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法國當年退出北約,導致北約總部搬到比利時,為何又主動要求回歸

法國當年退出北約,導致北約總部搬到比利時,為何又主動要求回歸

自從蘇聯解體以來,北約成了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組織,集合了眾多歐美髮達國家的科技水平,這令很多國家削尖了腦袋也想加入北約。然而,凡事總有例外的時候,有國家想要加入,自然就有國家想要退出,比如法國。

法國在歐洲歷史上是個大國,特別是拿破崙崛起之後,更是曾橫掃過歐洲,因此一直以來法國人就有很強的自尊心。然而,無論是一戰還是二戰,法國的表現都不盡如人意,二戰還被德國給滅了,面子丟大了,國際地位也一落千丈。

哪怕是二戰結束後,法國依然不受重視,最明顯的就是1949年北約初立時,美國選擇的是美英為主導的兩強體制。雖然北約總部在法國巴黎,但法國顯然被踢出了核心圈,這令法國非常不滿。

戴高樂曾單獨致信美國總統,希望改變北約的核心層結構,將法國納入其中,但美國當時確實有些看不上法國,讓法國成為聯合國五常都是與蘇聯的妥協之舉(美國願意是讓巴西成為五常之一),自然不同意這份提議。

法國不甘心被支配,於是有了脫離北約單幹的念頭。1959年,法國開始了退出北約的行動,包括撤出軍隊,趕走北約總部等等,以至於北約總部搬到了比利時的布魯塞爾。

1966年,法國正式退出北約。開始單幹的法國為了獲得更多國家的支持,做了不少事情,比如加強與蘇聯、中國的聯繫,還有在非洲、中東的大布局,70年代伊拉克、伊朗的核電站之所以能夠蓬勃發展,全靠法國派了專家幫助他們建造。

1991年蘇聯解體,北約成了一家獨大的軍事組織,法國再也無法超然於兩級對抗之外,這時一個重大選擇擺在法國面前,是繼續單幹還是回歸。

繼續單幹的話,法國或許還能提高國際地位,但北約顯然不會再容忍法國挑釁自己的地位,這是非常危險的。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法國已經恢復了不少實力,且擁有了一定的話語權,回歸北約、加入核心圈的時機已經成熟,因此從1995年開始,法國開始逐步回歸北約,還參加了世紀末的科索沃戰爭。

一直到2009年,法國徹底融入北約,成為了北約成員國中唯一一個退出又回歸的國家。不僅如此,因為有了國際地位,美國也確實做出了不少讓步,不僅將法國納入北約核心圈,2011年利比亞戰爭時美國還讓出了指揮權,讓法國來主導戰爭,形成了北約三巨頭格局。

延伸閱讀

美軍擊敗了伊拉克百萬大軍,為何17年來拿三萬人的塔利班沒轍?

中國十年舉行一次閱兵,此國每年要搞兩場,花費太高拖垮國家

62年前,法國主動申請加入英聯邦,為何英國拒絕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根知底 的精彩文章:

清朝九品官辛苦一年,才領33兩俸祿,該怎麼養活一大家子?
全球人口最少的國家,人均擁地412平方公里,聯合國不承認

TAG:知根知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