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克夫克子」的她,孫中山親撰祭文,胡漢民做墓誌,汪精衛做銘

「克夫克子」的她,孫中山親撰祭文,胡漢民做墓誌,汪精衛做銘

百善孝為先,這是中華文化當中最為優良的傳統。孝敬雙親是每個人的責任與義務。其實在很多時候也會出現,子女在孝敬雙親的時候會因為種種原因,對父母雙方的某一位感情較深,另一位感情較淺。蔣介石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對父親蔣肇聰感情並不深,但其對母親王采玉卻是非常孝順。

其實這件事似乎也並沒有那麼多的彎彎繞繞,蔣介石的父親一生醉心於自己的事業,因此對自己的家庭肯定就是照顧不周,因此家中的子女對其感情就不深。再加上蔣肇聰一生當中有好幾位老婆。蔣介石出生的時候,父親已經46歲了。而父親去世的時候,蔣介石才8歲。

因此在蔣介石的一生當中,也是缺乏很多父愛。蔣介石自幼就與母親生活在一起。因此對於蔣介石而言,父親只是8歲的一個記憶。故此,蔣介石一生當中對父親就提的很少。

但對於王采玉就不同了。王采玉的一生,也是有著很多的坎坷。其實王采玉在嫁蔣肇聰之前,還曾嫁給一名姓俞的男子。二人結婚後不久,王采玉誕下一子,不幸地是丈夫與兒子都患上惡性疾病,均離開人世。至此,王采玉被鄉里鄉親視為「克夫克子」的災星。

在家鄉沒有容身之所的王采玉,選擇出家進入尼姑庵。隨後因緣巧合之下,經人介紹結識蔣肇聰。但當蔣肇聰去世後不久,本應該屬於王采玉的很多財產被長子蔣介卿全部霸佔,留給王采玉母子僅僅是兩間破屋子。所以說,蔣介石的母親將其撫養成人也實為不易。

眾所周知,蔣介石曾率人攻下浙江的巡撫衙門,此次戰役的勝利,預示著辛亥革命在浙江的勝利。而當時的蔣介石率領的部隊被人稱為是「敢死隊」,蔣介石為了表達誓死革命的信心,曾向家中母親寫了一封信。在信中所表達的意思就是懇切希望母親能饒恕蔣介石的不孝之罪。

王采玉的一生也頗為孤苦,各種各樣的變故讓這位柔弱的女性遍體鱗傷。後因心臟病病逝於溪口,享年57歲。

當時的蔣介石似乎預料到自己的母親生病,從前線一路馬不停蹄地趕回老家,當時的王采玉已經在病榻之上,不能下床。蔣介石回家以後,與母親朝夕相伴,盡了自己的一份孝心。當蔣介石的母親去世的消息被孫中山先生得知以後,親自為其撰寫祭文,親筆題寫墓碑「蔣母之墓」,胡漢民蔣介石母親做墓誌,汪精衛為蔣介石母親做銘。

而蔣介石為了表示自己對母親的孝心,每逢母親忌日,一律不沾葷腥,不動氣動怒,不僅女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麻辣歷史講堂 的精彩文章:

這6萬中國人曾背叛國家,後聚集邊境想要回國,中央下令絕不可能
日本做了一件事,直接導致中美俄達成合作,防止日本奸計得逞

TAG:麻辣歷史講堂 |