慘痛:應補上愛國主義這堂「中國課」

D&G辱華代價慘痛:應補上愛國主義這堂「中國課」

原標題:D&G辱華代價慘痛:應補上愛國主義這堂「中國課」


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雞飛蛋打的D&G大秀演活了這個中國俗語。


前情提要其實簡潔明了:近日,義大利奢侈品牌Dolce&Gabbana(杜嘉班納)的一則廣告片因為「中式發音」、模特用奇怪的姿勢使用筷子吃Pizza等片段被指歧視華人。一位網友在ins story說起這件事,D&G設計師Stefano Gabbana前來爭辯,惱羞成怒後公然辱華。


事件曝光後,短時間竄上微博熱搜。陳坤、章子怡、王俊凱、迪麗熱巴、木子洋、李冰冰、王大陸等明星紛紛發文表示不會參加D&G原定昨晚在上海舉辦的大秀,東方賓利等中國模特公司也宣布集體罷演。一場「無限驚喜的時尚大秀」,只剩下落寞的500套華服在後台黯然無措。




看似一場口水戰,殺傷力何以爆棚?這恐怕是D&G一時之間久思難解的謎。


國際奢侈品品牌的危機公關也不是低幼層級,那麼,何以在中國輿論場面前挽回不了一場重大秀事?八個字概括——摧枯拉朽,自取其辱。


民意摧枯拉朽。辱華事件是個什麼性質?D&G設計師乃至品牌方可能永遠不能理解這種敏感與警惕。面對微博上愛國明星大V們敲出的國旗標識,面對中國模特寧可毀約也拒絕走秀的決絕姿態,逐利至上的大牌們,或應補上愛國主義這堂「中國課」。2015年《戰狼》公映時,一句「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的口號叫人熱血沸騰。這些年,從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到烈士紀念日、從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到《英烈保護法》……江湖之遠、廟堂之高,更多人在愛國情懷裡找到共識與共情。這種家國情懷,超越任何一場秀;這種大是大非的底線,一瞬間能集結磅礴的民意之力。


醜行自取其辱。其一,事情到了全民公憤的地步,D&G才通過官方ins和官方微博作出姍姍來遲的道歉,卻稱其「官方賬號和設計師賬號均被盜」。盜號若是勇猛的背鍋俠,非要出場兩次才能圓這個清奇的借口?其二,D&G在疑似辱華這件事上,顯然不是「初犯」這麼簡單。今年年初,D&G就發布了一組「涉嫌醜化中國人形象」的宣傳海報。宣傳片中那些「又丑又土」的「中國路人」,與品牌模特形成了審美落差極強的對比。令人費解的是,在日本版等宣傳片中,出鏡素人卻較為正常。那麼今天,把中國筷子調戲成「小棍子形狀的餐具」,繼而「藝術化」貶損中國文化傳統,算得上「無意冒犯」?俗話說,多行不義必自斃。常在河邊走的D&G,「濕鞋」也是大概率事件吧。

在愛國這件事上,國際大牌似乎低估了中國的民情民意。在萬千網友紛紛表態「不買D&G產品」或「不與D&G合作」之外,有一種聲音最為響亮:「你是最好的CN」「我愛我的祖國」……對於中國民眾來說,我們確實可能錯過了一場華麗繽紛的時尚秀,不過,辱華事件激起的輿情民意卻讓含蓄沉潛的愛國激情迅速抱團在一起、聚力在一起,抽象的愛國主義,化為具象的社會力量與市場力量——這力量叫人動容,這力量叫人鼓舞。


從豐田霸道到朴寶劍,從亞馬遜到D&G……這些年來,國際大牌廣告文案中的幺蛾子層出不窮。不過,有一種現象耐人尋味:「夾帶私貨」的文化輸出固然一時爽,但辱華事件的代價,似乎越來越沉重而沉痛——及至眼下,短短數小時民意發酵,一場奢華大秀「因故取消」。


這是越來越強大的國家,這是越來越清醒的國民。一場時尚秀在愛國底線面前,不過鴻毛一羽。至於國際大牌們,出國問禁、入鄉隨俗恐怕是基本的功課。又要掙國人的錢,又要辱華人的傳統,D&G究竟是「賬號被盜」還是「良知被盜」呢?或許,這個問題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前車之鑒,有些人千萬別好了傷疤忘了疼。

作者:中國青年網特約評論員 鄧海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青網教育 的精彩文章:

我們一起「雲吸貓」,一起喵喵喵~

TAG:中青網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