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科學家發現河魚心臟自愈基因 人類心臟病治療有望迎來新突破

科學家發現河魚心臟自愈基因 人類心臟病治療有望迎來新突破

部分患者在心臟病發作後,受損的心肌組織可能被非搏動的疤痕組織所取代。從長期來看,這會引發更多的問題。好消息是,研究人員剛剛在「了解魚類如何治癒自己心臟」上,取得了一項重大的進展。大約 150 萬年前,四種學名為「墨西哥麗脂鯉」(Astyanax Mexicanus)的魚類,就一直生活在墨西哥北部河流。

研究配圖

其中一些會被季節性的洪水沖入洞穴,然後在洪水消退後被永遠困在其中。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逐漸進化到失去視力和色素沉著。與此同時,洞穴外河流中的同源種群依然如故。

有趣的是,在 Mathilda Mommersteeg 博士的帶領下,牛津大學團隊在檢查後發現:

現代河流中的 Astyanax Mexicanus 進行檢查時,發現它們能夠在心臟受損後,重新出現心臟組織。但在洞穴里的盲眼種群,卻無法做到這點。

有鑒於此,研究人員對洞穴與河魚的遺傳基因進行了分析比對,結果發現 —— lrrc10 和 caveolin 這兩種基因,在河魚體內表現得更加活躍。

在人類身上,lrrc10 與「擴張型心肌病」這類心臟病有關。

小鼠實驗表明,該基因在心臟細胞的每次收縮跳動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然後,團隊在經常被用於科學研究的斑馬魚身上進行了實驗。

這種魚也能夠在心肌受損後,讓心臟重新恢復活力。但當研究人員滅活了 lrrc10 基因後,斑馬魚竟然就失去了這種能力。

基於這種發現,科學家們有望攻克類似的基因療法,以助於人類在心臟病發作後恢復。

科學家稱,目前真正的挑戰是將魚類修復心臟受損的基因與人類進行比較。然而通過對比河魚與洞穴魚,我們已經能夠分離出負責心臟再生的基因。

雖然研究還在早期階段,但我們對這些非凡的魚類、以及改變心臟受損人群生活質量的潛力感到異常興奮。

有關這項研究的詳情,已經發表在近日的《細胞通訊》(Cell Reports)期刊上。原標題為:

《Heart Regeneration in the Mexican Cavefish》

《墨西哥洞穴魚的心臟再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cience科學探索 的精彩文章:

雖然NASA跟丟了Oumuamua但該神秘天體不是外星探測器
宇宙中最強的外星文明和人類對比,我們算幾級

TAG:Science科學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