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巴友好故事會」在巴拿馬城舉行 精彩故事串起友誼彩橋

「中巴友好故事會」在巴拿馬城舉行 精彩故事串起友誼彩橋

國際在線報道(中國國際廣播電台記者 鄧穎):中國和巴拿馬建交一年多來,通過雙方各界的精心培育,中巴友好合作的種子正在各個領域開花結果。11月20日,「『一帶一路』連中巴·合作共贏謀發展 中巴友好故事會」在巴拿馬城的中巴文化中心舉行。

1854年,當第一批華人勞工乘坐「海巫號」輪船抵達巴拿馬時,中巴160多年的交往歷程由此開啟。一百多年來,華人群體為巴拿馬國家獨立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不容忽視的貢獻,他們在巴拿馬生根發芽,以多樣的方式融入到當地社會中。

恩里克·劉是中巴混血。他的祖父一百年前跟著商船通過剛剛開通的巴拿馬運河,踏上了巴拿馬的土地。靠著辛勤勞動賺的錢,劉家祖父在廣東老家置地、建房,還把兩個年齡尚小的兒子也帶到了這個中美洲國家,一邊學做家族生意,一邊依靠年齡優勢更快地融入當地環境。若干年後,恩里克和他的四個兄弟姐妹相繼在一個中巴文化融合的家庭里出生、成長。

恩里克·劉說:「我就是傳統中國文化和巴拿馬活潑民俗的結合體。從父親那裡我學到顧家敬業、尊重長輩、忠誠謙遜,我也繼承了母親的豁達開朗、注重形象和對友誼的珍重。巴拿馬的華人已經從第一批抵達的鐵路勞工逐漸轉變為企業家、律師、工程師、教授,在各行各業做出了卓越的成就。華人的智慧和才幹如今已經得到了巴拿馬社會的認可。」

恩里克的祖父來到巴拿馬運河一個世紀以後,這個連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航運要道經過十年擴建,仍然在世界貿易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中國是巴拿馬運河的第二大用戶。2016年,中國商船成為通過擴建後的巴拿馬運河的第一艘貨輪。2017年6月,中國政府和巴拿馬政府正式建立外交關係,開啟兩國關係的新紀元,可以說是歷史的必然,也是幾代人的夙願。

曾參與「2018中拉經貿合作研討會」的經濟學家萊昂納多·科亞多回顧了巴中經貿往來的歷史,強調了多邊貿易的重要性;曾經五次到訪中國、積極推動巴中大學生交流的吉娜·羅曼分享了她在北京求學時的經歷;移民巴拿馬經商40年的企業家劉揚烈感慨祖國的發展與強大,希望在第二故鄉巴拿馬做一名文化使者;來到巴拿馬短期交流的小學體育教師、優秀國家教練員賴宣志用一根跳繩拉近中巴兩國孩子們的距離……一個又一個精彩紛呈的故事就像是一道道絢麗的彩虹,搭建起中巴友好的彩虹之橋。

巴拿馬國會議員伊萬·彼科達說,今天在巴拿馬治理國家的這一代人,成長經歷中中國元素從來沒有缺席過,每個人的朋友圈裡都有華人,每個禮拜都要吃中餐,「巴中關係是穩定、堅固的。2015年我們議會通過了一項推動巴中兩國文化交流的法案,由此在國家社會發展部設立了華人委員會。華人在巴拿馬積极參与經濟、文化、社會建設,我們希望這項法案能夠讓他們獲得更多政治機會。」

正如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蔣建國在中巴友好故事會活動致辭中指出的那樣:「一代又一代的華人華僑積極貢獻自己的智慧與力量,成為中巴關係發展的奠基者和開拓者。當前,中國正在與相關國家和地區共同開展『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致力於實現聯動增長、共同繁榮,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拉美各國已經成為『一帶一路』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參與方,巴拿馬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向拉美自然延伸的重要節點。衷心祝願中巴友誼之樹萬古長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在線 的精彩文章:

法國一戰停戰日 重訪2419D列車車廂
中國電建電網工程技術美洲研究院揭牌儀式在里約舉行

TAG:國際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