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Nature:癌細胞太狡猾!華人學者發現它們竟會放出「無人機」,麻痹免疫系統

Nature:癌細胞太狡猾!華人學者發現它們竟會放出「無人機」,麻痹免疫系統

文章來源於:學術經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頂尖學術期刊《自然》上發表了一項來自華人學者的重磅研究。在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的徐小威教授與郭巍教授的主導下,一支跨國科研團隊發現了癌細胞不可思議的狡猾一面——為了抑制免疫系統,它們竟會放出「無人機」去遠程干擾免疫細胞的活性!

我們知道,免疫療法是最近興起的重磅抗癌療法。它所針對的是PD-1/PD-L1通路。PD-L1是癌細胞表面表達的一種分子,它能抑制免疫細胞的功能。因此,這些癌細胞往往能逃脫免疫系統的攻擊。現有的諸多重磅免疫療法,正是去抑制PD-1/PD-L1通路。如果免疫T細胞能不被癌細胞蒙蔽雙眼,就能保持活性,對癌細胞進行攻擊。

這種方法聽起來簡單易懂,也的確在實際治療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抗癌效果,但免疫療法一直有一個瓶頸:只有少部分患者能從中受益。「對於許多罹患轉移性黑色素瘤的患者來說,免疫療法能拯救他們的生命,但有70%的患者無法從中受益,」黑色素瘤專家,本研究的通訊作者之一郭巍教授說道:「這些療法的成本都很高,也有毒性副作用,因此知道哪些患者能從中受益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人員們期待能夠用簡便的血檢,在患者的血液中找到「指示」,告訴醫生免疫療法是否起效。「我們從接受了抗PD-1療法治療的黑色素瘤患者中收集了血液樣本,這種液體活檢方法能讓我們檢測和腫瘤相關的免疫抑制,並了解它隨著時間推移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徐小威教授介紹說。

在血液里,研究人員們將注意力集中在了一類叫做「外泌體」的小泡上。這類微小的結構,直徑只有紅血球的百分之一大。但先前的研究卻發現,這些外泌體中具有豐富的信號分子。從癌細胞上分泌出的外泌體,也許就隱藏著關於免疫療法效果的奧秘。

果不其然!這些科學家們意外地發現,在黑色素瘤細胞分泌的外泌體表面,竟然有著大量免疫抑制分子PD-L1。之前,人們只知道這種分子存在於癌細胞表面,卻不知道癌細胞還能通過釋放外泌體,來擴散這些分子。後續研究發現,外泌體上的PD-L1能結合到免疫T細胞上,並抑制它們的功能。這個發現讓我們對免疫檢查點的作用機制有了全新的理解。

「這些黑色素瘤細胞分泌的外泌體是具有免疫抑制性的,」郭巍教授說道:「我們提出了一個相應的模型:這些外泌體就好象無人攻擊機一樣,能對循環T細胞展開遠程攻擊,這些T細胞甚至都還沒有接近腫瘤。」

研究人員們指出,單個腫瘤細胞就能分泌海量的外泌體,因此癌細胞能對免疫系統產生系統性的影響。這也從一定層面上解釋了為什麼癌症患者的免疫力往往較為低下。

回到研究的最初目的,由於外泌體會在血液中不斷循環,它們本身是一類非常簡便的檢測對象。通過分析患者在治療前後的血液PD-L1水平,腫瘤學家能夠預測患者的腫瘤負擔,以及治療的潛在效果。

「未來,癌症會被當作是慢性病處理,就像是糖尿病一樣,」郭巍教授點評道:「就像糖尿病患者會不斷測量血糖水平那樣,以後的醫生和患者也會不斷檢測循環外泌體的PD-L1或其他生物標誌物水平,密切關注治療。這是通往精準醫學和個體化醫療的又一進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國丹白癜風醫院 的精彩文章:

《法制晚報》報道:少花錢治好病 治白癜風少走彎路
BioRes:鑒定出維持幹細胞多能性的關鍵性因子BRG1

TAG:北京國丹白癜風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