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鳥獸因為長大後吃了父母,被賜名不孝,成為千古反面教材
《鏡花緣》不孝鳥 繪畫:劉明
本文為《假如妖精會說話》系列,第127篇文章
獨家原創作品,禁止轉載
作者/希夷
在神話小說《鏡花緣》里,有一個長相清奇的怪鳥,它的樣子五官跟人沒有兩樣,只是滿嘴豬牙,渾身披著長毛,要是在寒冷的冬天,可就省得穿毛衣了。怪物脅下長著一對肉翅,肩上頂著兩顆人頭,一顆是男人,一顆是女子。
它們的額頭上有兩個字,寫著「不孝」。這就是傳說中的怪物不孝鳥。漢代學霸許慎在《說文解字》里說,梟鳥,又稱不孝鳥。從前有人捉到了一隻梟,並且在它的額頭上題了字,正是「不孝」二字,並且把它綁在木頭上。
示意圖
梟就是貓頭鷹,古代人認為它是一種非常兇猛的禽鳥,長大之後翅膀硬了就會吃掉自己的爸爸,所以才讓它背的鍋,賜名不孝鳥。
漢代身殘志堅的大學霸司馬遷在《史記》中也引用了這個段子,他說,梟鳥的顏值倒是挺高,但就是脾氣和品性都太渣。它們晝伏夜出,小的時候在母鳥的悉心照顧下成長,長大了就會啄死自己的媽媽,所以才會有了「不孝鳥」這個渣稱號。
被兩大學霸點名之後,梟這個物種從此以後的千百年,就被釘在了恥辱柱上。
《神異經》中也有關於不孝鳥的記載,它的樣貌和性情都沒有變化,只是額頭上天然的「紋身」有一些變化,他們的額頭上有「不孝」二字,嘴巴下面則長著「不慈」兩個大字,鼻子上還有「不道」。看來這是一個酷愛黑文化的主,一看就不是什麼好鳥。
不僅如此,它們還在左脅下文著「愛夫」,右脅文著「憐婦」。所以吃瓜群眾都覺得這是一個生物界的奇葩,用它們來做活生生的教材。如果要告誡孩子們當個孝子,就拿「不慈」和「不孝」說事;如果要樹立夫妻恩愛的榜樣,就拿它們雙脅下的「愛夫憐婦」說事,真是貨真價實的一石二鳥,一舉兩得。既可以當模範,也可以當成反面教材。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時間長了,什麼獸都有可能。《楞嚴經》中記錄了一個叫做破鏡的怪獸,它的樣子長得像虎豹,一生下來就會把母獸吃掉,用自己的老媽充饑。不過它們之所以性情會如此惡劣,可能跟打小的飲食有關。傳說破鏡在小的時候,母親是用一種毒果將它們餵養長大的。
《楞嚴經》:「破鏡以毒樹果抱為其子,子成後父母遭子鳥所食」。破鏡虎眼圓睜,樣子很嚇人。所以紀曉嵐在《閱微草堂筆記》中才會說:「梟鳥食母,破獍食父,均不孝之物也」。
《述異記》里乾脆將這兩個殺母弒父的逆子的名字結合在了一起,把它叫做梟獍,其實指的是破鏡這種野獸。
天地不仁,其實在動物的觀念里,根本沒有孝與不孝的概念,他們沒有道德觀念,是人們為了教育後輩,才給它們披上了情感色彩。不管是羊羔跪乳也好,梟獍吃掉父母也好,只不過是基因里遺傳下來的生存本能。
————————————————————
妖精怪獸,鬼話連篇,持續更新中……
參考文獻
[1]劉滴川.山海經校詮[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7.
[2]袁珂.中國神話傳說[M].北京:北京聯合出版社,2016.
[3]袁珂.中國神話傳說詞典[M].北京:北京聯合出版社,2013.


※四腳蛇身的上古怪獸,同類相殘,頭上還長著龍角
※鳥獸合體的怪物,上古水中食人凶獸,卻常常偽裝成嬰兒
TAG:符號帝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