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四年後,《舌尖》導演又帶來了一部饞哭所有人的「神作」

四年後,《舌尖》導演又帶來了一部饞哭所有人的「神作」

六年前,一部《舌尖上的中國》風靡大江南北,讓無數中國人隔著屏幕都想品嘗到各地的美食,也讓大家知道了導演陳曉卿——一個聽著就很好吃的名字。

自《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播出之後,美食成為熱門IP,無數的美食紀錄片蜂擁而來,卻多多少少有《舌尖》的影子,質量也參差不齊。就連在另一位導演執導下的同系列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3》,也因不嚴謹、無立意讓期待了很久的觀眾大失所望,在豆瓣僅獲慘淡的3.7分。

落葉飄零,寒冬將至,導演陳曉卿攜新作《風味人間》,悄然而來,延續一貫的匠心,以全新的風格和拍攝手法,強勢回歸。播出4集,評分高達9.3

搜索「風味人間」,感受一下這些面對美食無法招架的網友們——

如此多的好評,那麼,被網友稱為「神仙紀錄片」的《風味人間》,究竟「神」在哪裡呢?

視野

攝製組以「追溯食物的本源」為主題,團隊走遍六大洲包括西班牙、冰島、衣索比亞在內的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全球視野重新認識和審視中國人的食物

僅僅是第一集,講述了8種食物,共25道菜肴。

新疆庫爾特,美味的阿勒泰大尾羊羊肉讓牧民在寒冷的季節補充大大的能量以抵禦嚴寒。

手抓肉

中國牧區最東端,呼倫貝爾,人們用一種複雜的方式,烹飪多年生羯羊,卵石內部炙烤,奶桶密閉增壓,內外同時加熱。帶皮燜烤的羊肉汁水豐盈,並帶有獨特的炙烤香。

奶桶肉

徽州的農家火腿與西班牙現代火腿,從製作流程到品嘗方式,透露出中西方的文化差異。

皖南,幾乎家家戶戶門口都懸掛著豬後腿,與古香古色的徽式建築相得益彰,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在中國的菜肴中,火腿是一道秘密武器,在各種湯羹淡菜里都能錦上添花。如淮陽名菜大煮乾絲,裡面就缺少不了火腿這道風味,輔以熬制的雞湯,鹹淡相宜,韌性有餘,令人不禁食指大動。

與中式農家火腿不同,西班牙火腿的風乾、窖藏都在室內。西班牙哈武戈小鎮每年出產數萬條伊比利亞火腿。批量化生產的火腿定期塗油,調整懸掛位置,甚至規定肉面的朝向,窗戶開合的尺度。

現切現吃,直接送入食客口中,是西班牙火腿的食用模式,已經演化為當地的一種儀式。

畫面

節目一如既往用了遠景+特寫的拍攝方式——對於山川湖海等地理景色,鏡頭極盡宏大與壯闊。4K高清拍攝,電影般的畫質和構圖,隨手任意截屏都是屏保級效果。

但遇到美食,就基本上都是特寫鏡頭。

法國的瀑布土豆泥

恰到好處的超近景清晰地呈現各色美食的誕生。

禿黃油拌飯

攝製組首次嘗試用超微觀攝影、顯微拍攝、動畫再現、互動式攝影控制系統等全新的影像語言,多角度、多感官的展現每一道食物最好吃的瞬間,給予觀眾全方位的感官體驗。

馬肉凍結形成的冰花

新的拍攝方式將視角縮小到「分子級」,得以窺見食物細微的紋理和變化。在這裡,鹽粒滲入肉質都清晰可見。

鹽粒滲入火腿肉內部

人間

《風味人間》的動人之處在於,記錄南北東西風味,呈現一個香噴噴有煙火氣的人間。

第一集《山海之間》中,有一對讓人驚艷的台灣「鏢旗魚」父子。兒子作為鏢手,必須拿著20多公斤的三叉鏢竿,站上鏢魚船前端的鏢台,只用兩腳掌勾住兩條環狀布塊固定支撐。

掌舵的是父親,一面配合兒子的節奏開著船追尋旗魚,一面屏息凝神地看著兒子。

在六七級的大風天搏命出海,只為完成一場「叉魚表演」。選擇這種捕魚方式,是因為「鏢旗魚」是對海洋破壞最小的捕魚方式

第二集《落地生根》中,已經退休的土生葡人安娜,曾經舉家搬到國外,卻因為國外買不到做 Tacho(大雜煮) 的食材而回到澳門。

澳門本土食材加上葡式調味,像極了這座城市幾個世紀以來的雜糅交合,中西的差別,在幾代土生葡人的廚房裡早已模糊了邊界。

食物反映一個家族的遷徙、新舊傳統的交融,生活在馬來西亞的華僑在每年新年時,照舊祈福祭,海南雞飯粒是儀式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圓潤的飯糰延續了海南舊時祭祖的習慣,傳統手藝製作的肥美細嫩的雞肉,既是馬來西亞華人的對先輩的紀念,也慢慢演變成馬來當地人的心頭好食。

五月下旬,臨近芒種,這時的小麥,灌漿飽滿,尚未黃熟,而它們卻可以轉化為一種難得的美食,碾轉。

過去,碾轉是糧食缺乏、青黃不接時農民的應急口糧。

現在,碾作為一種嘗鮮菜品,可爆炒可涼拌,承載對過去的記憶。

導演陳曉卿說過:「其實很多食物的製作本身沒有什麼秘密,選材、加工、烹飪都談不上複雜,但就是只有在當地才好吃。」

人情冷暖,舊時記憶,都收藏在舌尖,任飄蕩五湖四海,家鄉風味溫暖你的身心。

文章資料來源於騰訊紀錄片、豆瓣網、新浪微博等,原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刪除,文中內容不用於商業用途,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社會科學報 的精彩文章:

以古鑒今:監察制度如何在現代社會澄源流清?

TAG:社會科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