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皇帝皆知得民心者得天下,為什麼很少有皇帝重視民心的?

古代皇帝皆知得民心者得天下,為什麼很少有皇帝重視民心的?

原標題:古代皇帝皆知得民心者得天下,為什麼很少有皇帝重視民心的?


嚴正聲明:本文素材來自《古代通史》一書,反對轉載,拒絕偽史,保證沒有任何政治聯想!


人心對於一個國家來說,那是極其重要的,當權者如果不把民心當回事,那他的政權也快走到頭了。這其實在我國古代朝代的更替中就能看得出來,對於那些皇帝來說,明明也知道這些道理。這可是老祖宗總結出來的,但是為什麼用不了多少年,一般超不過三百年,當權者就把民心糟塌的差不多了,隨之而來的就是王朝的滅亡,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一,骨子裡的優越感。這可以說到哪個時代都存在的,雖說皇帝知道民心很重要,但是骨子裡卻有著極深的等級觀念,就覺得自己是高人一等的,有著優越感。對別人有著生殺大權,這其實也是皇權社會的一個非常典型的特點。而且整個國家都是屬於皇家的,一個人說的算了時間一長,難勉就會滋長一種目空一切的情緒,這樣的情況下,難勉做事對人就會有失公平。時間一長,當然會引發不滿的。



二,偷懶享樂。皇帝可不是那麼好乾的,從小就得好好的學習,起五更睡三更的,到了當上皇帝的那一天,還得天天勤勤肯肯的每天去批大臣們的奏摺,全國的事務全得他來決定,每天看的奏摺也不知道有多少。這樣的勞動強度,真不是每一個皇帝都能做的下來的,偷懶也是避勉不了的。許多皇帝為了自己過得舒服,慢慢的就會變得懶惰。再加上後宮美女成群,如果皇帝再好色些,那就更不要說了,往往忘了上早朝,這就讓許多事情得不到及時的解決。


三,不了解具體情況。皇帝並不是工作在第一線的,許多事情都是大臣們報告上來的,已經加了大臣自己的意見,如果皇帝再在用人上出現錯誤的話,這就導致對事情的具體情況並不了解,往往會造成決策失誤。



四,受個人才能的限制。並不是當皇帝的人都是才能過人的,在我國歷史上出現了四百多位皇帝,可是能讓人記住的又有多少,這其中許多都是才能平平的,可以說並不具備治理國家的能力。一個身居高位的人,做不了自己的工作,當然會引發底下人的不滿。


五,沒有辦法。在古代皇帝一般都沒有改正錯誤的勇氣,即便是錯了,有時候也會將錯就錯,認為改正錯誤,就像是丟了面子。而有些時候,那真的是沒有辦法,就像明朝末年,明明趕上了天災,還要增加賦稅,這皇帝也知道是不對的,但是不徵稅,打仗就沒錢,打仗沒錢就會輸,一樣會滅亡。所以沒辦法,只能明知是錯的也得去做了。


所以,即使古代的皇帝從小就學習著,將來當了帝王不能失了民心,但是到了實際當了皇帝的時候,哪有幾個皇帝能自律一輩子,能一輩子保持清醒的頭腦。在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情況下,也就不可能將教訓記的那麼清楚了,也避免不了最後滅亡的命運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海無邊 的精彩文章:

嘉靖皇帝為了騰出太廟牌位,說把朱棣牌位給扔了,大臣忙說換一個
大清王朝那麼強大,為何沒有拿得出手的名將?主要原因有這兩點

TAG:史海無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