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驚奇 > 一個美而擁擠區域!恆星如何避免聚集得太近而不允許生命存在

一個美而擁擠區域!恆星如何避免聚集得太近而不允許生命存在

快速發展的城市面臨著尋找最佳密度以鼓勵生活的問題。恆星之城也面臨著類似的挑戰,對大麥哲倫星雲中壯麗的狼蛛星雲的研究讓天文學家得以探索阻止它們如此緊密地擠在一起以致生命不可能存在的因素之一。

狼蛛星雲是當地星系群中最活躍的恆星形成區域。它位於離我們最近的星系之一,正在形成的恆星數量眾多,而且通常非常大。在狼蛛的心臟,有一個R136——一個耀眼的年輕恆星群,它為我們提供了觀察恆星形成的極端情況的視角。

儘管R136令人印象深刻,但對於生命來說,這將是一個充滿敵意的地方。這些恆星離我們太近了,如果重力作用沒有首先破壞它們的軌道,超新星爆炸將會沖毀它們周圍的行星。簡單的模型表明這種超級高密度的恆星形成應該是常見的,但我們知道恆星形成通常更穩定,表明某種形式的自我調節。

天文學家們提出了許多可能導致這種現象的因素,包括所謂的「間接輻射」壓力。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羅蘭·克羅克博士向IFLScience解釋說,熱恆星的大部分能量是光或紫外線輻射。他說:「當塵埃散射時,它會向下移動到紅外線,然後在分子雲內部反彈,並提供間接的輻射壓力。」

以R136為例,克羅克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報》(Monthly notice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上表示,間接輻射壓力為恆星的密度上限設定了上限,這與我們所見過的最為密集的星團一致。

然而,儘管這在早期宇宙和富含氣體和塵埃的超鋁紅外星系中可能很重要,但在更平靜的環境中可能影響甚微。以銀河係為例,它每年只形成兩顆恆星,間接輻射可能不會對保持如此低的輻射產生重大影響。

在極端情況下,間接壓力被發現是邊緣的,尋找重要的自我調節過程繼續進行。紫外光和可見光的直接輻射壓力當然是其中的一部分,恆星風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克羅克表示,目前正在研究宇宙射線和超新星爆炸產生的熱量,以及恆星運動產生的亂流。

克羅克說:「在銀河系中心附近,也就是銀河系主要恆星形成區域所在的地方,潮汐力將分子雲分開,所以如果恆星不能在那裡迅速形成,機會就失去了。」在其他地方,限制效應不會改變恆星形成的數量,而是將它們分散到更大的區域和年齡範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探索未解之魅 的精彩文章:

印尼地震!是什麼使印度尼西亞容易發生無休止的地震和海嘯
給遠距離太空旅行帶來了希望!科學家在失重狀態下從水中製造氧氣

TAG:探索未解之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